拉鏈機的上拉頭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19:45:11 3

本發明涉及一種拉鏈機的上拉頭裝置。
背景技術:
拉鏈機的上拉頭裝置,通常包括送料軌道與進拉頭模具座,所述送料軌道上設置有將送料軌道上的拉頭逐個送入進拉頭模具的爪頭以及爪頭的第一驅動機構,所述進拉頭模具座上設置有進拉頭通道,所述進拉頭模具座對應進拉頭通道的兩側位置分別設置有拉頭定位板與鋼片,現有拉鏈機的上拉頭裝置,在進行上拉頭時,容易對其鋼片進行損壞,從而影響了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有效延長使用壽命的拉鏈機的上拉頭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拉鏈機的上拉頭裝置,包括送料軌道與進拉頭模具座,所述送料軌道上設置有將送料軌道上的拉頭逐個送入進拉頭模具的爪頭以及爪頭的第一驅動機構,所述進拉頭模具座上設置有進拉頭通道,所述進拉頭模具座對應進拉頭通道的兩側位置分別設置有拉頭定位板與鋼片,所述鋼片設置有驅動其向通道內側方向移動的第二驅動機構,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包括第一滑塊、第二滑塊、第一推桿以及第二推桿,所述鋼片分別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上,所述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分別可向通道內側或外側滑動設置在所述進拉頭模具座上,所述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分別設置有對其施以向通道外側方向作用力的復位件,所述第一推桿與第二推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呈聯動設置,所述第一推桿與第二推桿的另一端設置有向內側傾斜的斜面,所述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上分別固定有與所述斜面相配合的配合件。
通過採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第一驅動機構驅動爪頭將拉頭送入時,第一推桿與第二推桿同時移動,第一推桿與第二推桿的斜面與配合件配合從而驅動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向通道的內側移動,當第一驅動機構退回時,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由於復位件的作用帶動鋼片向通道的外側移動,從而上拉頭時不易對鋼片造成損壞,進而延長了使用壽命。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氣缸與第一座體,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還包括第二座體,所述爪頭設置在所述第一座體的一端,所述第一座體的另一端以及第一推桿與第二推桿的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二座體呈聯動設置,所述第二座體與所述氣缸的伸縮軸相聯動設置。
通過採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結構更加簡單,工作更加穩定。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所述第一推桿、第二推桿以及第一座體分別相平行設置。
通過採用本發明技術方案,進一步使得結構更加簡單,工作更加穩定。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所述配合件設置為軸承。
通過採用本發明技術方案,更進一步使得工作更加穩定。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工作狀態圖一;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工作狀態圖二;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局部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附圖4,本發明公開的拉鏈機的上拉頭1裝置,包括送料軌道2與進拉頭模具座3,所述送料軌道2上設置有將送料軌道2上的拉頭1逐個送入進拉頭1模具的爪頭4以及爪頭4的第一驅動機構,所述進拉頭模具座3上設置有進拉頭1通道,所述進拉頭模具座3對應進拉頭1通道的兩側位置分別設置有拉頭1定位板5與鋼片6,所述鋼片6設置有驅動其向通道內側方向移動的第二驅動機構,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包括第一滑塊7、第二滑塊8、第一推桿9以及第二推桿10,所述鋼片6分別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塊7與第二滑塊8上,所述第一滑塊7與第二滑塊8分別可向通道內側或外側滑動設置在所述進拉頭模具座3上,所述第一滑塊7與第二滑塊8分別設置有對其施以向通道外側方向作用力的復位件,復位件可以採用拉簧、扭簧、壓縮彈簧等方式,所述第一推桿9與第二推桿10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呈聯動設置,所述第一推桿9與第二推桿10的另一端設置有向內側傾斜的斜面1001,所述第一滑塊7與第二滑塊8上分別固定有與所述斜面1001相配合的配合件11。通過採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第一驅動機構驅動爪頭4將拉頭1送入時,第一推桿9與第二推桿10同時移動,第一推桿9與第二推桿10的斜面1001與配合件11配合從而驅動第一滑塊7與第二滑塊8向通道的內側移動,當第一驅動機構退回時,第一滑塊7與第二滑塊8由於復位件的作用帶動鋼片6向通道的外側移動,從而上拉頭1時不易對鋼片6造成損壞,進而延長了使用壽命。
本實施例進一步設置: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氣缸12與第一座體13,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還包括第二座體14,所述爪頭4設置在所述第一座體13的一端,所述第一座體13的另一端以及第一推桿9與第二推桿10的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二座體14呈聯動設置,所述第二座體14與所述氣缸12的伸縮軸相聯動設置。通過採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結構更加簡單,工作更加穩定。
本實施例進一步設置:所述第一推桿9、第二推桿10以及第一座體13分別相平行設置。通過採用本發明技術方案,進一步使得結構更加簡單,工作更加穩定。
本實施例進一步設置:所述配合件11設置為軸承。通過採用本發明技術方案,更進一步使得工作更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