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扭力膠芯拉力實驗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25 18:06:16 3

本發明是一種扭力膠芯拉力實驗機,屬於機械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拉力實驗機可對橡膠、塑料、薄膜、紡織、纖維、高分子材料、複合材料、保險帶、膠帶、合金材料及其它非金屬材料、金屬材料及其構件、成品和半成品進行拉伸、壓縮、彎曲、撕裂、90°剝離、拔出力、延伸伸長率、抗拉強度等試驗。
現有技術公開了申請號為:201620687593.8的一種推拉力計實驗裝置,包括一實驗臺,實驗臺的上端安裝一塊固定板,固定板的前端面設置有螺孔,固定板上安裝有推拉力計,被測物體掛放於推拉力計下端的掛鈎上,實驗臺的下端面安裝有一拉力組件;所述拉力組件包括一機械臂,機械臂穿過實驗臺至實驗臺的上端面,機械臂的上端設置一固定夾,固定夾夾緊被測物體的下端開口端,機械臂的下端設置一個連接件,連接件下端連接一動力機構。本發明在對物件進行測試時,通過一個恆定的往復拉力,實現對被測物件的反覆測試,代替人工操作,使得操作更加的簡單,力的控制更加的均衡,降低人的勞動強度。但是其不足之處在於測試扭力膠芯拉力時,工件容易彈出,拉力實驗裝置的測試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扭力膠芯拉力實驗機,以解決測試扭力膠芯拉力時,工件容易彈出,拉力實驗裝置的測試效率較低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扭力膠芯拉力實驗機,其結構包括壓力表、橫梁、雙拉力裝置、工作檯、電控底座、操作板、密封件、夾盤、控制器,所述工作檯正面為長方板,所述工作檯橫向長度大於縱向長度,所述工作檯縱向內側各設有兩個直徑為圓形的圓孔,呈縱向一字排列,所述工作檯正面橫向中部設有兩個直徑為圓型的孔口,所述工作檯與電控底座上端接觸面直徑相等,所述工作檯正面橫向中部與密封件採用過盈配合方式活動連接,所述工作檯通過夾盤伸入電控底座通過電連接,所述工作檯通過雙拉力裝置與橫梁下端連接,所述工作檯通過電控底座與操作板電連接,所述工作檯縱向內側與雙拉力裝置連接。所述雙拉力裝置由支撐架、防護板、立柱板、鉗杆、調節件、限位柱組成,所述支撐架上端與防護板連接,所述防護板通過立柱板與支撐架連為一體,所述支撐架下端貫穿並伸至限位柱內腔,所述限位柱中部設有調節件,所述調節件與鉗杆採用垂直嵌合配合方式連接,所述鉗杆與夾盤凹槽中心呈對立狀態,所述夾盤外側連件與立柱板內側採用過盈配合方式活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夾盤外側連件通過立柱板與橫梁連為一體。
進一步地,所述電控底座前板上設有操作板。
進一步地,所述橫梁前板上設有壓力表。
進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中心與夾盤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橫梁下底板與控制器殼體連接且接觸面直徑相等。
進一步地,所述雙拉力裝置分設在橫梁下端兩側,與控制器通過電源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立柱板縱向長度大於其板面橫向長度。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設有雙拉力裝置,通過在夾盤兩側設置立柱板,有效防止待測試工件飛出,裝置本身有效提高拉力實驗裝置的測試效率。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徵、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明一種扭力膠芯拉力實驗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雙拉力裝置示意圖。
圖中:壓力表-1、橫梁-2、雙拉力裝置-3、支撐架-301、防護板-302、立柱板-303、鉗杆-304、調節件-305、限位柱-306、工作檯-4、電控底座-5、操作板-6、密封件-7、夾盤-8、控制器-9。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請參閱圖1-圖2,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扭力膠芯拉力實驗機,其結構包括壓力表1、橫梁2、雙拉力裝置3、工作檯4、電控底座5、操作板6、密封件7、夾盤8、控制器9,所述工作檯4正面為長方板,所述工作檯4橫向長度大於縱向長度,所述工作檯4縱向內側各設有兩個直徑為圓形的圓孔,呈縱向一字排列,所述工作檯4正面橫向中部設有兩個直徑為圓型的孔口,所述工作檯4與電控底座5上端接觸面直徑相等,所述工作檯4正面橫向中部與密封件7採用過盈配合方式活動連接,所述工作檯4通過夾盤8伸入電控底座5通過電連接,所述工作檯4通過雙拉力裝置3與橫梁2下端連接,所述工作檯4通過電控底座5與操作板6電連接,所述工作檯4縱向內側與雙拉力裝置3連接。所述雙拉力裝置3由支撐架301、防護板302、立柱板303、鉗杆304、調節件305、限位柱306組成,所述支撐架301上端與防護板302連接,所述防護板302通過立柱板303與支撐架301連為一體,所述支撐架301下端貫穿並伸至限位柱306內腔,所述限位柱306中部設有調節件305,所述調節件305與鉗杆304採用垂直嵌合配合方式連接,所述鉗杆304與夾盤8凹槽中心呈對立狀態,所述夾盤8外側連件與立柱板303內側採用過盈配合方式活動連接,所述夾盤8外側連件通過立柱板303與橫梁2連為一體,所述電控底座5前板上設有操作板6,所述橫梁2前板上設有壓力表1,所述密封件7中心與夾盤8連接,所述橫梁2下底板與控制器9殼體連接且接觸面直徑相等。
在進行使用時,首先將雙拉力裝置3裝於工作檯4上,通過在夾盤8兩側設置立柱板303,立柱板303除了支撐作用,也起到門框的作用,具有恢復原形的彈性變形能力。有效防止待測試工件飛出,支撐架301、防護板302與鉗杆304及調節件305、限位柱306相對應的部件設在其另一邊,對應夾盤8測試作業,裝置本身有效提高拉力實驗裝置的測試效率。
本專利所說的立柱板303除了支撐作用,也起到門框的作用,具有恢復原形的彈性變形能力。
本發明的壓力表1、橫梁2、雙拉力裝置3、工作檯4、電控底座5、操作板6、密封件7、夾盤8、控制器9,部件均為通用標準件或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部件,其結構和原理都為本技術人員均可通過技術手冊得知或通過常規實驗方法獲知,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測試扭力膠芯拉力時,工件容易彈出,拉力實驗裝置的測試效率較低,本發明通過上述部件的互相組合,可以通過在夾盤兩側設置立柱板,有效防止待測試工件飛出,裝置本身有效提高拉力實驗裝置的測試效率。具體如下所述:
支撐架301上端與防護板302連接,所述防護板302通過立柱板303與支撐架301連為一體,所述支撐架301下端貫穿並伸至限位柱306內腔,所述限位柱306中部設有調節件305,所述調節件305與鉗杆304採用垂直嵌合配合方式連接,所述鉗杆304與夾盤8凹槽中心呈對立狀態,所述夾盤8外側連件與立柱板303內側採用過盈配合方式活動連接。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