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彈性紡織面料及其應用該面料的床唇和床墊套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2:22:41 1
專利名稱:複合彈性紡織面料及其應用該面料的床唇和床墊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紡織品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ー種複合弾性紡織面料及其應用該面料的床唇和床墊套。
背景技術:
紡織面料常以低彈滌綸絲或異型滌綸絲、錦綸絲、棉紗、毛紗等為原料,採用平針組織,變化平針組織,羅紋平針組織,雙羅紋平針組織、提花組織,毛圈組織等,在各種編織機上編織而成。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紡織類製品在エ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比如,市場上的辦公桌椅及沙發通常包有一層紗布面料,大多數現代床使用位於床墊和床框架之間的箱式彈簧,箱式彈簧被用於提供ー種更柔軟的表面,使床墊至於其上,再鋪設床墊套。然而,現有的紡織面料多為紗布面料,這種面料存在吸水性和耐磨性較差,透氣性低,容易產生鬆散,面料結構強度小,弾性弱等缺陷。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ー種紡織面料[申請號:200820135877.1],由兩組經線和兩組緯線交織組成,每組經線包括兩根紗線,每組經線的第一根紗線左旋,第二根右旋,一個花型四對連續;每組緯線也包括兩根紗線,緯線的紗線從經線的第一根和第二根左右旋開ロ穿入。還有人發明了ー種床墊套,特別涉及ー種家紡產品中的複合無紡布床墊套[申請號:CN201020293098.1],包括套體,套體為複合無紡布,複合無紡布由PE和PP混合交織而成,所述的套體的上端為開ロ端,所述的開ロ端上設有與之相匹配的拉鏈。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現有技術,採用其結構生產的紡織面料透氣性能好,撕裂強度高,具有一定的弾性。然而,該方案依然存在吸水性和耐磨性差,結構不夠厚實,弾性較弱,同時不能限定弾性伸展範圍等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厚實,吸水性和耐磨性好,既能具有很好的弾性,又能限定伸展範圍的複合彈性紡織面料。本實用新型的另ー目的是針對上述弾性紡織材料,即提供一種採用上述複合彈性紡織面料製成的床唇。本實用新型還有ー目的是提供一種採用上述複合彈性紡織面料製作床唇的床墊套。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構想在於提供一種複合弾性紡織面料,包括基布,所述的基布上編織有至少ー種具有彈性的紗線。採用彈性紗線編織有利於提高紡織面料的弾性。在上述的複合彈性紡織面料中,所述的基布上混合交織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具有彈性的紗線,且至少有兩種紗線的弾性不同。採用多種具有彈性的紗線,使得複合彈性紡織面料的結構厚實,吸水性能和耐磨性能好,又能限定伸展範圍。橫向伸展性和縱向伸展性都較好。在上述的複合彈性紡織面料中,所述的紗線包括兩種,其中ー種為低彈性紗線,另一種為高弾性紗線。這種結構使得複合彈性紡織面料既能具有很好的弾性,又能限定伸展範圍,面料結構更為厚實。在上述的複合彈性紡織面料中,所述的紗線在基布的至少ー側編織密度高於中間的編織密度從而形成側邊。這種結構能夠增大複合弾性紡織面料的撕裂強度,包邊效果更好。在上述的複合彈性紡織面料中,編織有紗線的基布的最外側具有燙邊結構。燙邊結構是由面料的裁剪而形成的,同時這種燙邊結構也能有效提高面料的結構強度,避免出現脫線。在上述的複合彈性紡織面料中,所述的基布由無紡布製成。無紡布具有優良的透氣性和可加工性。在上述的複合彈性紡織面料中,所述的低弾性紗線包括滌綸絲;所述的滌綸絲通過經編經平組織編織在基布上;所述的高弾性紗線包括氨綸包絲;所述的氨綸包絲包括呈線狀的氨綸,在氨綸的外圍周向纏繞有棉線,所述的氨綸重量佔氨綸包絲總重的70-80%。這裡的高弾性紗線和低弾性紗線可以根據需要採取多種各樣的替代結構形式。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構想在於提供一種床墊套的床唇,該床墊套的床唇由上述複合弾性紡織面料製成。本實用新型的第三構想在於提供ー種床墊套,包括由布料製成的套面,在套面的周邊縫製有呈環形且能包覆在床體周邊的床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床唇由複合彈性紡織面料製成,所述的複合弾性紡織面料包括基布,所述的基布上編織有至少兩種具有彈性的紗線,且至少有兩種紗線的弾性不同。在上述的床墊套中,所述的紗線包括兩種,其中ー種為低彈性紗線,另ー種為高彈性紗線;所述的基布由無紡布製成。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複合彈性紡織面料及其應用該面料的床唇和床墊套具有設計合理,結構厚實,吸水性和耐磨性好,既能具有很好的弾性,又能限定伸展範圍等優點,由本複合彈性紡織面料製成的床墊套的床唇具有造型美觀,拆裝清洗方便,舒適度高等有益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複合彈性紡織面料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滌綸包絲放大的編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氨綸包絲放大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床墊套結構示意圖。圖中,基布1、紗線2、低彈性紗線3、高彈性紗線4、側邊5、燙邊結構6、滌綸絲7、氨綸包絲8、氨綸81、棉線82、床唇9、套面10。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本複合彈性紡織面料包括基布1,在基布I上編織有至少ー種具有彈性的紗線2。