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漏鬥型送料小車的製作方法
2023-06-24 11:44: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送料小車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漏鬥型送料小車。
背景技術:
合成材料又稱人造材料,是人為地把不同物質經化學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其特質與原料不同。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號稱20世紀三大有機合成材料。它的登臺大大地提高了國民生活水平,對國計民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塑膠主要由碳、氧、氫和氮及其他有機或無機元素所構成,成品為固體,在製造過程中是熔融狀的液體,因此可以籍加熱使其熔化、加壓力使其流動、冷卻使其固化,而形成各種形狀,此龐大而變化多端的材料族群稱為塑膠。
自面世以來,塑膠得到廣泛應用,中小企業在塑膠顆粒的生產過程中,常會用到送料小車,以便於運輸、上料和下料,現有技術中的送料小車內部存在死角,在下料時不能將原料全部卸下,車廂內容易有殘留原料,不適合推廣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漏鬥型送料小車,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漏鬥型送料小車,包括殼體以及設置於殼體底部的支腿,所述支腿之間設有加強杆,所述支腿底部設有萬向輪,且所述萬向輪上還設有鎖緊裝置,所述殼體為漏鬥型,且所述殼體底部中間位置設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端部還設有卸料閥,所述殼體頂部設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邊緣設有折邊。
優選的,所述加強杆和支腿之間的連接關係為焊接,且所述加強杆的個數為4個。
優選的,所述殼體側壁上還設有推桿,所述推桿的表面還設有防滑層。
優選的,所述殼體內壁還設有防腐蝕結構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漏鬥型送料小車,通過萬向輪的設計,提高裝置的移動性能,通過推桿以及推桿表面的防滑層的設計,便於工作人員操作,殼體為漏鬥型,便於管道吸料,上料方便,上料完全,乾淨,且沒有死角,便於小車清理,不易混料,保證影響產品質量,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大大提升了該一種漏鬥型送料小車的使用功能性,保證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適合廣泛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2支腿、3萬向輪、4加強杆、5出料管、6卸料閥、7推桿、8鎖緊裝置、9進料口、10折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漏鬥型送料小車,包括殼體1以及設置於殼體1底部的支腿2,所述支腿2之間設有加強杆4,所述支腿2底部設有萬向輪3,且所述萬向輪3上還設有鎖緊裝置8,所述殼體1為漏鬥型,且所述殼體1底部中間位置設有出料管5,所述出料管5端部還設有卸料閥6,所述殼體1頂部設有進料口9,所述進料口9邊緣設有折邊10,所述加強杆4和支腿2之間的連接關係為焊接,且所述加強杆4的個數為4個,所述殼體1側壁上還設有推桿7,所述推桿7的表面還設有防滑層,所述殼體1內壁還設有防腐蝕結構層。
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一種漏鬥型送料小車,使用時,通過進料口9將原料添加到殼體1內,由於支腿2底部安裝有萬向輪3,通過推動推桿7便能將裝置推走,移動方便,卸料時,只需將卸料閥6打開,原料便會從出料管5排出,在上料時,由於殼體1為漏鬥型,內壁光滑,只需將吸料管插入殼體1的最底部,便可將原料吸乾淨,無殘留原料。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