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鏽鋼餐具自動拋光機氣動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15:48:0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不鏽鋼餐具拋光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不鏽鋼餐具自動拋光機氣動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不鏽鋼餐具自動拋光機主體使用的氣動系統為單純的氣缸驅動,通過調整氣缸的伸縮長度來控制拋光機上下合輪的壓力,氣體壓力不穩定導致不能精確控制上下合輪的壓力,拋光後的產品質量不能保證一致性。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鏽鋼餐具自動拋光機氣動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不鏽鋼餐具自動拋光機氣動系統,包括上拋光輪、下拋光輪、上框架、下框架、上合輪氣缸、下合輪氣缸及下支撐板,其中上框架和下框架的靠近中間的位置鉸接在拋光機的機體上,所述上拋光輪和下拋光輪分別設置於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前端,所述上合輪氣缸和下合輪氣缸分別鉸接在拋光機的機體上,所述上合輪氣缸的輸出端通過上氣缸連接裝置與上框架的尾端鉸接,所述下合輪氣缸的輸出端通過下氣缸連接裝置與下框架的尾端鉸接,所述上合輪氣缸和下合輪氣缸分別驅動上框架和下框架反向轉動,從而帶動上拋光輪和下拋光輪靠近或分離。
所述上氣缸連接裝置包括氣缸接頭、氣缸連接臂、上氣缸螺杆、螺母託架及上氣缸託架,其中上氣缸託架與上框架的尾端固定連接,所述螺母託架與上氣缸託架固定連接,所述上氣缸螺杆的下端與螺母託架螺紋連接,上端與氣缸連接臂的一端螺紋連接,所述氣缸連接臂的另一端通過氣缸接頭與上合輪氣缸的輸出軸鉸接。
所述上氣缸螺杆的上端螺紋連接有鎖緊套和上鎖緊螺母,所述鎖緊套和上鎖緊螺母分別位於氣缸連接臂的兩側,用於氣缸連接臂的鎖緊。
所述下氣缸連接裝置包括下氣缸連接臂、調整螺母及下氣缸螺杆,其中下氣缸螺杆的下端與所述下合輪氣缸的輸出軸可轉動地連接,所述調整螺母設置與下氣缸連接臂的一端、且與下氣缸螺杆螺紋連接,所述氣缸連接臂的另一端與下框架的尾端固定連接。
所述下氣缸螺杆上連接有下鎖緊螺母,所述下鎖緊螺母位於下氣缸連接臂的上方,用於鎖緊下氣缸連接臂。
所述拋光機的機體上設有上氣缸支臂和下氣缸託架,所述上合輪氣缸通過上氣缸座與上氣缸支臂鉸接,所述下合輪氣缸通過下氣缸座與下氣缸託架鉸接。
所述上合輪氣缸的下氣口和下合輪氣缸的上氣口分別與上氣缸下氣管和下氣缸上氣管連接,所述上氣缸下氣管和下氣缸上氣管通過三通閥a與總氣管a連接,所述上合輪氣缸的上氣口和下合輪氣缸的下氣口分別與上氣缸上氣管和下氣缸下氣管連接,所述上氣缸上氣管和下氣缸下氣管通過三通閥b與總氣管b連接,所述總氣管a和總氣管b通過電磁閥與壓縮氣源連接。
所述上氣缸下氣管和下氣缸上氣管上均設有快速排氣閥和減壓閥。
所述拋光機機體上設有下支撐板和上支撐板,所述下框架和上框架分別與下支撐板和上支撐板鉸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及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操作方便,能精確控制,降低了不良品產生率。
2.本實用新型通過快速排氣閥加速氣缸的排氣,提高氣缸往復運動的速度,縮短了工作周期,提高生產效率。
3.本實用新型通過減壓閥保證壓力始終穩定在設定值上,增加氣缸伸縮穩定性,實現拋光輪拋光過程中上下摩擦力度均勻,保證拋光的一致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
