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性吊弦折彎工裝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21:01:56 2
剛性吊弦折彎工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剛性吊弦折彎工裝,所述工裝包括工作檯和彎制手柄;所述工作檯的檯面上橫向設置有兩條平行導軌,左端後方臺面下設置有剪線鉗固定方鋼,左端前方檯面上固定有折彎平臺Ⅰ,左端前方臺面下固定有折彎平臺Ⅱ,前端面中部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彎制手柄具有本體,本體的端部固定有夾線管,本體的上端面上自前向後依次固定有圓形定位塊Ⅰ、圓形定位塊Ⅱ、圓形定位塊Ⅲ及圓形定位塊Ⅳ;所述圓形折彎定位塊Ⅰ、圓形折彎定位塊Ⅱ、圓形折彎定位塊Ⅳ頂端均具有圓形凹槽,且圓形定位塊Ⅰ、圓形定位塊Ⅳ可插裝在圓形凹槽中。本實用新型設計一種剛性吊弦折彎工裝,省工省時,效率高,且吊弦折彎尺寸一致性好,質量得到了保證。
【專利說明】剛性吊弦折彎工裝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電氣化鐵路接觸網零部件製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剛性吊弦折彎工裝。
【背景技術】
[0002]剛性吊弦中吊弦棒為Φ6磷青銅,此棒料不易折彎,且在折彎的過程中不易保證吊弦的尺寸公差,因而對吊弦的折彎操作技術要求較高,只能由熟練掌握折彎操作技術的工人來完成,費工費時,效率低,且質量難以保證。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設計一種剛性吊弦折彎工裝,省工省時,效率高,且吊弦折彎尺寸一致性好,質量得到了保證。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一種剛性吊弦折彎工裝,所述工裝包括工作檯和彎制手柄;所述工作檯的檯面上橫向設置有兩條平行導軌,且兩條平行導軌上具有標尺和滑動固定塊;所述工作檯的左端後方臺面下設置有剪線鉗固定方鋼,且剪線鉗固定方鋼正對導軌;所述工作檯的左端前方檯面上固定有折彎平臺I,且折彎平臺I正對導軌,所述折彎平臺I上自外向內依次固定有圓形折彎定位塊1、圓形折彎定位塊I1、矩形折彎定位塊II1、圓形折彎定位塊IV及矩形折彎定位塊V,所述圓形折彎定位塊II前端面為平面,矩形折彎定位塊III位於圓形折彎定位塊II與圓形折彎定位塊IV之間後方,所述圓形折彎定位塊I1、矩形折彎定位塊V的前方分別設有定位銷;所述工作檯的左端前方臺面下固定有折彎平臺II,且折彎平臺II上固定有條狀矩形折彎定位塊及矩形臺階折彎定位塊,所述條狀矩形折彎定位塊及矩形臺階折彎定位塊與導軌平行且條狀矩形折彎定位塊位於矩形臺階折彎定位塊的內側;所述工作檯的前端面中部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彎制手柄具有本體,本體的端部固定有夾線管,本體的上端面上自前向後依次固定有圓形定位塊1、圓形定位塊I1、圓形定位塊III及圓形定位塊IV ;所述圓形折彎定位塊1、圓形折彎定位塊I1、圓形折彎定位塊IV頂端均具有圓形凹槽,且圓形定位塊1、圓形定位塊IV可插裝在圓形凹槽中。
[0005]所述工作檯的臺面前方固定有覆核定位塊及覆核標尺,且覆核定位塊位於折彎平臺I右端內側並正對覆核標尺,覆核標尺位於導軌的外側。
[0006]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效果:
[0007]1、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設計合理,簡單實用,操作方便,省工省時,效率高,且吊弦折彎尺寸一致性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質量。
[0008]2、本實用新型既可在工廠完成折彎操作,亦可在施工現場完成折彎操作。特別是可在施工現場隨時根據實際結構高度剪切下料,保證剛性吊弦結構高度誤差±2mm。滿足了施工現場操作要求,縮短了生產周期,降低了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俯視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左視圖,
[0011]圖3為圖1的局部放大立體圖,
[0012]圖4為本實用新型彎制手柄的結構主視圖,
[0013]圖5為本實用新型彎制手柄的結構俯視圖,
[0014]圖6為本實用新型彎制過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結合附圖1、2、3、4、5、6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
[0016]一種剛性吊弦折彎工裝,包括工作檯I和彎制手柄14 ;所述工作檯I的檯面上橫向設置有兩條平行導軌2,且兩條平行導軌2上具有標尺3和滑動固定塊24 ;所述工作檯I的左端後方臺面下設置有剪線鉗固定方鋼4,且剪線鉗固定方鋼4正對導軌2 ;所述工作檯I的左端前方檯面上固定有折彎平臺I 5,且折彎平臺I 5正對導軌2,所述折彎平臺I 5上自外向內依次固定有圓形折彎定位塊I 6、圓形折彎定位塊II 7、矩形折彎定位塊III 8、圓形折彎定位塊IV 9及矩形折彎定位塊V 10,所述圓形折彎定位塊II 7前端面為平面,矩形折彎定位塊III 8位於圓形折彎定位塊II 7與圓形折彎定位塊IV 9之間後方,所述圓形折彎定位塊II 7、矩形折彎定位塊V 10的前方分別設有定位銷25 ;所述工作檯I的左端前方臺面下固定有折彎平臺II 11,且折彎平臺II 11上固定有條狀矩形折彎定位塊12及矩形臺階折彎定位塊13,所述條狀矩形折彎定位塊12及矩形臺階折彎定位塊13與導軌2平行且條狀矩形折彎定位塊12位於矩形臺階折彎定位塊13的內側;所述工作檯I的前端面中部固定有定位柱26 ;所述彎制手柄14具有本體15,本體15的端部固定有夾線管16,本體15的上端面上自前向後依次固定有圓形定位塊I 17、圓形定位塊II 18、圓形定位塊III19及圓形定位塊IV 20 ;所述圓形折彎定位塊I 6、圓形折彎定位塊II 7、圓形折彎定位塊IV 9頂端均具有圓形凹槽21,且圓形定位塊I 17、圓形定位塊IV 20可插裝在圓形凹槽21中。
