輥縫可控的軋胚的製造方法
2023-06-08 05:15:51 1
輥縫可控的軋胚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輥縫可控的軋胚機,包括左右兩側機架、上工作輥和下工作輥,所述上、下工作輥兩端分別通過軸承設於軸承座內,所述下工作輥兩端軸承座固定設於左右側機架中,所述上工作輥兩端軸承座分別由位於兩側機架頂部的液壓缸驅動在機架內相對下工作輥上下移動,其中一隻液壓缸帶有位移傳感器,通過液壓缸控制上工作輥相對下工作輥運動,控制簡單,而在液壓缸能設置位移傳感器可以精確控制上工作輥的行程,即上下工作輥之間的輥縫可精確控制,實現了軋胚厚度的統一。
【專利說明】機進行改進,以克服其輥縫控制精度低、設
1題在於提供一種輥縫可控的軋胚機,通過I成本低。
左右兩側機架、上工作輥和下工作輥,所述聽述下工作輥兩端軸承座固定設於左右側側機架頂部的液壓缸驅動在機架內相對下器。
有限位擋塊。
設有水平連接杆。
彈性保護罩。
1輥縫可控的軋胚機,包括左右兩側機架、上1過軸承設於軸承座內,所述下工作輥兩端端軸承座分別由位於兩側機架頂部的液壓【具體實施方式】
[0014]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輥縫可控的軋胚機,包括左右兩側機架1,上工作輥2和下工作輥3,所述上工作輥2兩端分別通過軸承設於軸承座4內,下工作輥3兩端分別通過軸承設於軸承座5內,所述下工作輥兩端軸承座5固定設於左右兩側機架I中,所述上工作輥兩端軸承座4分別由位於兩側機架I頂部的液壓缸6驅動在機架內相對下工作輥上下移動,其中一支液壓缸帶有位移傳感器7,上工作輥2由減速電機12驅動,兩者之間通過萬向聯軸器11連接,萬向聯軸器11可以實現上工作輥轉動過程中的上下移動,下工作輥3由減速機電機14驅動,其間由鼓型齒式聯軸器13連接,上、下工作輥相向旋轉進行軋胚,通過兩側液壓缸6控制上工作輥相對下工作輥運動調整輥縫,控制簡單,而在其中一支液壓缸設置位移傳感器7可實現精確控制上工作輥的行程,即上下工作輥之間的輥縫可精確控制,實現了軋胚厚度的統一。
[001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下工作輥兩側軸承座5上設有限位擋塊8,當上工作輥相對下工作輥移動時,當上工作輥兩側軸承座碰到限位擋塊8時,上下工作輥之間達到設定輥縫,設定限位擋塊更精確控制液壓缸行程,同時限位擋塊8與下工作輥軸承座之間通過螺栓可拆卸式連接,安裝不同高度的擋塊可以實現不同輥縫的控制。
[001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工作輥兩側軸承座4之間設有水平連接杆9,將兩側軸承座剛性連接,實現兩側軸承座同步運動同時保持工作輥軸線處於水平。
[001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兩支液壓缸6的活塞杆表面套有彈性保護罩10,防止粉塵等損壞活塞杆表面,同時可避免液壓缸從活塞杆處漏油而汙染待加工胚片。
[001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兩側機架間對應的物料入口側和出口側分別設有保護罩15,保護罩上開有使物料通過的窗口,保護罩可以減少軋胚時的噪聲以及防止粉塵進入上下工作輥之間,提高清潔度。
[0019]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輥縫可控的軋胚機,包括左右對稱設置的兩機架(I)、上工作輥(2)和下工作輥(3),所述上、下工作輥兩端分別通過軸承設於軸承座(4 ;5)內,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工作輥兩端軸承座(5)固定設於兩側機架(I)內,所述上工作輥(2)兩端軸承座(4)分別由位於兩側機架(I)頂部的液壓缸(6)驅動在機架內相對下工作輥(3)上下移動,其中一支液壓缸(6)帶有位移傳感器(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縫可控的軋胚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工作輥兩側軸承座(5)上設有限位擋塊(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輥縫可控的軋胚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工作輥兩側軸承座(4 )之間設有水平連接杆(9 )。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輥縫可控的軋胚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液壓缸(6)的活塞杆表面套有彈性保護罩(10)。
【文檔編號】B30B9/20GK203622992SQ201320804626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9日
【發明者】傅祖科 申請人:重慶科旺油脂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