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礦山防護網拋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21:10:46 3
本發明涉及礦用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礦山防護網拋投裝置。
背景技術:
在礦山開採中,開採後裸露的懸崖峭壁或斜坡容易發生崩塌或落石,對下方的人員財產安全造成很大威脅,為了降低或避免這種威脅,一般在裸露的坡面上設置防護網,防護網一般為金屬材質,通常採用鋼絲繩編制而成,使得防護網具有一定的柔性,也易於收卷和攜帶,在鋪展時均會遇到在障礙物的阻擋下難以鋪展開的情況,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鋪展防護網時,通常採用拋投的手法,即將防護網拋投鋪展,以增加防護網在空中無障礙展開時間,提高防護網鋪展效果。普通手工拋投難度較大,因為金屬材質的防護網重量大,難以拿持,拋灑效果有限,並不能使防護網充分鋪展開,為後續鋪展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礦山防護網拋投裝置。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礦山防護網拋投裝置,包括支座板,所述支座板前端面設有前擋板,所述前擋板的後端面上固定有油缸,所述油缸的軸上安裝有橫向放置的長條狀的牽拉板,所述牽拉板的左右兩端各設有兩個用於導向的通孔。所述支座板上端面左右兩側各設有一個簧端套,所述簧端套的後端面均為敞開式結構,簧端套中部均為空腔結構,簧端套的前端均設有擋環,所述簧端套的空腔內均設有一壓簧,所述壓簧的前端面壓在擋環後端面上,壓簧內均穿有一拋射矛,所述拋射矛的中部均設有對應位於壓簧後端部的擋圈,所述簧端套的上部均設有U型託,所述U型託內均通過鉸接的方式縱向連接有抬壓棒,所述簧端套的上部均設有一對支撐縱柱,所述支撐縱柱上分別套有一個壓轉塊,所述壓轉塊可在對應的支撐縱柱上轉動,每一對支撐縱柱上的壓轉塊均關於沿對應的簧端套軸線的縱切面左右對稱,以保證壓轉塊運動的對稱性,壓轉塊的內側面均為曲率半徑與對應擋圈外端面曲率半徑相同的弧面,以便當壓轉塊與擋圈脫離時,壓轉塊能瞬間完全從擋圈上脫去,避免擋圈僅壓在壓轉塊的部分面積上,造成壓轉塊對擋圈的阻擋不穩,甚至損傷擋圈與壓轉塊的接觸面,所述支撐縱柱的後端分別對應插入牽拉板上的通孔內,支撐縱柱在通孔內可前後滑動,通孔對支撐縱柱起限位作用,所述壓轉塊的下部分別擋在對應擋圈對應側的正後方,且壓轉塊均位於牽拉板前側,壓轉塊對擋圈起限位阻擋作用,壓轉塊在牽拉板的作用下,能將擋圈向前推動,從而壓縮擋圈前方位於簧端套空腔中的壓簧,為利用壓簧將拋射矛彈射出去提供了準備基礎。所述抬壓棒的後端伸至簧端套的前側,方便工作人員操作抬壓棒,避免操作抬壓棒時與簧端套幹涉,抬壓棒的前端伸至對應的一對壓轉塊正上方,當抬壓棒的前端被抬起時,抬壓棒的後端利用槓桿作用向下壓,將壓轉塊的上端向下壓,在壓力作用下,壓轉塊繞對應的支撐縱柱轉動,壓轉塊的下端從擋圈的正後方向左右兩側張開,解除對擋圈的阻擋,使擋圈以及拋射矛可在壓簧的作用下投射出去,從而將與拋射矛連接的防護網撒開。所述拋射矛的下部焊接有用於與防護網連接的拉網板,所述拉網板的下端設有拉網孔,使用時,防護網可栓在拉網孔內,由拋射矛連帶投射而出,拉網板與拋射矛的連接位置位於擋圈的後部,避免拋射矛套有壓簧的部分與拉網板幹涉,所述拉網板採用橡膠或鋁合金製成,以降低拉網板的重量,防止拋射矛在拋射時,由於拉網板的重量過重導致拋射矛拋投曲線下移,使得拋射矛偏向,影響拋射效果,拉網板的下端伸至拋射矛的前方,以將防護網對拋射矛的牽拉力轉移至拋射矛的前方,減小防護網對拋射矛產生的力矩,也即減小防護網的重量對拋射矛投射方向的幹涉作用。所述拋射矛的直徑均小於對應擋環的內徑,以便壓簧壓縮時,拋射矛能向前移動,避免拋射矛的前端與擋環產生幹涉。