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易於拆除的變形縫支模方法與流程
2023-05-28 17:39:51 2

本發明屬於建築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易於拆除的變形縫支模方法。
背景技術:
變形縫可分為伸縮縫、沉降縫、抗震縫三種。
伸縮縫:建築構件因溫度和溼度等因素的變化會產生脹縮變形。為此,通常在建築物適當的部位設置垂直縫隙,自基礎以上將房屋的牆體、樓板層、屋頂等構件斷開,將建築物分離成幾個獨立的部分。為克服過大的溫度差而設置的縫,基礎可不斷開,從基礎頂面至屋頂沿結構斷開。
抗震縫:為使建築物較規則,以期有利於結構抗震而設置的縫,基礎可不斷開。抗震縫的設置目的是將大型建築物分隔為較小的部分,形成相對獨立的防震單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築物整體震動不協調,而產生破壞。
沉降縫:指同一建築物高低相差懸殊,上部荷載分布不均勻,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時,為避免不均勻沉降使牆體或其它結構部位開裂而設置的建築構造縫。沉降縫把建築物劃分成幾個段落,自成系統,從基礎、牆體、樓板到房頂各不連接。縫寬一般為30~70毫米。將建築物或構築物從基礎至頂部完全分隔成段的豎直縫。藉以避免各段 不均勻下沉而產生裂縫。通常設置在建築高低、荷載或地基承載力差別很大的各部分之間,以及在新舊建築的聯接處。
一直以來,變形縫處施工都是困擾施工人員的難題,一般變形縫處做法有以下幾種:
1、變形縫處放泡沫板,但泡沫板清除起來也很困難,而且泡沫板容易變型,影響結構尺寸。
2、變形縫處用模板支設,這樣雖然能保證截面尺寸,但拆除難度太大,很多情況都無法拆除,造成質量隱患。
3、用木模中間夾泡沫板,這樣相對上兩種有所改善,但拆除起來也存現相當的難度,而且結構尺寸也不易保證。
4、變形縫兩側分兩次施工,但是由於空間狹小,也無法避免支拆的困難,而且如果變形縫較多會影響工期。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做出改進,即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易於拆除的變形縫支模方法。
技術方案:一種易於拆除的變形縫支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變形縫的兩側分別安裝厚度為10~12mm第一木膠板;
(2)、在變形縫的底部鋪設厚度為50mm的第一木方;
(3)、依次向變形縫中放入腳手管,直到腳手管到上表面的距離小於100mm為止,腳手管的外徑為變形縫縫隙的55~65%,
(4)、再在腳手管的上方設置第二木方即可,第二木方的高度與 最上端腳手管到上表面的高度相適應。
進一步地,受壓時,相鄰腳手管之間存在斜向推力,斜向推力夾角為40°~50°。
進一步地,步驟(2)中,在第一木方的上表面還設有第二木膠板。
進一步地,第二木膠板的厚度為10~20mm。
本發明利用了圓筒形物體相切滾動的原理,把垂直於變形縫的混凝土擠壓力,轉換為斜向變形縫外的推力,拆模時只要先釋放推力,模板就可很容易的拆除。
變形縫處模板不易拆除的主要原因是澆築混凝土後對側模的擠壓力造成的。擠壓力越大,模板與混凝土之間的摩擦力就越大,所以模板很難拆除。由此看問題的關鍵是釋放混凝土的擠壓力,本發明就是利用鋼管的相切滾動原理,把垂直的不易釋放的擠壓力轉換成斜向的容易釋放的向外推力,擠壓力沒有了,摩擦力也就減小到最低。
本發明所用材料均為建築工地上支模常用材料,一般變形縫寬度多為100mm,填充用鋼管可採用工地最為普遍的腳手管,如果寬度變化,可以調整填充鋼管直徑。
有益效果: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易於拆除的變形縫支模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易於拆除——把造成模板難拆的擠壓力,利用曲線相切的鋼管轉換成斜側向向外的推力,拆除時只要先去除兩側擋板釋放推力,模板就能很容易拆除;
(2)、本發明的這種組合還具有足夠的剛度,能夠保證變形縫兩側的結構尺寸,從而確保施工質量;
(3)、所用材料為施工常用,且能循環使用;
(4)、變形縫兩側同時施工,加快了施工速度。
附圖說明
圖1為變形縫支模方法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中P處的放大圖;
圖3為圖2中Q處的受力示意圖;
其中:
11-第一木方 12-第二木方
20-腳手管 31-第一木膠板
32-第二木膠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一種易於拆除的變形縫支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變形縫的兩側分別安裝厚度為10mm第一木膠板31;
(2)、在變形縫的底部鋪設厚度為50mm的第一木方11;
(3)、依次向變形縫中放入腳手管20,直到腳手管20距離上表 面80mm為止,腳手管20的外徑為變形縫縫隙的60%,
(4)、再在腳手管20的上方設置一個第二木方12即可,第二木方的高度為80mm。
進一步地,受壓時,相鄰腳手管20之間存在斜向推力,斜向推力夾角為40°。
進一步地,步驟(2)中,在第一木方11的上表面還設有一第二木膠板32。第二木膠板32厚度為20mm。
具體實施例2
一種易於拆除的變形縫支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變形縫的兩側分別安裝厚度為12mm第一木膠板31;
(2)、在變形縫的底部鋪設厚度為50mm的第一木方11;
(3)、依次向變形縫中放入腳手管20,直到腳手管20距離上表面100mm為止,腳手管20的外徑為變形縫縫隙的55%,
(4)、再在腳手管20的上方設置第二木方12即可,第二木方12的高度為100mm。
進一步地,受壓時,相鄰腳手管20之間存在斜向推力,斜向推力夾角為50°。
進一步地,步驟(2)中,在第一木方11的上表面還設有第二木膠板32。第二木膠板32的高度為10mm。
具體實施例3
一種易於拆除的變形縫支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變形縫的兩側分別安裝厚度為11mm第一木膠板31;
(2)、在變形縫的底部鋪設厚度為50mm的第一木方11;
(3)、依次向變形縫中放入腳手管20,直到腳手管20距離上表面50mm為止,腳手管20的外徑為變形縫縫隙的65%,
(4)、再在腳手管20的上方設置第二木方12即可,第二木方12的高度為50mm。
進一步地,受壓時,相鄰腳手管20之間存在斜向推力,斜向推力夾角為45°。
進一步地,步驟(2)中,在第一木方11的上表面還設有第二木膠板32。第二木膠板32的厚度為15mm。
上面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做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所屬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