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託車左曲軸箱體的製作方法
2023-06-24 11:51:51 3
專利名稱:摩託車左曲軸箱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摩託車曲軸箱部件,尤其涉及摩託車的左曲軸箱體。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傳統的摩託車左曲軸箱體,包括本體1,在該本體的內壁上設置啟動軸限位孔凸柱2和B面螺孔凸臺3,其中啟動軸限位孔凸柱2上開有啟動軸限位孔4,B面螺孔凸臺3上開有B面螺孔5 ;在所述本體1的外側壁上設有凸臺6,與該凸臺6相對的本體內側壁上設有腳蹬孔凸臺7,在凸臺6上沿側向開有腳蹬孔8,該腳蹬孔8開至所述腳蹬孔凸臺7,且腳蹬孔凸臺7與所述啟動軸限位孔凸柱2和B面螺孔凸臺3三者相連為一體。目前一般通過壓鑄來生產摩託車左曲軸箱體坯件,而腳蹬孔凸臺7與所述啟動軸限位孔凸柱2和B面螺孔凸臺3三者相連為一體,這樣使它們的整體面積比較大,壓鑄時極易在腳蹬孔凸臺7和B面螺孔凸臺3的內部形成縮孔,然後機加上述B面螺孔5和腳蹬孔 8時,內部的縮孔就會暴露出來,從而導致B面螺孔5和腳蹬孔8漏油、漏氣,為此急需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能有效避免在內部產生縮孔的摩託車左曲軸箱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摩託車左曲軸箱體,包括本體(1),在該本體的內壁上設置啟動軸限位孔凸柱( 和B面螺孔凸臺(3),其中啟動軸限位孔凸柱( 和B面螺孔凸臺(3)相連,且啟動軸限位孔凸柱(2)上開有啟動軸限位孔G),B面螺孔凸臺(3)上開有B面螺孔(5);在所述本體(1)的外側壁上設有凸臺(6),與該凸臺相對的本體(1)內側壁上設有腳蹬孔凸臺(7),在凸臺(6)上沿側向開有腳蹬孔(8),該腳蹬孔開至所述腳蹬孔凸臺(7),其特徵在於所述腳蹬孔凸臺(7)與B面螺孔凸臺(3)、啟動軸限位孔凸柱(2) 之間均具有間隙。本實用新型在傳統結構的基礎上,使所述腳蹬孔凸臺(7)與B面螺孔凸臺(3)、啟動軸限位孔凸柱( 之間均具有間隙。採用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將改進前連為一體的腳蹬孔凸臺、啟動軸限位孔凸柱和B面螺孔凸臺分隔為兩個部分,具體一部分為相連的啟動軸限位孔凸柱和B面螺孔凸臺,另一部分為單獨的腳蹬孔凸臺,該腳蹬孔凸臺與啟動軸限位孔凸柱和B面螺孔凸臺均具有間隙,這樣就能有效減小每個部分的整體面積,從而有效避免壓鑄曲軸箱體坯件時腳蹬孔凸臺和B面螺孔凸臺的內部形成縮孔,從而防止在坯件上機加B面螺孔和腳蹬孔後漏油、漏氣,較好地克服了傳統結構的缺陷,工藝簡單、易於實施,適於大規模推廣運用。作為優化,所述B面螺孔凸臺( 靠近腳蹬孔凸臺(7)的部位為弧形段,該弧形段以所述B面螺孔(5)的中心為圓心,且半徑(R)為5. 5mm。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能有效避免壓鑄左曲軸箱體坯件時腳蹬孔凸臺和B面螺孔
3凸臺的內部形成縮孔,從而防止在坯件上機加B面螺孔和腳蹬孔後出現漏油、漏氣缺陷,較好地克服了傳統結構的缺陷,工藝簡單、易於實施,適於大規模推廣運用。
圖1為傳統結構的局部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2、3所示,一種摩託車左曲軸箱體,包括本體1,在該本體1的內壁上設置啟動軸限位孔凸柱2和B面螺孔凸臺3,其中啟動軸限位孔凸柱2和B面螺孔凸臺3相連,且啟動軸限位孔凸柱2上開有啟動軸限位孔4,B面螺孔凸臺3上開有B面螺孔5。在所述本體 1的外側壁上設有凸臺6,與該凸臺相對的本體1內側壁上設有腳蹬孔凸臺7,在凸臺6上沿側向開有腳蹬孔8,該腳蹬孔8開至所述腳蹬孔凸臺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點,所述腳蹬孔凸臺7與B面螺孔凸臺3、啟動軸限位孔凸柱2之間均具有間隙。所述腳蹬孔凸臺7 與啟動軸限位孔凸柱2之間間隙的間距C為1. 8 2. 2mm。所述腳蹬孔凸臺7與啟動軸限位孔凸柱2之間間隙的間距C為2mm。所述B面螺孔凸臺3靠近腳蹬孔凸臺7的部位為弧形段,該弧形段以所述B面螺孔5的中心為圓心,且半徑R為5. 5mm。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以本實用新型為限制,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摩託車左曲軸箱體,包括本體(1),在該本體的內壁上設置啟動軸限位孔凸柱 (2)和B面螺孔凸臺(3),其中啟動軸限位孔凸柱( 和B面螺孔凸臺C3)相連,且啟動軸限位孔凸柱( 上開有啟動軸限位孔G),B面螺孔凸臺( 上開有B面螺孔(5);在所述本體⑴的外側壁上設有凸臺(6),與該凸臺相對的本體⑴內側壁上設有腳蹬孔凸臺(7), 在凸臺(6)上沿側向開有腳蹬孔(8),該腳蹬孔開至所述腳蹬孔凸臺(7),其特徵在於所述腳蹬孔凸臺(7)與B面螺孔凸臺(3)、啟動軸限位孔凸柱⑵之間均具有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託車左曲軸箱體,其特徵在於所述B面螺孔凸臺C3)靠近腳蹬孔凸臺(7)的部位為弧形段,該弧形段以所述B面螺孔(5)的中心為圓心,且半徑(R) 為 5. 5mm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摩託車左曲軸箱體,包括本體,在該本體的內壁上設置啟動軸限位孔凸柱和B面螺孔凸臺,其中啟動軸限位孔凸柱和B面螺孔凸臺相連,且啟動軸限位孔凸柱上開有啟動軸限位孔,B面螺孔凸臺上開有B面螺孔;在所述本體的外側壁上設有凸臺,與該凸臺相對的本體內側壁上設有腳蹬孔凸臺,在凸臺上開有腳蹬孔,該腳蹬孔開至所述腳蹬孔凸臺,所述腳蹬孔凸臺與B面螺孔凸臺、啟動軸限位孔凸柱之間均具有間隙。本實用新型能有效避免壓鑄左曲軸箱體坯件時腳蹬孔凸臺和B面螺孔凸臺的內部形成縮孔,從而防止在坯件上機加B面螺孔和腳蹬孔後出現漏油、漏氣缺陷,較好地克服了傳統結構的缺陷,工藝簡單、易於實施,適於大規模推廣運用。
文檔編號F02F7/00GK202209221SQ20112033528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8日
發明者劉濤, 曾令國, 鄧強 申請人:重慶渝江壓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