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碰撞試驗保護相機線束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20:20:16 1
專利名稱:一種汽車碰撞試驗保護相機線束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汽車技術領域,涉及汽車碰撞試驗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線束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交通安全問題逐漸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課題,力口強汽車安全的研究,減少我國的道路交通傷害,也是全社會共同關注並且努力解決的重要社會問題之一。在吉利安全技術碰撞試驗中,每天都會進行汽車碰撞的試驗,通過了解碰撞試驗過程中車輛的損傷狀況,分析車輛損壞的過程,以儘量提高車輛整體的安全強度。高速攝像的模塊是用來採集車輛在碰撞的過程中的影像資料,高速攝像的模塊是通過設在地坑的線束(中間一段有很長一段的露線)延伸連接至相機,以進行試驗數據採集和傳遞工作的,地坑上設有蓋板,既防止試驗中,車輛掉入坑內,又可對設置在地坑中的相機線束以及其他線束進行遮擋,防止車輛撞擊造成線束的毀壞。高速攝像每秒1000幀的效果足以保證清楚的採集並記錄車輛撞擊瞬間車輛的變化情況,包括氣囊展開,假人運行的資料數據等等。由於每次試驗的類型不同,試驗要求不同,碰撞時對高速攝像機的影響也不一樣,若在車輛碰撞的過程中,車輛由於慣性碰到高速攝像模塊的連接線束或使之脫落,造成試驗數據的丟失,此種情況下即使碰撞試驗本身很成功,但是由於無法獲得數據,也可能間接的造成試驗的失敗。比如在0DB%40側置碰撞試驗中,汽車的碰撞後的慣性很大,會摩擦相機連接線束,因此,在試驗時,通過採取在線束周圍堆放很多輪胎以進行保護,防·止車輛碰到線束。這樣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完全保證對線束的保護。為了保證攝像效果,相機不可能離輪胎壁障太遠,但是汽車的碰撞後的慣性很大,有可能碰到堆放的輪胎時,導致相機線束的損壞。因此在汽車碰撞試驗時,必須對相機連接線束進行一定的保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相機線束保護裝置,防止在汽車碰撞試驗中,相機線束受損或脫落,導致試驗的失敗。本發明的方案如下:—種汽車碰撞試驗保護相機線束的裝置,包括導槽,位於所述導槽末端與所述導槽活動連接的卡座機構,所述卡座機構對應所述導槽亦設有槽溝,以引導線束走向。所述導槽外部設有包裹所述導槽的保護結構,所述保護結構與所示導槽本體固定連接,封閉所述導槽,所述卡座機構與所述保護結構活動連接。所述保護結構的頂板與所述保護結構本體活動連接,以打開或閉所述導槽。進一步的,所述頂板與所述保護機構活頁連接,頂板可沿垂直與導槽的方向打開,從而露出或者封閉所述導槽。所述保護蓋的長度不大於所述導槽長度,以打開或全部密閉所述導槽。所述導槽的長度為所述地坑至所述相機距離的三分之二。
所述導槽與所述卡座機構螺栓連接。所述卡座機構與所述地坑相接觸的端部設有卡腳。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發明根據地坑和相機的位置確定導槽的長度,將裸露在外的相機線束安放與導槽內,避免了車輛由於受到巨大摩擦力對相機線束的拖拽造成的相機線束的損壞或者脫落,且由於本發明的卡座結構部分卡在地坑內,即使車輛摩擦拖拽裝置,本發明也可以跟隨車輛擺動,從而進行保護。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結構圖;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俯視圖;圖3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導槽與保護結構的俯視圖;圖4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前視圖;圖5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後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汽車碰撞試驗保護相機線束的裝置,包括導槽1、位於導槽I末端與導槽I活動連接的卡座機構2,卡座機構2對應導槽I亦設有槽溝,以引導線束走向。本實施例中連,導槽I與卡座機構2螺栓連接,導槽I和卡座機構2之間的角度可調整。使用時,將相機線束穿過卡座機構2以及導槽I的槽溝中後,根據試驗需求,調整卡座機構2與導槽I之間的角度直至合適位置,在高速偏置碰撞試驗中,卡座機構2與導槽I之間垂直設置,然後緊固螺栓,此時,將卡座機構2卡接在地坑中,然後蓋上地坑蓋板,通過地坑蓋板的重量以及卡座機構2的與地坑之間的卡接配合,實現汽車碰撞試驗保護相機線束的裝置的固定。在其他碰撞試驗中,卡座機構2與導槽I也可水平設置,直接通過地坑蓋板的重量實現汽車碰撞試驗保護相機線束的裝置的固定。如圖4和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卡座機構2與地坑的相接觸的端部設有卡腳3,當,卡座機構2與導槽I之間水平設置時,卡腳3可與地坑的卡接,配合地坑蓋板實現汽車碰撞試驗保護相機線束的裝置與地坑之間更為牢固的連接。如圖3所示,導槽I外部還設有包裹導槽I的保護結構4,保護結構4與導槽I本體固定連接,封閉導槽1,由於導槽I外設有保護機構4,因此卡座機構2直接與保護機構4螺栓轉動連接,以實現卡座機構2與導槽I之間的角度調整。本實施例中,導槽I的截面為長方形結構,保護結構配合導槽I的結構亦設置為長方體。汽車碰撞試驗保護相機線束的裝置在使用時,根據已有的試驗場所的條件,既可以直接通過在試驗場所的地面上開設從地坑到高速攝像頭之間的線束導嚮導槽1,引導相機線束的走向,防止碰撞試驗中,車輛對相機線束的碰撞或者摩擦;當現有的試驗場所由於限制無法做出改進或者調整時,可直接在導槽I外部設置保護結構,保護機構4包裹覆蓋導槽1,使得本發明在使用時,可直接放置在試驗場所的地面上,在進行車輛碰撞試驗時,假設碰撞後汽車由於慣性與汽車碰撞試驗保護相機線束的裝置相撞,會直接與保護結構接觸,不會造成導槽I或者設置在導槽I中的相機線束的損壞。
