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保溼抗痘霜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5-30 23:05:0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日化用品
技術領域:
,特別涉及一種保溼抗痘霜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痤瘡,俗稱青春痘,是皮膚科常見病,多發病。據學者們統計,在青春期男性有95%,女性有85%患過不同程度的痤瘡。痤瘡是一種發生於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膚病,多發於頭面部,頸部,前胸後背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臨床表現以好發於面部的粉刺、丘疹、膿皰、結節等多形性皮損為特點。其發病主要與性激素水平、皮脂腺大量分泌、痤瘡丙酸桿菌增殖,毛囊皮脂腺導管的角化異常及炎症等因素相關。雖然痤瘡是有自愈傾向的疾病,但是痤瘡本身以及痤瘡治療不及時引起的瘢痕,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自信心。水楊酸是很好的祛痘成分,其作用機理是:水楊酸對角質以及角質栓塞具有很好的溶解作用,通過剝離角質和疏通毛孔,使產生的油脂更順暢地排出到皮膚表面,從而減少痘痘的生長。但是現有的包含水楊酸的產品往往會使皮膚乾燥,嚴重時會出現脫皮等現象。因此如何在有效祛痘的同時能夠保持皮膚水潤成為了一個人們一直希望解決的問題。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保溼抗痘霜,具有祛痘、保溼的效果。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保溼抗痘霜,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氫化聚異丁烯:1-10%;聚二甲基矽氧烷:1-8%;丁二醇:1-8%;乙氧基二甘醇:1-8%;丙二醇:1-8%;乳化劑:1-5%;水楊酸:0.5-3%;增稠劑:0.5-3%;矽酸鋁鎂:0.5-3%;鯨蠟硬脂醇:0.5-3%;三乙醇胺:0.2-2%;硬脂酸:0.1-2%;VP/十六碳烯共聚物:0.1-2%;生育酚乙酸酯:0.1-2%;黃原膠:0.1-2%;矽石:0.1-2%;EDTA二鈉:0.02-0.5%;泛醇:0.02-2%;迷迭香提取物:0.01-2%;第一皮膚調理劑:0.01-2%;第二皮膚調理劑:0.01-2%;第三皮膚調理劑:0.01-2%;防腐劑:0.3-1.5%;餘量為水;其中所述第一皮膚調理劑包括麝香草葉提取物;所述第二皮膚調理劑包括茶葉提取物;所述第三皮膚調理劑包括香櫞汁。水、丁二醇、丙二醇構成溶劑體系,丁二醇、丙二醇屬於多元醇,其上包含的羥基與水形成氫鍵從而抓取水分子,具有鎖水保溼的功效,並且不具油膩感,使得保溼抗痘霜整體清爽不油膩。水楊酸:水楊酸對角質、角質栓塞、黑頭、粉刺等具有很好的溶解作用,通過剝離角質和疏通毛孔,使產生的油脂更順暢地排出到皮膚表面,從而減少痘痘的生長。生育酚乙酸酯:是維生素E的衍生物,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捕捉性能,有利於提高保溼祛痘霜的抗氧化性能,延緩肌膚衰老。泛醇:良好的保溼劑,經皮膚吸收後,與維生素B6一起作用,可增加肌膚之玻尿酸含量,給予肌膚有優異的保溼作用。迷迭香提取物具有優異的抗菌性能,用於抑制保溼祛痘霜中細菌的生長,保護其中的天然提取物,延長其使用壽命,從而保持產品的功效。麝香草葉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收斂和保溼性能,在水楊酸溶解毛孔中的粉刺以及黑頭後,能夠及時將毛孔收斂,從而達到細緻毛孔的作用,同時提供保溼作用,保持皮膚的水油平衡,從而輔助水楊酸減少痘痘的生長。茶葉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茶多酚的結構中富含酚羥基,可提供活潑氫使自由基滅活,而本身被氧化形成的自由基由於鄰苯二酚結構而具有較高穩定性。因此,茶多酚具有清除自由基及抑制脂質過氧化作用。同時茶多酚中具有酚羥基,是良好的保溼劑,可以提高產品的保溼性能。香櫞汁是良好的控油物質,有利於保持皮膚的水油平衡,從而輔助水楊酸減少痘痘的生長。