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重型卡車用新型後翼子板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1:03:41 1
專利名稱:一種重型卡車用新型後翼子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後翼子板,更具體的說,尤其涉及一種設有防止汽車行駛時 飛濺的泥水沙土汙染環境和車體的重型卡車用新型後翼子板。
背景技術:
現有的重型汽車的後翼子板結構十分簡單,一般只有一個橫截面為凹槽形狀的翼 子板主體及輔助支撐構成,這中結構形式的後翼子板的缺點是起不到很好的防塵土和泥水 飛濺的作用,進而也會使後翼子板的壽命收到影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缺點,提供了一種設置有的重型卡車用新型 後翼子板。本實用新型的重型卡車用新型後翼子板,包括一橫截面為U形的翼子板體,該翼 子板體整體成槽形,其特別之處在於所述的翼子板體的外表面設置有四個凸起的固定座, 所述後翼子板還包括均可固定於翼子板體槽形空腔內的第一內襯和第二內襯,所述第一內 襯和第二內襯均為長方形;所述的翼子板體上還設置有起支撐作用的兩個翼子板支架。在 槽形翼子板體上依次固定第一內襯和第二內襯,可充分吸收車輪飛濺起的各種雜物,使得 雜物的衝擊力減小,不僅可保護翼子板而且還可防止塵土飛濺。本實用新型的重型卡車用新型後翼子板,所述的第二內襯為塑料材料。第二內襯 對由車輪飛濺起的各種雜物起主要的緩衝作用,採用塑料材料可實現這種功能。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後翼子板,主要由起支撐作用的翼 子板體和起緩衝作用的第一內襯及第二內襯組成,使得後翼子板更加的耐用且易於維修。
圖1為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各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翼子板體,21、22、23、24固定座,3第一內襯,4第二內襯,51、52翼子板支
^K O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重型卡車用新型後翼子板包括翼子板體1、第一 內襯3、第二內襯4以及兩個翼子板支架51、52,所示的翼子板體1整體為槽形,翼子板體1 的橫截面的形狀為U形,翼子板體1底部板的外表面上固定設置有四個固定座21、22、23、 24,這四個固定座的作用是把翼子板體1固定在車架上,且四個固定座21、22、23、24的每個 固定座上均設置有兩個螺孔。所示的第一內襯3與第二內襯的大小相同且均可固定於翼子
3板體1的內部空腔內,在使用時,首先將第一內襯3固定在翼子板體1的底板的內表面上, 然後再把第二內襯4固定在第一內襯3的外部。所示的兩個翼子板支架51、52用於支撐翼 子板體1,使翼子板體1始終處於張弛的狀態。
權利要求一種重型卡車用新型後翼子板,包括一橫截面為U形的翼子板體(1),該翼子板體(1)整體成槽形,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翼子板體(1)的外表面設置有四個凸起的固定座(21、22、23、24),所述後翼子板還包括均可固定於翼子板體(1)槽形空腔內的第一內襯(3)和第二內襯(4),所述第一內襯(3)和第二內襯(4)均為長方形;所述的翼子板體(1)上還設置有起支撐作用的兩個翼子板支架(51、5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卡車用新型後翼子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二內襯(4) 為塑料材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重型卡車用新型後翼子板,包括一橫截面為U形的翼子板體,該翼子板體整體成槽形,其特別之處在於所述的翼子板體的外表面設置有四個凸起的固定座,所述後翼子板還包括均可固定於翼子板體槽形空腔內的第一內襯和第二內襯,所述第一內襯和第二內襯均為長方形;所述的翼子板體上還設置有起支撐作用的兩個翼子板支架。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後翼子板,主要由起支撐作用的翼子板體和起緩衝作用的第一內襯及第二內襯組成,使得後翼子板更加的耐用且易於維修。
文檔編號B62D25/16GK201646874SQ201020119019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25日
發明者康愛民, 李永傑, 王志鋒, 秦敬震, 耿延強, 趙文星, 鹿春鵬 申請人: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