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增氧功能的魚缸油膜打散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8:43:41 1
專利名稱:一種具有增氧功能的魚缸油膜打散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魚缸油膜打散裝置,特別是一種具有增氧功能的魚缸油膜打
散裝置。
背景技術:
用魚缸進行水中動植物養殖過程中,因排洩物及飼料、肥料的添加會導致水體中油膜產生,凝結在一起浮於水面,阻隔水體與空氣的氣體交換,從而致水中含氧量降低,影響魚缸內動植物的正常生活和生長。目前市場上的油膜去除裝置主要通過與外置過濾器相連或用沉水泵將水體油膜及灰塵吸附到濾棉上,達到去除油膜的目的,其結構較為複雜,生產成本較高,且不具有增氧功能,因此有必要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增氧功能的魚缸油膜打散裝置。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具有增氧功能的魚缸油膜打散裝置,包括殼體、導氣管、曝氣石、吸盤,殼體上部為半球形、下部為圓筒形,殼體的半球形頂部帶有導氣管通道,通道上設有螺紋,導氣管通過螺紋固定在殼體內,導氣管下端通過塑料軟管連接曝氣石,過水柵格環形排列於殼體下部的圓筒形結構上緊挨殼體的半球形部分,殼體通過吸盤垂直固 定在魚缸壁上。如上所述的殼體為透明有機玻璃。如上所述的導氣管為中段有外螺紋結構的塑料直管。如上所述的過水柵格為殼體上的過水通道,沿殼體中心軸環形排列於殼體上。如上所述的殼體、導氣管、曝氣石同軸。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效果明顯、生產成本低;採用上述結構放入魚缸中能在有效打散魚缸中油膜的同時增加水體的含氧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垂直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過水柵格平行切面圖。圖中1、殼體;2、過水柵格;3、曝氣石;4、吸盤;5、導氣管;6、外螺紋;7、內螺紋;8、塑料軟管。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所示,一種具有增氧功能的魚缸油膜打散裝置,包括殼體1、導氣管5、曝氣石3、吸盤4,殼體I上部為半球形、下部為圓筒形,殼體I的半球形頂部帶有導氣管通道,通道上設有螺紋7,導氣管5通過外螺紋7固定在殼體I內,導氣管5下端通過塑料軟管8連接有曝氣石3,過水柵格2環形排列於殼體I下部的圓筒形結構上緊挨殼體I的半球形部分,殼體I通過吸盤4,垂直固定在魚缸壁上。使用時,缸內循環水體的水面必須處於過水柵格2之間,導氣管5噴出的空氣(正常使用時,導氣管5上端用軟管連接氣泵),經曝氣石氣體細化後,形成的小水泡在水面與空氣的交界點破碎,將從過水柵格2流入殼體的油膜打散,再經由另一端過水柵格2帶出裝置。循環往復,在不斷打散經過其中的水面油膜的同時,增加水體含氧量,達到去除水體油膜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及修飾,皆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1.ー種具有增氧功能的魚缸油膜打散裝置,包括殼體(I)、導氣管(5)、曝氣石(3)、吸盤(4),其特徵在於殼體(I)上部為半球形、下部為圓筒形,殼體(I)的半球形頂部帶有導氣管通道,通道及導氣管上設有螺紋,導氣管(5)通過螺紋固定在殼體(I)內,導氣管(5)下端連接有曝氣石(3),過水柵格(2)環形排列於殼體(I)下部的圓筒形結構上緊挨殼體(I)的半球形部分,殼體(I)通過吸盤(4),垂直固定在魚缸壁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缸油膜打散裝置,其特徵在於殼體(I)的材質為透明有機玻璃。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缸油膜打散裝置,其特徵在於導氣管(5)為中間部位有外螺紋(6)結構的塑料直管。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缸油膜打散裝置,其特徵在於導氣管(5)與曝氣石(3)通過塑料軟管(8)相連。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缸油膜打散裝置,其特徵在於過水柵格(2)為殼體(I)上的過水通道,沿殼體中心軸環形排列於殼體(I)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增氧功能的魚缸油膜打散裝置,包括殼體、導氣管、曝氣石、吸盤,殼體上部為半球形、下部為圓筒形,殼體的半球形頂部帶有導氣管通道,通道上設有內螺紋,導氣管中部設有外螺紋,導氣管通過螺紋固定在殼體內,導氣管下端通過塑料軟管連接有曝氣石,過水柵格環形排列於殼體下部的圓筒形結構上緊挨殼體的半球形部分,殼體通過吸盤垂直固定在魚缸壁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使用上述結構放入魚缸中能在有效打散魚缸中油膜的同時增加水體的含氧量。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2873567SQ201220292359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5日
發明者王駕 申請人:王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