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蝸殼雙吸中開泵的製作方法
2023-06-25 19:09:06 2
專利名稱:立式蝸殼雙吸中開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式蝸殼雙吸中開泵。
背景技術:
雙吸泵作為離心泵的一種重要形式,因其具有揚程高、流量大等特點,在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傳統雙吸泵配合普通殼體在實際應用中存在承載能力有限、冷卻不充分等不足,另外還存在顆粒咬死泵軸的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立式蝸殼雙吸中開泵。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立式蝸殼雙吸中開泵包括泵體、泵軸、葉輪和驅動電機,所述泵體包括外殼,該外殼呈蝸殼形,其上設有液體管道,該液體管道截面面積自殼體連接端向外逐漸增大;所述葉輪採用同側雙吸葉輪結構形式;所述驅動電機設有聯軸器,所述泵軸設置在該聯軸器上。作為優化,所述泵體下端設有水潤滑軸承,其密封方式為填料密封或機械密封。作為優化,所述泵體上設有至少一個衝洗管,其一端連接在泵體外側,另一端延伸至葉輪與驅動電機機軸連接處。本立式蝸殼雙吸中開泵的優點和積極效果為:進出口均位於泵體,可在不拆卸管路情況下維護轉子部分。蝸殼式泵體以確保流體流速均勻,雙吸葉輪採用精密鑄造工藝,摩擦損失小,效率高,下端水潤滑滑動軸承結構,承載能力大。從泵體高壓區回流部分介質至下軸承,利用下軸承內孔的螺旋形導流槽可確保冷卻充分,並有效防止顆粒等咬死泵軸。本立式蝸殼雙吸中開泵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廣泛適用於排水、消防、噴灌、水處理、食品等行業配套使用。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立式蝸殼雙吸中開泵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立式蝸殼雙吸中開泵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立式蝸殼雙吸中開泵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泵體、2泵軸、3驅動電機、4液體管道、5葉輪、6聯軸器、7水潤滑軸承、8衝洗管。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如
圖1-2所示,本立式蝸殼雙吸中開泵包括泵體1、泵軸2、葉輪和驅動電機3,所述泵體I包括外殼,該外殼呈蝸殼形,其上設有液體管道4,該液體管道4截面面積自殼體連接端向外逐漸增大;所述葉輪5採用同側雙吸葉輪結構形式;所述驅動電機設有聯軸器6,所述泵軸2設置在該聯軸器6上。所述泵體I下端設有水潤滑軸承7,泵密封方式為機械密封。所述泵體上設有至少一個衝洗管8,其一端連接在泵體I外側,另一端延伸至葉輪5與驅動電機3機軸連接處。本實用新型包括但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任何符合本權利要求書描述的產品,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立式蝸殼雙吸中開泵,包括泵體、泵軸、葉輪和驅動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泵體包括外殼,該外殼呈蝸殼形,其上設有液體管道,該液體管道截面面積自殼體連接端向外逐漸增大;所述葉輪採用同側雙吸葉輪結構形式;所述驅動電機設有聯軸器,所述泵軸設置在該聯軸器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蝸殼雙吸中開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泵密封方式為填料密封或機械密封。
3.根據權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立式蝸殼雙吸中開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泵體上設有至少一個衝洗管,其一端連接在泵體外側,另一端延伸至驅動電機機軸與葉輪連接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式蝸殼雙吸中開泵。雙吸泵作為離心泵的一種重要形式,因其具有揚程高、流量大等特點,在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傳統雙吸泵配合普通殼體在實際應用中存在承載能力有限、冷卻不充分等不足,另外還存在顆粒咬死泵軸的現象。本立式蝸殼雙吸中開泵包括泵體、泵軸、葉輪和驅動電機,所述泵體包括外殼,該外殼呈蝸殼形,其上設有液體管道,該液體管道截面面積自殼體連接端向外逐漸增大;所述葉輪採用同側雙吸葉輪結構形式;所述驅動電機設有聯軸器,所述泵軸設置在該聯軸器上。本立式蝸殼雙吸中開泵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廣泛適用於排水、消防、噴灌、水處理、食品等行業配套使用。
文檔編號F04D29/08GK203009401SQ20122073895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趙志妹 申請人:億志機械設備(無錫)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