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集熱保溫兩用爐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05:09:16 2
專利名稱:全方位集熱保溫兩用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以蜂窩煤或散煤為燃料,全方位集熱全面保溫型民用取暖做飯兩用爐。
現在社會上流行的採暖爐,其向散熱器傳遞的熱能由爐具內燃燒室爐口水平線以下向四周傳導而被爐壁吸收,而爐口以上部分和煙道所散發的熱量都白白的排入大氣中。根據熱的傳遞原理。爐口以上及煙道所散失的熱量要佔總發熱量的40%以上,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而爐具外殼所散失的熱量,也佔很大比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充分利用燃料在爐具內燃燒所產生的熱量,而又儘量將人的熱損失減少到最小,以達到取暖和節能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燃燒室為梯形,在爐膛周圍及爐口周圍均設有水套,煙道採用五孔加長直角形,並在煙管周圍設置水套,爐蓋及整個爐體外部均設有保溫層。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
。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面圖;圖2是爐底平面結構剖面圖;它有兩個可抽換的活動爐箅,周圍由鐵板圍護。
圖3是本爐具的俯視圖;圖4是煙道剖面圖;它由五根D40mm的鋼管作煙道(15),加大了受熱面積,煙道四周充滿水(16),熱能由煙道壁傳到水中,傳導到散熱器,煙道外水套周圍用30mm~50mm礦棉(17)保溫,礦棉用0.5mm鋼板圍護起來,以達到保溫的目的。
圖5是本實用新型爐具的爐體剖面圖。燃料在梯形燃燒室內燃燒,周圍有耐火爐瓦(1)、爐瓦保溫層(2)以保證燃燒所需溫度,熱能由爐壁傳到水套中的水(4),爐口上方的熱能被雙層爐口(5)和(6)吸收,連通煙道壁所吸收的熱量共同傳道到散熱器。為加強燃燒室內燃燒效果,每個燃燒室設有6根10mm直徑的二次進風管(9),以加強爐口燃燒所需氧氣的供應。為保證爐具外表熱量散失控制在最小,在爐口上方設有40mm厚的、由礦棉填充的保溫爐蓋(7),爐體四周及上面用30mm厚礦棉(8)保溫,外殼用0.5mm鋼板(10)圍護,為方便封火,每個爐口有一封火蓋(12),為增大爐口下受熱面積,爐口下周圍設有一圈異形吸熱片同爐內壁(11)焊接,這樣,本實用新型就達到了充分利用燃料,使其燃燒更完全,燃料所散發的熱量儘量被水吸收,而爐體全面保溫又減少熱損失,達到節能取暖做飯的目的。
圖6是本實用新型爐具的側視圖;出水口(14)在水套最高點,回水口(13)在水套最低點。
權利要求1.一種全方位集熱保溫兩用爐,由爐膛、爐瓦、水套、煙道所組成,其特徵在於在爐膛周圍的爐周圍設有水套(4)、(6),煙道由五個煙管(15)組成,呈直角形,爐蓋及整個爐體外部用30~50毫米厚的礦棉保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用爐,其特徵在於爐膛採用梯形,以便蜂煤、散煤都能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用爐,其特徵在於爐瓦周圍用礦棉保溫,以保證燃燒所需溫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用爐,其特徵在於煙道採用五根D40mm內徑鋼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爐具利用熱傳遞的三種形式對流傳導和輻射,使燃料燃燒後放出的熱量,在爐內被水充分吸收。它利用五孔加長直角煙道及爐口以上雙層水套,使熱量更好地被吸收。爐體全面保溫又有效地防止了爐體表面的熱損失,達到提高熱效率、節約能源的目的。它適用蜂窩煤和散煤,由雙眼至多眼都可設置,方便實用,可用於取暖和做飯。
文檔編號F24B1/00GK2127769SQ9223297
公開日1993年3月3日 申請日期1992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1992年9月15日
發明者袁崇山 申請人:袁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