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置式疏水閥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17:05:01 2
專利名稱:內置式疏水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力容器內液氣分離的內置式疏水裝置,屬於流體控制領域。
背景技術:
疏水閥種類很多,如北京生產的自由浮球式蒸氣疏水閥、山東生產的倒浮桶式疏水閥、浙江生產的浮桶式疏水閥等都是通過管子將水、氣引出壓力容器,在疏水閥內利用浮球、浮桶進行液氣分離,其缺點1、氣體容易池漏;2、能量損失大;3、結構複雜,體積大,不能完全實現自動控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上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靠、無氣體池漏,安裝在壓力容器內部的內置式疏水閥。
實現上述目標的技術方案是,內置疏水閥包括疏水管、固定環、上夾板、下夾板、浮塊、卡環、連接套管、內錐套部件所組成,其特徵在於疏水管下端設置有一園錐形園臺,內空,其錐面上開有通孔;所述的疏水管上設有連接套管和內錐套,內錐套和連接套管之間採用卡環相連;使內錐套和連接套管既能在疏水管上上下滑動,又能自由旋轉;在連接套管上端設有一浮塊,浮塊是由上、下夾板所組成,由固定環固定在連接套上;在內錐套的上部設有一凹槽、槽內設有一卡環,卡環是由三等份的弧形園環焊接而成(裝配後焊接);在內錐套的內部設有一內錐,它與疏水管下端的園錐臺錐面相吻合,在其內錐套上打有小孔與其上端面相通。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製造容易,且無氣體洩漏,節約能源,能夠替代老式產品,尤其是對熱泵系統起到自動控制作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A-A剖視圖。
在圖中1、疏水管 2、固定 3、上夾板 4、下夾板5、浮塊 6、卡環 7、連接套管 8、內錐套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在圖中本實用新型內置疏水閥包括疏水管1、固定環2、上夾板3、下夾板4、浮塊5、卡環6、連接套管7、內錐套8部件所組成,其特徵在於疏水管1下端設置有一園錐形園臺,內空,其錐面上開有通孔;所述的疏水管1上設有連接套管7和內錐套8,內錐套8和連接套管7之間採用卡環6相連;使內錐套8和連接套管7既能在疏水管上上下滑動,又能自由旋轉;在連接套管7上端設有一浮塊5,浮塊5是由上、下夾板所組成,由固定環2固定在連接套管7上;在內錐套8的上部設有一凹槽、槽內設有一卡環6,卡環6是由三等份的弧形園環焊接而成(裝配後焊接);在內錐套8的內部設有一內錐,它與疏水管1下端的園錐臺錐面相吻合,在其內錐套8上開有小孔與其上端面相通。具體實施時將疏水管1垂直固定在壓力容器內適當的位置,將內錐套8和連接套管7固定在疏水管1上,當壓力容器內的水位低於浮塊5時,連接套管7壓在內錐套8上,內錐套8又壓在疏水管1的園錐臺上,此時連接套管7封住了內錐套8上的小孔,內錐套8又封住了疏水管1下端園錐的錐面上的通孔,這時,壓力容器內雖有壓力,但容器內下部的水不能通過疏水管1流出壓力容器外;當壓力容器內的水在逐步增多,液位不斷升高時,浮塊5在水中浮力逐漸增大,當達到一定壓力時,浮力帶動連接套管7向上浮,使連接套管7和內錐套8分離,內錐套8上的小孔被打開,液體通過小孔流向疏水管1,這樣,一方面進行排水,另一方面降低了內錐套8向上提升的阻力,減少了內錐套8上下的壓力差,所以當壓力容器內液面繼續上升時,通過卡環6帶動內錐套8向上移,達到迅速排水的目的。由於液面與排水口有高度差,這樣就防止了氣體洩漏,達到氣水分離,排出液體的目的。
權利要求1.內置疏水閥包括疏水管(1)、固定環(2)、上夾板(3)、下夾板(4)、浮塊(5)、卡環(6)、連接套管(7)、內錐套(8)部件所組成,其特徵在於疏水管(1)下端設置有一園錐形園臺,內空,其錐面上開有通孔;所述的疏水管(1)上設有連接套管(7)和內錐套(8),內錐套(8)和連接套管(7)之間採用卡環(6)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疏水閥,其特徵在於在連接套管(7)上端設有一浮塊(5),浮塊(5)是由上、下夾板所組成,由固定環(2)固定在連接套管(7)上;在內錐套(8)的上部設有一凹槽,槽內設有一卡環(6),卡環(6)是由三等份的弧形園環焊接而成;在內錐套(8)的內部設有一內錐,它與疏水管(1)下端的園錐臺錐面相吻合,在其內錐套(8)上開有小孔與其上端面相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內置式疏水閥,它是有疏水管,固定環、浮塊等部件所組成,通過在疏水管上設置的連接套管和內錐套,使其可以根據液面的上、下浮動,而調節該裝置的上下移動,從而達到疏水管排出多餘的水而氣體無任何洩漏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使用本產品節約大量的能源且能實現自動化控制。
文檔編號F16T1/00GK2739465SQ200420080799
公開日2005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04年11月1日
發明者何永 申請人:何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