基布I上混合交織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具有彈性的紗線2,且至少有兩種紗線2的彈性不同。本實施例中,紗線2包括兩種,其中ー種為低彈性紗線3,另ー種為高彈性紗線4。低弾性紗線3包括滌綸絲7,滌綸絲7通過經編經平組織編織在基布I上。高彈性紗線4包括氨綸包絲8,氨綸包絲8包括呈線狀的氨綸81,在氨綸81的外圍周向纏繞有棉線82,氨綸81重量佔氨綸包絲8總重的70-80%。基布I由無紡布製成。這裡的低彈性紗線3和高弾性紗線4可以根據需要採取多種各樣的替代結構形式。紗線2在基布I的至少ー側編織密度高於中間的編織密度從而形成側邊5。這種結構使得複合彈性紡織面料既能具有很好的弾性,又能限定伸展範圍,紗線2在基布I側邊的編織密度高於中間的編織密度能夠增大複合彈性紡織面料的強度。編織有紗線2的基布I的最外側具有燙邊結構6。燙邊結構6是由面料的裁剪而形成的,同時這種燙邊結構6也能有效提高面料的結構強度,避免出現脫線。如圖4所示的床墊套,包括由布料製成的套面10,在套面10的周邊縫製有呈環形且能包覆在床體周邊的床唇9。床唇9由複合彈性紡織面料製成,所述的複合弾性紡織面料包括基布1,所述的基布I上編織有至少兩種具有彈性的紗線2,且至少有兩種紗線2的彈性不同。紗線2包括兩種,其中一種為低弾性紗線3,另ー種為高彈性紗線4 ;所述的基布I由無紡布製成。這種結構使得床裙造型美觀,拆裝清洗方便,舒適度高。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儘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基布1、紗線2、低弾性紗線3、高弾性紗線4、側邊5、燙邊結構6、滌綸絲7、氨綸包絲8、氨綸81、棉線82、床唇9、套面10等術語,但並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1.一種複合弾性紡織面料,包括基布(I),其特徵在幹,所述的基布(I)上編織有至少ー種具有彈性的紗線(2);所述的基布(I)上混合交織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具有彈性的紗線(2),且至少有兩種紗線(2)的弾性不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弾性紡織面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紗線(2)包括兩種,其中ー種為低彈性紗線(3),另ー種為高彈性紗線(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複合弾性紡織面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紗線(2)在基布(I)的至少ー側編織密度高於中間的編織密度從而形成側邊(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複合弾性紡織面料,其特徵在於,編織有紗線(2)的基布(I)的最外側具有燙邊結構(6)。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複合弾性紡織面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基布(I)由無紡布製成。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複合弾性紡織面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低弾性紗線(3)包括滌綸絲(7);所述的滌綸絲(7)通過經編經平組織編織在基布(I)上;所述的高弾性紗線(4)包括氨綸包絲(8);所述的氨綸包絲(8)包括呈線狀的氨綸(81),在氨綸(81)的外圍周向纏繞有棉線(82),所述的氨綸(81)重量佔氨綸包絲(8)總重的70-80%。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複合彈性紡織面料製成的床唇(9)。
8.ー種床墊套,包括由布料製成的套面(10),在套面(10)的周邊縫製有呈環形且能包覆在床體周邊的床唇(9),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床唇(9)由複合彈性紡織面料製成,所述的複合彈性紡織面料包括基布(I ),所述的基布(I)上編織有至少兩種具有彈性的紗線(2),且至少有兩種紗線(2)的弾性不同。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床墊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紗線(2)包括兩種,其中ー種為低弾性紗線(3),另ー種為高彈性紗線(4);所述的基布(I)由無紡布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紡織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複合彈性紡織面料及其應用該面料的床唇和床墊套。它解決了現有紡織面料吸水性和耐磨性差,結構不夠厚實,彈性較弱,同時不能限定彈性伸展範圍等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構想在於提供一種複合彈性紡織面料,包括基布,基布上編織有至少一種具有彈性的紗線。第二構想在於提供一種床墊套的床唇,該床墊套的床唇由上述複合彈性紡織面料製成。第三構想在於提供一種床墊套。本複合彈性紡織面料及其應用該面料的床唇和床墊套具有設計合理,結構厚實,吸水性和耐磨性好,既能具有很好的彈性,又能限定伸展範圍等優點,由本彈性紡織面料製成的床墊套的床裙具有造型美觀,拆裝清洗方便,舒適度高等有益效果。
文檔編號B68G11/02GK202954217SQ20122037313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0日
發明者章軍華, 章麗萍, 邱鑄 申請人:杭州尚漫特家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