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利用牽拉板將拋射矛壓縮在壓簧上,並通過壓轉塊靈活控制壓簧對拋射矛的限位作用,拋射矛可靈活被壓縮和釋放,也即拋射矛可被靈活壓縮或釋放,利用拋射矛控制防護網的拋撒,減輕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防護網的拋撒效率和拋撒效果,減少了防護網在鋪展過程中容易受阻礙而停止的機率。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右上側立體視圖;圖2是本發明的右下側立體視圖;圖3是本發明的左後側立體視圖;圖4是本發明的俯視圖;圖5是本發明的右視圖;圖6是本發明的後視圖;圖7是本發明的主視圖;圖8是本發明的簧端套的左後側立體視圖;圖9是本發明的簧端套的左前側立體視圖;圖10是本發明的拋射矛的立體視圖;圖11是本發明的壓轉塊的立體視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如圖1至圖11所示,一種礦山防護網拋投裝置,包括支座板1,所述支座板1前端面設有前擋板2,所述前擋板2的後端面上固定有油缸3,所述油缸3的軸上安裝有橫向放置的長條狀的牽拉板4,所述牽拉板4的左右兩端各設有兩個用於導向的通孔5。所述支座板1上端面左右兩側各設有一個簧端套6,所述簧端套6的後端面均為敞開式結構,簧端套6中部均為空腔結構,簧端套6的前端均設有擋環7,所述簧端套6的空腔內均設有一壓簧8,所述壓簧8的前端面壓在擋環7後端面上,壓簧8內均穿有一拋射矛9,所述拋射矛9的直徑均小於對應擋環7的內徑,以便壓簧8壓縮時,拋射矛9能向前移動,避免拋射矛9的前端與擋環7產生幹涉。所述拋射矛9的中部均設有對應位於壓簧8後端部的擋圈10,所述簧端套6的上部均設有U型託11,所述U型託11內均通過鉸接的方式縱向連接有抬壓棒12,所述抬壓棒12的後端伸至簧端套6的前側,方便工作人員操作抬壓棒12,避免操作抬壓棒12時與簧端套6幹涉。所述簧端套6的上部均設有一對支撐縱柱13,所述支撐縱柱13上分別套有一個壓轉塊14,所述壓轉塊14可在對應的支撐縱柱13上轉動,每一對支撐縱柱13上的壓轉塊14均關於沿對應的簧端套6軸線的縱切面左右對稱,以保證壓轉塊14運動的對稱性,支撐縱柱13的後端分別對應插入牽拉板4上的通孔5內,支撐縱柱13在通孔5內可前後滑動,通孔5對支撐縱柱13起限位作用,所述壓轉塊14的下部分別擋在對應擋圈10對應側的正後方,且壓轉塊14均位於牽拉板4前側,壓轉塊14對擋圈10起限位阻擋作用,壓轉塊14在牽拉板4的作用下,能將擋圈10向前推動,從而壓縮壓簧8,為利用壓簧8將拋射矛9彈射出去提供了準備基礎,所述抬壓棒12的前端伸至對應的一對壓轉塊14正上方,當抬壓棒12的前端被抬起時,抬壓棒12的後端利用槓桿作用向下壓,將壓轉塊14的上端向下壓,在壓力作用下,壓轉塊14繞對應的支撐縱柱13轉動,壓轉塊14的下端從擋圈10的正後方向左右兩側張開,釋放對擋圈10的阻擋,使擋圈10以及拋射矛9可在壓簧8的作用下投射出去,從而將與拋射矛9連接的防護網撒開。所述拋射矛9的下部焊接有用於與防護網連接的拉網板15,所述拉網板15的下端設有拉網孔16,使用時,防護網可栓在拉網孔16內,由拋射矛9連帶投射而出,拉網板15與拋射矛9的連接位置位於擋圈10的後部,避免拋射矛9套有壓簧8的部分與拉網板15幹涉,所述拉網板15採用橡膠或鋁合金製成,以降低拉網板15的重量,防止拋射矛9在拋射時,由於拉網板15的重量過重導致拋射矛9拋投曲線下移,使得拋射矛9偏向,影響拋射效果,拉網板15的下端伸至拋射矛9的前方,以將防護網對拋射矛9的牽拉力轉移至拋射矛9的前方,減小防護網對拋射矛9產生的力矩,也即減小防護網的重量對拋射矛9投射方向的幹涉作用。使用時,將防護網掛在拉網板15下端的拉網孔16內,將兩個拋射矛9分別對應放在對應的簧端套6內,使對應的擋圈10壓在對應簧端套6內壓簧8上,然後利用壓轉塊14壓在擋圈10的後端,同時利用牽拉板4將壓轉塊14向前壓,進而將壓簧8壓縮,為拋射拋射矛9做準備。當需要拋射時,保持油缸3壓力,同時向上抬起左右兩側的抬壓棒12,使抬壓棒12的前端下壓壓轉塊14,使壓轉塊14的下端均向兩側張開,同時將擋圈10釋放,在壓簧8的作用下,拋射矛9被拋出,拋射矛9的前方拉動防護網,順著坡面將防護網鋪開。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