進一步優選為:乳化劑為甘油硬脂酸酯和PEG-100硬脂酸酯的混合物。進一步優選為:增稠劑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聚丙烯醯胺:35-45%;C13-14異鏈烷烴:15-25%;月桂醇聚醚-7:3-8%,水:22-47%。進一步優選為:防腐劑為苯氧乙醇和辛甘醇的混合物。進一步優選為:第一皮膚調理劑包括如下原料:麝香草葉提取物、水、丙二醇。進一步優選為:所述第二皮膚調理劑包括如下原料:茶葉提取物、水、丁二醇、苯氧乙醇。進一步優選為:第三皮膚調理劑包括如下原料:香櫞汁、水、丙二醇。本發明的第二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保溼抗痘霜的製備方法。一種保溼抗痘霜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A相包括如下原料:水、丁二醇、丙二醇、EDTA二鈉和黃原膠,將配方量的A相原料混合均勻,加熱至77-84℃備用;S2:B相包括如下原料:氫化聚異丁烯、聚二甲基矽氧烷、乳化劑、鯨蠟硬脂醇、硬脂酸、VP/十六碳烯共聚物、生育酚乙酸酯、矽石,將配方量的B相原料混合均勻,加熱至77-84℃備用;S3:C相包括乙氧基二甘醇和水楊酸,將配方量的C相原料混合均勻備用;S4:將A相和B相混合均質3-8min,加入C相後再均質3-8min,加入配方量的矽酸鋁鎂攪拌均質3-8min;S5:攪拌降溫至60-70℃,加入配方量的增稠劑,攪拌均勻;S6:攪拌降溫至55-60℃,加入配方量的三乙醇胺,攪拌均勻;S7:攪拌降溫至40-55℃,加入配方量的泛醇、迷迭香、第一皮膚調理劑、第二皮膚調理劑、第三皮膚調理劑,攪拌均勻,降溫至40℃以下,出料;其中,第一皮膚調理劑中包括麝香草葉提取物;第二皮膚調理劑中包括茶葉提取物;第三皮膚調理劑中包括香櫞汁。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發明的抗痘保溼霜採用水楊酸作為抗痘劑,具有優異的抗痘效果;2、本發明的抗痘保溼霜中第一皮膚調理劑、第二皮膚調理劑和第三皮膚調理劑復配,保溼效果良好;3、第一皮膚調理劑、第二皮膚調理劑和第三皮膚調理劑復配,除了提高抗痘保溼霜的保溼效果,與水楊酸聯用,在不增加水楊酸量的情況下,有利於提高抗痘保溼霜的抗痘效果;4、本發明的抗痘保溼霜的活性成分採用純天然的植物成分,天然安全,易吸收,不會產生依賴性;同時,草本配方溫和刺激小,具有質地清爽、不油膩的效果;5、本發明的抗痘保溼霜中的茶葉提取物可以採用CO2超臨界萃取的方法提取,成分天然,溫和不刺激,且CO2超臨界萃取有利於保持茶葉中的茶多酚的活性。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實施例1-7:一種保溼抗痘霜,採用如下工藝製得,其中實施例1-7的組分及其重量份數如表1所示。S1:A相包括如下原料:水、丁二醇、丙二醇、EDTA二鈉和黃原膠,將配方量的A相原料混合均勻,加熱至77-84℃備用;S2:B相包括如下原料:氫化聚異丁烯、聚二甲基矽氧烷、乳化劑、鯨蠟硬脂醇、硬脂酸、VP/十六碳烯共聚物、生育酚乙酸酯、矽石,將配方量的B相原料混合均勻,加熱至77-84℃備用;S3:C相包括乙氧基二甘醇和水楊酸,將配方量的C相原料混合均勻備用;S4:將A相和B相混合均質3-8min,加入C相後再均質3-8min,加入配方量的矽酸鋁鎂攪拌均質3-8min;S5:攪拌降溫至60-70℃,加入配方量的增稠劑,攪拌均勻;S6:攪拌降溫至40-55℃,加入配方量的泛醇、迷迭香、第一皮膚調理劑、第二皮膚調理劑、第三皮膚調理劑,攪拌均勻,出料。其中,增稠劑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聚丙烯醯胺:35%;C13-14異鏈烷烴:25%;月桂醇聚醚-7:8%,水:32%;第一皮膚調理劑購自商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麝香草葉提取物:2%;水:70%;丙二醇:28%;第二皮膚調理劑購自商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水:69.40%;茶葉提取物:0.10%;第三皮膚調理劑購自商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香櫞汁:5%;水:70%;丙二醇:25%。