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強光手電筒和強光應急燈二合一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26 08:15:3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強光手電筒和強光應急燈二合一模具。
背景技術:
對於強光手電筒及強光應急燈的殼體,其傳統做法是用車床人工或者自動加工。這種加工方式需耗費極大的時間及人工成本,並且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料,材料損失嚴重。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強光手電筒和強光應急燈二合一模具,節約了成本,降低了材料損耗。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強光手電筒和強光應急燈二合一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設置有上模面,所述下模上設置有下模面,所述上模面和下模面共同構成筒體部以及連接在筒體部後端面並與筒體部相連通的環形把手部,所述筒體部的前端面中心處設置有鍛坯擠出孔,所述筒體部的後端面中心處設置有出氣孔,所述筒體部包括設置在左右兩側面上的立面,所述筒體部的頂部和底部各設置有一條形凹槽,所述立面與所述條形凹槽之間的連接面為斜面,兩所述條形凹槽的後端相互連通,並且兩所述條形凹槽的前端延伸至所述鍛坯擠出孔處。
進一步地,位於所述筒體部頂部的條形凹槽的後端設置有一矩形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筒體部前後兩端的壁厚大於該筒體部中間部位的壁厚。
進一步地,所述下模上設置有若干第一沉頭孔,所述筒體部的後端及把手部的各分別與所述第一沉頭孔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前端面上設置有若干第二沉頭孔,所述第二沉頭孔分布在所述鍛坯擠出孔周圍,所述第二沉頭孔與所述筒體部的前端面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升了產品的性能和效率,極大的減少了時間和人力成本,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材料損失,並且一次成型,次品少,瑕疵少。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強光手電筒和強光應急燈二合一模具去除上模中間部分後的前視圖;
圖2是根據圖1所示的強光手電筒和強光應急燈二合一模具去除上模中間部分後側視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強光手電筒和強光應急燈二合一模具的仰視圖;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強光手電筒和強光應急燈二合一模具的截面圖;
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強光手電筒和強光應急燈二合一模具去除下模中間部分後的後視圖;
圖6是根據圖5所示的強光手電筒和強光應急燈二合一模具去除下模中間部分後的側視圖。
圖中:
1、上模;2、下模;3、鍛坯擠出孔;4、出氣孔;5、把手部;6、條形凹槽;7、立面;8、矩形凹槽;9、第一沉頭孔;10、第二沉頭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如圖1-6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強光手電筒和強光應急燈二合一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上設置有上模面,所述下模2上設置有下模面,所述上模面和下模面共同構成筒體部以及連接在筒體部後端面並與筒體部相連通的環形把手部5,所述筒體部的前端面中心處設置有鍛坯擠出孔3,所述筒體部的後端面中心處設置有出氣孔4,所述筒體部包括設置在左右兩側面上的立面7,所述筒體部的頂部和底部各設置有一條形凹槽6,所述立面7與所述條形凹槽6之間的連接面為斜面,兩所述條形凹槽6的後端相互連通,並且兩所述條形凹槽6的前端延伸至所述鍛坯擠出孔3處。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位於所述筒體部頂部的條形凹槽6的後端設置有一矩形凹槽8。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筒體部前後兩端的壁厚大於該筒體部中間部位的壁厚。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下模2上設置有若干第一沉頭孔9,所述筒體部的後端及把手部5的各分別與所述第一沉頭孔9連通。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上模1和下模2的前端面上設置有若干第二沉頭孔10,所述第二沉頭孔10分布在所述鍛坯擠出孔3周圍,所述第二沉頭孔10與所述筒體部的前端面連通。
為了方便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以下通過具體使用方式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矩形凹槽8為強光手電筒和強光應急燈的開關位置。
第一沉頭孔9和第二沉頭孔10用於對鍛坯打孔時,對打孔位置進行定位。
具體使用時,首先將鍛坯放入下模2,然後用上模1擠壓鍛坯,氣體從出氣孔4和鍛坯擠出孔3排出,多餘的鍛坯通過鍛坯擠出孔3擠出後,將多餘的鍛坯切斷,最後通過電鑽沿第一沉頭孔9和第二沉頭孔10對鍛坯進行打孔,打孔完畢後將鍛坯取出,運往下一道工序。
綜上所述,藉助於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提升了產品的性能和效率,極大的減少了時間和人力成本,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材料損失,並且一次成型,次品少,瑕疵少。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