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幫名家講堂\'\'少年科學季\'\':嫦娥之父講述紅色火星的藍色星球夢
2023-04-01 12:48:47 1
日前,中國探月工程的第一位首席科學家、著名天體化學和地球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被譽為「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院士來到「家庭幫助」著名的直播班,通過講述太陽系各大行星在火星上的演化和探索,揭開火星生命探索的神秘面紗。
同一天,人民日報客戶端、學習力量、中央電視臺、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和騰訊新聞等多個平臺同時直播。全國數以百萬計的學生和學者感受到了擁有紅色火星的藍色星球的夢想。
當晚19點,滿頭銀髮的老院士歐陽自遠院士準時出現在演播室,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然後開始精彩的科學課。他首先向屏幕前的學生介紹了關於彩色太陽系七大行星的溫度、質量、體積和衛星的基本信息,以及火星周圍的環境。
作為火星的鄰居,為什麼只有地球有生命?歐陽院士說:「首先,地球和太陽的距離非常適中,地球的大小也是合適的。地球被72%的海水覆蓋,海水逐漸演變成中性水,為生命的繁衍提供了獨特的條件。這是幸運的巧合,也是宇宙的奇蹟。 ' '
隨後,歐陽自遠院士開始向孩子們介紹生命起源的過程。他經歷了許多不同大小的滅絕,生命非常強大。物種繼續消失和出現,越來越多的物種。大規模滅絕導致90%的生物消失,但並沒有讓所有的生命消失。生活非常頑強。此時,歐陽院士鼓勵學生保護地球母親。他誠懇地告訴孩子們,這是地球上每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歐陽院士講述了天文學家從星河之謎和火星傳說中製作的早期火星地圖和火星運河,講述了學生們一直好奇的火星探索問題。人類一直相信火星上有生命,此後出現了許多火星電影。所有這些都表明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從未停止過。從直接探索火星,證明火星上沒有生命跡象,到研究火星上的水流痕跡、地形和地下河流,證明火星表面存在水蒸發,科學的步伐從未停止過。 ' '
後來,科學家們將火星大氣的成分與地球大氣的成分進行了比較,火星大氣中微量的水蒸氣和甲烷提高了科學家們對火星上存在生命活動的希望。探索過程極其艱難,但歐陽院士表示:「科學家從未放棄探索。 ' '
談到中國科學家對探索太平洋的貢獻,歐陽院士告訴孩子們,這是中國第一次在火星上發現生命跡象,中國將於2020年7月獨立探索火星。
現在,全球科學家已經開始開會討論如何改造火星,希望世界各國團結起來,將火星這個貧瘠的星球改造成一個生態友好的新世界,擁有藍天、綠色平原和藍色湖泊。未來,地球資源將逐漸減少,地球和火星將成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姐妹社區。儘管火星的探索任務仍然艱巨,但中國有能力飛得更高更遠。他說。
「嫦娥之父」的故事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們對科學和tai 空的興趣,也讓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國的火星太空探索計劃。對許多三線、四線城市和偏遠地區的孩子來說,面對科學家就像走進一個豐富而巨大的天文博物館。
在直播的最後,院士鼓勵學生們努力工作,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為祖國服務。對未來的希望寄托在學生身上,希望他們努力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 ' '
家庭作業幫助大師生活課是一個免費的公共服務課系列家庭作業幫助生活課。它旨在邀請世界知名院校的著名教師和各領域的名人學者到課堂上分享他們的知識。超過2000萬人註冊了。
「青年科學季」的家庭作業「幫助名師講堂」由支撐國家脊梁的科學領域頂尖科學家組成。從導航、航天、機器人、地質和地貌學等方面來看,它為兒童打開了更廣闊的認知、啟迪了思維、開闊了視野。希望他們能腳踏實地地學好學校課程,同時能仰望星空,欣賞著名專家的風採。
「嫦娥之父」之後,將來會有更多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