實施例8:一種保溼抗痘霜,與實施例2的不同之處在於,茶葉提取物採用超臨界CO2萃取的方法提取得到:稱取茶葉,研磨成100-200目的細粉,放入萃取釜中;萃取壓力為35MPa,萃取溫度為50℃,採用乙醇作為茶多酚的接收劑。對比例1:一種保溼抗痘霜,與實施例2的不同之處在於,用第一皮膚調理劑代替第二皮膚調理劑和第三皮膚調理劑。對比例2:一種保溼抗痘霜,與實施例2的不同之處在於,用第二皮膚調理劑代替第一皮膚調理劑和第三皮膚調理劑。對比例3:一種保溼抗痘霜,與實施例2的不同之處在於,用第三皮膚調理劑代替第一皮膚調理劑和第二皮膚調理劑。對比例4-5:隨機挑選的兩款市售抗痘面霜。表1實施例1-7的組分及其重量份數測試一:皮膚刺激性試驗(1)試驗樣品:分別以實施例1-8的保溼抗痘霜,對比例1-5為試驗樣品進行皮膚刺激性試驗。(2)試驗內容:參照《化妝品衛生規範(2007)版》規定進行試驗,每個試驗樣品均平行選擇10隻健康白色豚鼠進行試驗,試驗溫溼度為20-25℃/60-70RH%;試驗前約24h,將試驗動物背部脊柱兩側被毛剪掉,去毛範圍各為3cm×3cm,塗抹面積為2.5cm×2.5cm;取受試物0.5g直接塗在皮膚上,塗抹後用油紙和兩層紗布覆蓋,再用無刺激性膠布加以固定,敷用24h。試驗結束後用溫水除去殘留受試物。於除去受試物後1、24、48和72h觀察塗抹部位皮膚反應,按表2進行皮膚反應評分,以受試動物積分的平均值進行綜合評價,根據24、48和72小時各觀察時點最高積分均值,按表3判定皮膚刺激強度。將油紙和兩層紗布覆蓋,再用無刺激性膠布加以固定的處理方法作為對照。表2皮膚刺激反應評分參考標準表3皮膚刺激強度分級參考標準。積分均值x強度分級0<x≦0.5無刺激性0.5<x≦2.0輕度刺激性2.0<x≦6.0中等刺激性6.0<x≦8.0強刺激性(3)試驗結果:實施例1-8的樣品性質溫和,其皮膚急性刺激測試結果均為無刺激性。測試二:人體祛痘效果測試(1)試驗人群選擇:挑選同一生活區域,生活習性相近,皮膚狀況相近的25-30歲痘痘肌膚成年女性受試者260名,其初始皮膚狀態均為臉部長痘痘,且長痘的程度相近似,隨機分成13組,每組20人。(2)試驗內容:每個樣品的測試對象為一組20人;受試者在每天早晚常規洗面奶洗去臉上髒物後,將0.5g受試物均勻塗抹於面部肌膚上,在試驗期間不使用任何其他日化品。分別於0天、7天、30天和90天,觀察受試者的皮膚情況。皮膚狀況變化情況參見表5。無明顯變化是指臉部痘痘的生長範圍和數量與初始狀態相近;更嚴重是指長痘範圍擴大,或者長痘數量增加;痘痘皮膚改善是指長痘範圍縮小或長痘數量減少。出現痘痘增加的受試者不再進行後續試驗,因此表格中無明顯變化和痘痘皮膚改善欄均為測試時的人數,痘痘增加欄為累計人數。表4人體祛痘效果測試結果由人體祛痘效果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在本發明的全部160例痘痘肌膚受試人群中,僅1人在測試90天後出現痘痘增加症狀,共10人在測試90天後痘痘無明顯變化,兩者總和僅佔受試總人數的6.9%,比例低於市售的祛痘護膚品(25%和55%)。並且實施例2的保溼抗痘霜具有最優的祛痘效果,祛痘速度最快,效果最明顯,測試90天後全部都得到了改善。以上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的保溼抗痘霜具有良好的抗痘功效。對比實施例2和對比例1-3的結果可知,第一皮膚調理劑、第二皮膚調理劑、第三皮膚調理劑的復配對保溼抗痘霜的抗痘效果具有關鍵性作用。分析其原因是,第一皮膚調理劑、第二皮膚調理劑的保溼效果以及第三皮膚調理劑的控油作用,有利於保持皮膚的水油平衡。水楊酸發揮祛痘作用,第一皮膚調理劑、第二皮膚調理劑的保溼效果以及第三皮膚調理劑共同調節皮膚水油平衡,營造一個痘痘難以生長的環境,從而達到更好的祛痘效果。測試三:皮膚保溼效果試驗(1)試驗人群選擇:挑選同一生活區域,生活習性相近,皮膚狀況相近的25-30歲痘痘肌膚成年女性受試者260名,其初始皮膚狀態均為臉部長痘痘,且長痘的程度相近似,隨機分成13組,每組20人。(3)試驗內容:受試者在常規洗面奶洗去臉上髒物後,將0.5g受試物均勻塗抹於面部肌膚上,之後不使用任何其他日化品,塗抹受試物30min後用皮膚溼度測試儀測試受試者的皮膚含水量。皮膚平均含水量情況參見表5。表5皮膚含水量試驗結果由上述試驗可知,使用了本發明實施例的產品後,皮膚含水量比市售抗痘面霜具有更好的保溼效果。在所有實施例中,實施例2的保溼抗痘霜具有最優的祛痘效果和保溼效果。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