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有防護功能的建築物用料升降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15:43:32 2

本發明屬於升降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有防護功能的建築物用料升降機。
背景技術:
升降機由行走機構,液壓機構,電動控制機構,支撐機構組成的一種升降機設備。(濟南-德曼特-升降機)液壓油由葉片泵形成一定的壓力,經濾油器、隔爆型電磁換向閥、節流閥、液控單向閥、平衡閥進入液缸下端,使液缸的活塞向上運動,提升重物,液缸上端回油經隔爆型電磁換向閥回到油箱,其額定壓力通過溢流閥進行調整,通過壓力表觀察壓力表讀數值。具體定義是,在垂直上下通道上載運人或貨物升降的平臺或半封閉平臺的提升機械設備或裝置。是由平臺以及操縱它們用的設備、馬達、電纜和其它輔助設備構成的一個整體。現代的升降機是十九世紀蒸汽機發明之後的產物。1845年,第一臺液壓升降機誕生,當時使用的液體為水1857年3月23日,美國紐約一家樓高五層的商店安裝了首部使用奧的斯安全裝置的客運升降機。自此以後,升降機的使用得到了廣泛的接受和高速的發展。升降機的發展正在處於一個高峰狀態,由於大多數廠家或者個人為了提高場地的利用率,更多的選擇了多層建築,由此也需要一種裝置來方便上下提升下降貨物液壓升降貨梯即安全又具有超大的負載能力,而且維修方便,使得這一特殊產業有的更快的發展,且具有防護功能的升降機較為缺少,應大力投資研發。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帶有防護功能的建築物用料升降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帶有防護功能的建築物用料升降機,包括座椅和彈簧繩,所述座椅上半部分安裝有安全帶,所述座椅右側設置有升降機控制裝置,所述座椅左側安裝有緊急制動裝置,所述座椅下方固定連接有吊籠,所述吊籠右側設置有滾輪,所述吊籠與卡扣環通過彈簧繩固定連接,所述卡扣環一端安裝有卡扣環固定裝置,所述吊籠下方設置有液壓升降裝置,所述卡扣環右側安裝有載物槽,所述載物槽下方設置有圍欄,所述滾輪右側安裝有導軌,所述導軌與導軌架固定連接,所述導軌架右側設置有附牆架。
優選的,所述吊籠與載物槽通過彈簧繩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導軌架的形狀為「井」形。
優選的,所述安全帶設置有兩個,且關於座椅中心線對稱。
優選的,所述滾輪至少設置有5個,所述滾輪嵌入導軌中。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帶有防護功能的建築物用料升降機,和傳統的建築物用料升降機相比,通過設置導軌、導軌架和附牆架,可以保證升降機能穩定地工作,且保證升降機不會出現偏移意外,吊籠可以把建築物用料安全地運輸到指定位置,卡口環和載物槽可以攜帶一些容易滑落和損失的用料,避免用料的丟失,以及用料可能會傷人或損壞機器,緊急制動裝置更為突發情況做了保障,可以立即停止運行,避免人收到危險,用料被破壞和損失,適合建築工地作業;該帶有防護功能的建築物用料升降機通過一系列結構對人和物品進行保護,結構穩定且有著較高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圖結構示意圖。
圖中:1安全帶、2座椅、3升降機控制裝置、4吊籠、5彈簧繩、6卡口環、7卡口環固定裝置、8載物槽、9緊急制動裝置、10附牆架、11導軌架、12導軌、13滾輪、14圍欄、15液壓升降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提供了如圖1-2所示的一種帶有防護功能的建築物用料升降機,包括座椅2和彈簧繩5,所述座椅2上半部分安裝有安全帶1,所述安全帶2設置有兩個,且關於座椅2中心線對稱,所述座椅2右側設置有升降機控制裝置3,所述座椅2左側安裝有緊急制動裝置9,所述座椅2下方固定連接有吊籠4,所述吊籠4右側設置有滾輪13,所述吊籠4與卡扣環6通過彈簧繩5固定連接,所述卡扣環6一端安裝有卡扣環固定裝置7,所述吊籠4下方設置有液壓升降裝置15,所述卡扣環6右側安裝有載物槽8,所述吊籠4與載物槽8通過彈簧繩5固定連接,所述載物槽8下方設置有圍欄14,所述圍欄14各部分焊接在一起,所述滾輪13右側安裝有導軌12,所述滾輪13至少設置有5個,所述滾輪13嵌入導軌12中,所述導軌12與導軌架11固定連接,所述導軌架11右側設置有附牆架10,所述導軌架11形狀為「井」形。
工作原理:使用時,先裝好用料,若有鋼條、木棒等易滑落物品,就用卡扣環6套住,再通過卡扣環固定裝置7固定好,若是一些沙子、水泥等,就用載物槽8裝起來,接著確保導軌12、導軌架11和附牆架10不鬆動,然後工作人員坐到吊籠4上方的座椅2,系好安全帶1,最後,通過升降機控制裝置3控制液壓升降裝置15,運輸用料到達指定位置。該帶有防護功能的建築物用料升降機通過一系列結構對人和物品進行保護,結構穩定且有著較高的安全性。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