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多功能口腔鉗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22:43:51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具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多功能口腔鉗。
背景技術:
口腔鉗在牙科手術中是最常見的工具之一,在治療或者手術當有時需要對口腔進行衝洗或者上藥,由於口腔空間有限,因此牙科手術的用具需要小巧、方便使用,在手術過程中,病人的舌頭會下意識的翹起,需要用到支撐口腔的器具,若不能很好的擴大口腔,這不僅影響醫生的視線,甚至會影響醫生的手術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型多功能口腔鉗,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多功能口腔鉗,包括連接外殼、固定軸、按鈕開關、環形電池、上鉗嘴、下鉗嘴、針孔、LED燈、上把手、下把手、支撐架、彈簧、旋轉鉸鏈、管道、注射口、定位標杆和固定柱,所述連接外殼上設置有固定軸,所述固定軸內設置有按鈕開關,所述固定軸外側設置有環形電池,所述固定軸前端設置有上鉗嘴和下鉗嘴,所述上鉗嘴上設置有針孔,所述下鉗嘴中部設置有LED燈,所述固定軸後端設置有上把手和下把手,所述上把手和下把手前端均設置有支撐架和彈簧,所述上把手中部設置有旋轉鉸鏈,內部設置有管道,尾端設置有注射口,所述旋轉鉸鏈上設置有定位標杆,所述下把手中部設置有固定柱。
優選的,所述環形電池在連接外殼內部。
優選的,所述按鈕開關和環形電池與LED燈通過導線連接。
優選的,所述注射口大小與醫用注射器口一致,且內襯有橡皮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新型多功能口腔鉗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鉗嘴處設計有針孔,可以對口腔清洗或上藥,有利於醫生的操作,有支撐架設計,可以在使用時很方便的支撐口腔,並且可調節支撐大小程度,便於觀察口腔內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連接外殼,2、固定軸,3、按鈕開關,4、環形電池,5、上鉗嘴,6、下鉗嘴,7、針孔,8、LED燈,9、上把手,10、下把手,11、支撐架,12、彈簧,13、旋轉鉸鏈,14、管道,15、注射口,16、定位標杆,7、固定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新型多功能口腔鉗,包括連接外殼1、固定軸2、按鈕開關3、環形電池4、上鉗嘴5、下鉗嘴6、針孔7、LED燈8、上把手9、下把手10、支撐架11、彈簧12、旋轉鉸鏈13、管道14、注射口15、定位標杆16和固定柱17,所述連接外殼1上設置有固定軸2,所述固定軸2內設置有按鈕開關3,所述固定軸2外側設置有環形電池4,所述環形電池4在連接外殼1內部,所述固定軸2前端設置有上鉗嘴5和下鉗嘴6,可以對口腔清洗或上藥,有利於醫生的操作,所述上鉗嘴5上設置有針孔7,所述下鉗嘴6中部設置有LED燈8,所述按鈕開關3和環形電池4與LED燈8通過導線連接,所述固定軸2後端設置有上把手9和下把手10,所述上把手9和下把手10前端均設置有支撐架11和彈簧12,可以在使用時很方便的支撐口腔,所述上把手9中部設置有旋轉鉸鏈13,內部設置有管道14,尾端設置有注射口15,所述注射口15大小與醫用注射器口一致,且內襯有橡皮套,可以和注射器相連接,所述旋轉鉸鏈13上設置有定位標杆16,可用定位標杆16調節支撐大小程度,便於觀察口腔內部,所述下把手10中部設置有固定柱17,用來固定定位標杆16。
工作原理:該口腔鉗在上鉗嘴處5設計有針孔7,在上支撐架11尾端設置有注射口15,可以和注射器相連接,可以對口腔清洗或上藥,有利於醫生的操作,上把手9和下把手10上有支撐架11設計,可以在使用時很方便的支撐口腔,並且可用定位標杆16調節支撐大小程度,便於觀察口腔內部,彈簧12連接在上把手9和下把手10之間,用來回位把手。
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