如圖1和圖2所示,保護結構的頂板5與保護結構本體活動連接,以打開或封閉導槽I。本實施例中,頂板5與保護機構4合頁連接。導槽I保護結構的頂板5為合葉可調整結構,頂板5可沿垂直與導槽的方向向外打開或者向內閉合,從而露出導槽或者封閉導槽。本發明在使用時,導槽I的長度由地坑與攝像模塊的之間的距離決定,一般的線束的長度都較長,因此線束通過卡座機構2的槽溝進入導槽I時,線束的引出來相對不方便。因此,將保護機構4的頂板5設置成合頁結構,在引出線束時,將頂板5打開,露出導槽1,實現相機線束在導槽I中的安放與引導,相機線束安裝完畢後,閉合頂板5,實現導槽I的封閉,在滿足線束保護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由於相機到地坑的位置較長,若將地坑至相機之間直接暴露在外的線束全部通過本發明進行保護,在偏置摩擦的情況下,若汽車與本發明碰撞時,可能導致本發明所示的裝置直接拖拽線束從而導致相機翻倒。因此,實際使用時,導槽I的長度為地坑至相機長度的三分之二即可。這樣即使發生摩擦位移也不會對相機造成影響。本實施例中,用於覆蓋保護導槽I的頂板5的長度也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設置,與導槽I長度相等或者小於導槽I長度,部分或全部覆蓋導槽I均可。上述的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便於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理解和應用本發明。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以容易地對這些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並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他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發明不限於這裡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的揭示,不脫離本發明範疇所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碰撞試驗保護相機線束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導槽、位於所述導槽末端與所述導槽活動連接的卡座機構,所述卡座機構對應所述導槽亦設有槽溝以引導線束走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碰撞試驗保護相機線束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槽外部設有包裹所述導槽的保護結構,所述保護結構與所示導槽本體固定連接,封閉所述導槽,所述卡座機構與所述保護結構活動連接。
3.根據 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碰撞試驗保護相機線束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保護結構的頂板與所述保護結構本體活動連接以打開或閉所述導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碰撞試驗保護相機線束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頂板與所述保護機構活頁連接,頂板可沿垂直於導槽方向打開。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碰撞試驗保護相機線束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保護蓋的長度不大於所述導槽長度以打開或全部密閉所述導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碰撞試驗保護相機線束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槽的長度為所述地坑至所述相機距離的三分之二。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碰撞試驗保護相機線束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槽與所述卡座機構螺栓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碰撞試驗保護相機線束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卡座機構與所述地坑相接觸的端部設有卡腳。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碰撞試驗保護相機線束的裝置,包括導槽、位於所述導槽末端與所述導槽活動連接的卡座機構,所述卡座機構對應所述導槽亦設有槽溝,以引導線束走向。使用本發明時,將相機線束放入本裝置中,調整好卡座機構與導槽的角度後,卡座機構卡接在地坑內,此時蓋上地坑蓋板,通過地坑蓋板的重量以及卡座機構的與地坑之間的卡接配合實現本發明的固定。由於導槽的長度根據地坑和相機的相對距離確定,因此,原先裸露在外的相機線束均安放於導槽內,從而避免了車輛在受到巨大摩擦力時對線束的拖拽造成的相機線束的損壞或者脫落。
文檔編號H02G3/04GK103078277SQ20121058662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欒朋, 胡捷, 王琛, 李月明, 韓剛, 劉衛國, 趙福全 申請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