其中:1為上拋光輪,2為下拋光輪,3為上框架,4為下框架,5為上合輪氣缸,6為下合輪氣缸,7為下氣缸託架,8為Y軸,9為下支撐板,10為下氣缸座,11為下氣缸連接臂,12為調整螺母,13為下鎖緊螺母,14為下氣缸螺杆,15為上氣缸支臂,16為上氣缸座,17為氣缸接頭,18為氣缸連接臂,19為鎖緊套,20為上氣缸螺杆,21為螺母託架,22為上氣缸託架,23為間隔板,24為上氣缸上氣管,25為快速排氣閥a,26為減壓閥a,27為三通閥a,28為電磁閥,29為滑座,30為X軸,31為底座,32為上支撐板,33為上氣缸下氣管,34為快速排氣閥b,35為減壓閥b,36為下氣缸上氣管,37為總氣管a,38為下氣缸下氣管,39為三通閥b,40為總氣管b,41為上鎖緊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不鏽鋼餐具自動拋光機氣動系統,包括上拋光輪1、下拋光輪2、上框架3、下框架4、上合輪氣缸5、下合輪氣缸6及下支撐板9,其中上框架3和下框架4的靠近中間的位置鉸接在拋光機的機體上,所述上拋光輪1和下拋光輪2分別設置於上框架3和下框架4的前端,所述上合輪氣缸5和下合輪氣缸6分別鉸接在拋光機的機體上,所述上合輪氣缸5的輸出端通過上氣缸連接裝置與上框架3的尾端鉸接,所述下合輪氣缸6的輸出端通過下氣缸連接裝置與下框架4的尾端鉸接,所述上合輪氣缸5和下合輪氣缸6分別驅動上框架3和下框架4反向轉動,從而帶動上拋光輪1和下拋光輪2靠近或分離。
所述拋光機的機體上設有上氣缸支臂15和下氣缸託架7,所述上合輪氣缸5通過上氣缸座16與上氣缸支臂15鉸接,所述下合輪氣缸6通過下氣缸座10與下氣缸託架7鉸接。15支臂安裝在23間隔板上,15支臂安裝在23間隔板上,15支臂安裝在23間隔板上,
所述拋光機機體上設有下支撐板9和上支撐板32,所述下框架4和上框架3分別與下支撐板9和上支撐板32鉸接,上氣缸支臂15安裝在與兩個上支撐板32連接的間隔板23上。
所述上氣缸連接裝置包括氣缸接頭17、氣缸連接臂18、上氣缸螺杆20、螺母託架21及上氣缸託架22,其中上氣缸託架22與上框架3的尾端固定連接,所述螺母託架21與上氣缸託架22固定連接,所述上氣缸螺杆20的下端與螺母託架21螺紋連接,上端與氣缸連接臂18的一端螺紋連接,所述氣缸連接臂18的另一端通過氣缸接頭17與上合輪氣缸5的輸出軸鉸接。
所述上氣缸螺杆20的上端螺紋連接有鎖緊套19和上鎖緊螺母41,所述鎖緊套19和上鎖緊螺母41分別位於氣缸連接臂18的兩側,鎖緊套19和上鎖緊螺母41用於氣缸連接臂18的限位鎖緊,通過扭動上氣缸螺杆20,可以調整上框架3的俯仰角度。
所述下氣缸連接裝置包括下氣缸連接臂11、調整螺母12及下氣缸螺杆14,其中下氣缸螺杆14的下端與所述下合輪氣缸6的輸出軸可轉動地連接,所述調整螺母12設置與下氣缸連接臂11的一端、且與下氣缸螺杆14螺紋連接,所述氣缸連接臂11的另一端與下框架4的尾端焊接固定。所述調整螺母12為矩形結構。所述下氣缸螺杆14上連接有下鎖緊螺母13,所述下鎖緊螺母13位於下氣缸連接臂11的上方,用於鎖緊下氣缸連接臂11和調整下框架的高度。扭動下氣缸螺杆14,整螺母12沿下氣缸螺杆上下移動,從而可以調整下框架4俯仰角度。
所述上合輪氣缸5的下氣口和下合輪氣缸6的上氣口分別與上氣缸下氣管33和下氣缸上氣管36連接,所述上氣缸下氣管33和下氣缸上氣管36通過三通閥a27與總氣管a37連接,所述上合輪氣缸5的上氣口和下合輪氣缸6的下氣口分別與上氣缸上氣管24和下氣缸下氣管38連接,所述上氣缸上氣管24和下氣缸下氣管38通過三通閥b39與總氣管b40連接,所述總氣管a37和總氣管b40通過電磁閥28與壓縮氣源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上氣缸下氣管33上設有快速排氣閥a25和減壓閥a26,所述下氣缸上氣管36上設有快速排氣閥b34和減壓閥b35。
壓縮空氣通過電磁閥28進入氣動系統,當壓縮空氣進入總氣管a37內,由通過三通閥a27進入上氣缸下氣管33和下氣缸上氣管36內,使上合輪氣缸5和下合輪氣缸6同步驅動上框架3和下框架4的尾端向相反方向運動,從而帶動分別設置於上框架3和下框架4首端的上拋光輪1和下拋光輪2相向運動,實現合輪作業。當壓縮空氣進入總氣管b40內,由三通閥b39進入上氣缸上氣管24和下氣缸下氣管38內,使上合輪氣缸5和下合輪氣缸6同步驅動上框架3和下框架4的尾端向相向運動,從而帶動分別設置於上框架3和下框架4首端的上合輪氣缸5和下合輪氣缸6向相反方向運動,實現上拋光輪1和下拋光輪2的分離。通過分別設置於上氣缸下氣管33和下氣缸上氣管36上的減壓閥a26和減壓閥b35上的壓力表顯示數值來調整進入的壓縮氣體壓力大小,使其數值一直穩定,從而穩定上、下合輪氣缸的伸縮量,上拋光輪1和下拋光輪2的壓力也將穩定在同一數值,進行拋光作業時所生產產品的拋光質量一致性較好。
本實用新型涉提供的一種不鏽鋼餐具自動拋光機氣動系統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操作方便,可以精確控制上、下拋光輪拋光壓力。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擴展等,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