[0017]所述工作檯I的臺面前方固定有覆核定位塊22及覆核標尺23,且覆核定位塊22位於折彎平臺I 5右端內側並正對覆核標尺23,覆核標尺23位於導軌2的外側。
[0018]使用方法:
[0019]第一步:根據結構高度計算吊弦棒下料長度,以確定滑動固定塊24在標尺3上的位置並做標記,下料長度等於結構高度+250_。
[0020]第二步:將兩滑動固定塊24調整到下料長度標記位置並分別固定,然後將吊弦線夾固定在後方的滑動固定塊24上,並使吊弦線夾上連接的棒料延伸至剪線鉗固定方鋼4的上方。
[0021]第三步:將剪線鉗插裝在剪線鉗固定方鋼4中,並使棒料位於鉗口中完成切料。切斷後保證吊弦棒料長度尺寸誤差應控制在+ (O-Smm)之內。
[0022]第四步:取下吊弦線夾將其固定在前方的滑動固定塊24上,吊弦線夾上連接的棒料延伸至折彎平臺I 5的上方,並使棒料27的端部位於圓形折彎定位塊I 6、圓形折彎定位塊II 7、圓形折彎定位塊IV 9及矩形折彎定位塊V 10的前方,並通過兩個定位銷25定位固定。將彎制手柄14上的圓形定位塊I 17插裝在圓形折彎定位塊I 6頂端的圓形凹槽21中,將棒料27夾持在圓形折彎定位塊I 6與圓形定位塊II 18之間,順時針轉動彎制手柄14即可折彎成形圓弧a。同理,通過圓形折彎定位塊IV 9與圓形定位塊II 18配合即可折彎成形圓弧b。通過圓形折彎定位塊II 7、矩形折彎定位塊III 8與圓形定位塊II 18配合即可折彎成形圓弧C。最後將經過上述過程成型的半成品卡在條狀矩形折彎定位塊12及矩形臺階折彎定位塊13之間,並將吊弦線夾掛在定位柱26,再將彎制手柄14端部的夾線管16套在棒料27的端部,向下搬動彎制手柄14即可折彎成形圓弧d。整個彎制過程完成。
[0023]第四步:將彎制好的端部套在覆核定位塊22上,通過覆核標尺23對彎制好的剛性吊弦尺寸進行覆核,保證剛性吊弦結構高度誤差±2mm。
[0024]上述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範圍,故凡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述內容所做的等同變化,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剛性吊弦折彎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工裝包括工作檯(I)和彎制手柄(14);所述工作檯(I)的檯面上橫向設置有兩條平行導軌(2),且兩條平行導軌(2)上具有標尺(3)和滑動固定塊(24);所述工作檯(I)的左端後方臺面下設置有剪線鉗固定方鋼(4),且剪線鉗固定方鋼(4)正對導軌(2);所述工作檯(I)的左端前方檯面上固定有折彎平臺I (5),且折彎平臺I (5)正對導軌(2),所述折彎平臺I (5)上自外向內依次固定有圓形折彎定位塊I (6)、圓形折彎定位塊II (7)、矩形折彎定位塊111(8)、圓形折彎定位塊IV(9)及矩形折彎定位塊V (10),所述圓形折彎定位塊II (7)前端面為平面,矩形折彎定位塊111(8)位於圓形折彎定位塊II (7)與圓形折彎定位塊IV(9)之間後方,所述圓形折彎定位塊II (7)、矩形折彎定位塊V(1)的前方分別設有定位銷(25);所述工作檯(I)的左端前方臺面下固定有折彎平臺II (11),且折彎平臺II (11)上固定有條狀矩形折彎定位塊(12)及矩形臺階折彎定位塊(13),所述條狀矩形折彎定位塊(12)及矩形臺階折彎定位塊(13)與導軌(2)平行且條狀矩形折彎定位塊(12)位於矩形臺階折彎定位塊(13)的內側;所述工作檯(I)的前端面中部固定有定位柱(26);所述彎制手柄(14)具有本體(15),本體(15)的端部固定有夾線管(16),本體(15)的上端面上自前向後依次固定有圓形定位塊I (17)、圓形定位塊II(18)、圓形定位塊III(19)及圓形定位塊IV (20);所述圓形折彎定位塊I (6)、圓形折彎定位塊II (7)、圓形折彎定位塊IV (9)頂端均具有圓形凹槽(21),且圓形定位塊I (17)、圓形定位塊IV(20)可插裝在圓形凹槽(21)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剛性吊弦折彎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工作檯(I)的臺面前方固定有覆核定位塊(22)及覆核標尺(23),且覆核定位塊(22)位於折彎平臺I (5)右端內側並正對覆核標尺(23),覆核標尺(23)位於導軌(2)的外側。
【文檔編號】B21D7/16GK203853416SQ201420195767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8日
【發明者】張旭峰, 徐天文, 何保國, 朱珺娥, 唐文華, 王傑, 李東偉, 郭如飛, 李望 申請人: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寶雞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