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稚鯢培育池及稚鯢培育方法與流程
2023-05-28 22:54:06 4

本發明涉及一種稚鯢的培育裝置及培育方法,屬於特種水產經濟動物養殖領域。
背景技術:
大鯢,俗稱娃娃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屬於我國特有物種,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起源於3.5億年前的泥盆紀時期,素有「活化石」之稱,具有很高的科研、營養、食用及藥用價值。
隨著大鯢人工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大鯢苗種的需求迅速飆升,稚鯢的培育技術亦成了養殖者最大的技術瓶頸。每年的秋冬季節,是所有大鯢養殖者所嚮往的時段,大鯢親鯢產卵孵化後,緊接著就是稚鯢的培育。稚鯢的培育關係著養殖者一年的心血和大鯢產業的發展前程,傳統培育方法是直接將稚鯢放進幼苗培育池中培育,其結構也是磚混結構,這種培育方式不僅存在如易留死角、池子清掃不便(經常碰到稚鯢,易受傷)、池水交換不佳等缺陷,而且稚鯢成活率低,無形中給養殖者帶來了損失,甚至顆粒無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稚鯢培育池及稚鯢培育方法,有效解決培育過程中水質的保持、溶解氧的提升、汙物的清理、稚鯢成活率以及人工操作省時方便等問題,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稚鯢培育池,包括培育池本體,培育池本體的池底為傾斜式結構,池底的底部設置有排水槽,排水槽上鋪設有篩網,排水槽上連通有引出至培育池本體外部的排水管,培育池本體內還引入有進水管,進水管位於池面上方,進水管上設置有調節開關,培育池本體內還設置有培育籃。
前述稚鯢培育池中,培育籃為直徑25cm的圓形塑料籃子,培育籃的四周分布設置有泡沫塊,以保證培育籃能平整的浮在水面上,泡沫塊的一般用量為4塊,泡沫塊與培育籃上部平齊;
前述稚鯢培育池中,所述排水槽與排水管為一體式結構,排水槽為排水管的一端沿其縱向削去一半而成,排水管伸出培育池本體外5cm,並連接有用於調節水位的直角彎管;
前述稚鯢培育池中,培育池本體為磚混結構水槽,其四周內壁鋪設有白色瓷磚;
前述稚鯢培育池中,培育池本體的規格為長550cm,寬40cm,高110cm,池壁厚15cm,池底傾斜上端距培育池本體底部的高度為80cm,池底傾斜下端距培育池本體底部的高度為70cm。
利用上述稚鯢培育池進行稚鯢培育的方法,步驟如下:
向建好的稚鯢培育池內放水,浸泡兩周後,使用1ppm的高錳酸鉀溶液對培育池本體的內部及培育籃進行消毒,將培育籃放入培育池本體中,使培育籃布滿培育池本體內液面的85-95%,進水管的下方放置1-2個空的培育籃,以保證裝有稚鯢的籃子不被水直接衝擊;
將孵化後的稚鯢從孵化槽中輕輕轉入培育籃中進行培育,培育數量為每個培育籃中50尾;在培育過程中,定期用搖蚊幼蟲在晚上八點鐘進行飼喂,次日早晨清理培育設施中未攝食的餌料,每兩天對培育池進行清掃;培育大鯢苗長成10cm個體時,將大鯢苗轉入苗種培育池中進行培育。
前述培育方法中,培育籃布滿培育池本體內液面的93%;
培育池清掃的具體做法是:將培育籃取出,放在培育池壁上,打開排水管上的直角彎管,並清掃池中汙物,隨後打開進水管上的調節開關,待池中汙物衝走後將培育籃放入培育池本體中,調節進排水至池內水量適中即可。
與現有技術相比,利用本發明所述培育池及培育方法使得稚鯢的成活率從60%提高到97%,有效地解決了培育過程中水質的保持、溶解氧的提升、汙物的清理等問題;且價格低廉,操作簡單,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便於稚鯢的工廠化培育,易於推廣,經濟效果顯著。
附圖說明
圖1是所述稚鯢培育池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培育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實施例:
參照圖1和圖2,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稚鯢培育池,包括培育池本體1,培育池本體1的池底11為傾斜式結構,池底11的底部設置有排水槽12,排水槽12上鋪設有篩網2,排水槽12上連通有引出至培育池本體1外部的排水管3,培育池本體1內還引入有進水管4,進水管4位於池面上方,進水管4上設置有調節開關5,培育池本體1內還設置有培育籃6,培育籃6為直徑25cm的圓形塑料籃子,培育籃6的四周分布設置有泡沫塊7,所述排水槽與排水管為一體式結構,排水槽為排水管的一端沿其縱向削去一半而成,排水管3伸出培育池本體1外5cm,並連接有用於調節水位的直角彎管8。
培育池本體1為磚混結構水槽,其四周內壁鋪設有白色瓷磚,培育池本體1的規格為長550cm,寬40cm,高110cm,池壁厚15cm,池底11傾斜上端距培育池本體1底部的高度為80cm,池底11傾斜下端距培育池本體1底部的高度為70cm。
稚鯢培育方法如下:
向建好的稚鯢培育池內放水,浸泡兩周後,使用1ppm的高錳酸鉀溶液對培育池本體1的內部及培育籃6進行消毒,將培育籃6放入培育池本體1中,使培育籃6布滿培育池本體1內液面的93%,進水管4的下方放置1-2個空的培育籃6,以保證裝有稚鯢的籃子不被水直接衝擊;
將孵化後的稚鯢從孵化槽中輕輕轉入培育籃6中進行培育,培育數量為每個培育籃6中50尾;在培育過程中,定期用搖蚊幼蟲在晚上八點鐘進行飼喂,次日早晨清理培育設施中未攝食的餌料,每兩天對培育池進行清掃;培育大鯢苗長成10cm個體時,將大鯢苗轉入苗種培育池中進行培育。
培育池清掃的具體做法是:將培育籃6取出,放在培育池壁上,打開排水管3上的直角彎管8,並清掃池中汙物,隨後打開進水管4上的調節開關5,待池中汙物衝走後將培育籃6放入培育池本體1中,調節進排水至池內水量適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