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芯方舌反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16:53:11 2
專利名稱:鎖芯方舌反鎖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鎖芯的零部件,特別涉及一種鎖芯方舌反鎖裝置。
背景技術:
通常人們所使用的鎖門、內外都能反鎖,但是門內反鎖一般為旋鈕驅動,而門外則多用鑰匙反鎖。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鎖芯方舌反鎖裝置,利用分別連接在前、後把手上的內、外圈,驅動套圈從而撥動方舌。此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鎖芯方舌反鎖裝置,包括連接在前把手上的內圈1、連接在後把手上的外圈2和可撥動方舌的套圈3;套圈3套在內圈1上,套圈3同時還與外圈2相配合;內圈1、外圈2、套圈3均同軸;內圈1可單向驅動套圈3;外圈2可雙向驅動套圈3。
根據內圈1、外圈2和套圈3的裝配狀況,內圈1和外圈2的轉動是獨立的,當一方轉動時,另一方靜止。
由於採用了上述結構,內圈1朝某一方向轉動時,可驅動套圈3,從而撥出方舌,將門反鎖;內圈1朝另一方向轉動時為空轉,不能解開反鎖;外圈2的雙向轉動,均可驅動套圈3,撥出或撥進方舌,將門反鎖或解開反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零件裝配關係示意圖;圖2為初始狀態內圈與套圈剖面圖;圖3為初始狀態外圈與套圈剖面圖;圖4為反鎖狀態內圈與套圈剖面圖;圖5為反鎖狀態外圈與套圈剖面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一種鎖芯方舌反鎖裝置,包括連接在前把手上的內圈1、連接在後把手上的外圈2和可撥動方舌的套圈3;套圈3套在內圈1上,套圈3同時還與外圈2相配合;內圈1、外圈2、套圈3均同軸;內圈1可單向驅動套圈3;外圈2可雙向驅動套圈3。
根據內圈1、外圈2和套圈3的裝配狀況,內圈1和外圈2的轉動是獨立的,當一方轉動時,另一方靜止。
如圖2至圖3所示的初始狀態下,當內圈1逆時針方向轉動時,內圈1驅動套圈3,套圈3撥出方舌將門反鎖,內圈1則在彈簧力的作用下復位;而套圈3相對外圈2空轉,因而外圈2靜止不動;反鎖後內圈1、外圈2和套圈3三者的相對位置如圖4、圖5所示。
如圖4至圖5所示的反鎖狀態下,當內圈1順時針方向轉動時走空,套圈3不會轉動,不能解開反鎖,由於套圈3沒有轉動,外圈2也保持不動,內圈1在彈簧力的作用下復位;三者相對位置仍處於圖4和圖5狀態。
如圖2至圖3所示的初始狀態下,當外圈2逆時針方向轉動時,套圈3跟隨外圈2轉動並撥出方舌將門反鎖,外圈2在彈簧力的作用下復位;而套圈3同時相對內圈1空轉,內圈1靜止不動,三者相對位置處於圖4和圖5狀態。
如圖4至圖5所示的反鎖狀態下,當外圈2順時針方向轉動時,套圈3跟隨外圈2轉動並撥進方舌,解開反鎖,然後外圈2在彈簧力的作用下復位;而套圈3相對內圈1空轉,內圈1保持不動,解開反鎖後三者的相對位置即為圖2和圖3所示的初始狀態。
權利要求1.一種鎖芯方舌反鎖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連接在前把手上的內圈(1)、連接在後把手上的外圈(2)和可撥動方舌的套圈(3);套圈(3)套在內圈(1)上,套圈(3)同時還與外圈(2)相配合;內圈(1)、外圈(2)、套圈(3)均同軸;內圈(1)可單向驅動套圈(3);外圈(2)可雙向驅動套圈(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芯方舌反鎖裝置,其特徵是根據內圈(1)、外圈(2)和套圈(3)的裝配狀況,內圈(1)和外圈(2)的轉動是獨立的,當一方轉動時,另一方靜止。
專利摘要一種鎖芯方舌反鎖裝置,包括連接在前把手上的內圈1、連接在後把手上的外圈2和可撥動方舌的套圈3;套圈3套在內圈1上,套圈3同時還與外圈2相配合;內圈1、外圈2、套圈3均同軸;內圈1可單向驅動套圈3;外圈2可雙向驅動套圈3。內圈1朝某一方向轉動時,可驅動套圈3,從而撥出方舌,將門反鎖;內圈1朝另一方向轉動時為空轉,不能解開反鎖;外圈2的雙向轉動,均可驅動套圈3,撥出或撥進方舌,將門反鎖或解開反鎖。
文檔編號E05B15/10GK2617869SQ0322607
公開日2004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3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03年5月8日
發明者閔瑜 申請人:閔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