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頻分光多餘光吸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04:31:06 1
專利名稱:倍頻分光多餘光吸收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雷射機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屬於倍頻分光多餘光吸收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雷射器採用光路平行經過衰減片直接進入倍頻晶體後出來的混合光過濾光片後輸出,常常因為濾光片和衰減片吸收後轉變成熱量後損壞,影響雷射穩定性。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倍頻分光多餘光吸收系統,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布局合理,通過將多餘光反射至吸光筒,這樣衰減片和分光片上不吸收光就不會產生熱量,提高了雷射器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倍頻分光多餘光吸收系統,包括倍頻底座、倍頻晶體、衰減片、分光片、吸光筒和框架,所述的倍頻底座中間固裝有倍頻晶體,倍頻晶體兩側分別設有衰減片和吸光筒、分光片和吸光筒,兩側吸光筒對稱分布,吸光筒固定於框架上,分光片和衰減片固定於倍頻底座上。所述的衰減片和吸光筒平行放置並同水平面成一定角度。所述的分光片和吸光筒平行放置,並同水平面成一定角度。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設計在倍頻晶體用螺絲固定在倍頻底座上,分光片和衰減片固定在倍頻底座上,吸光筒固定在框架上,使用時將多餘光反射至吸光筒,由吸光筒吸收多餘光。這樣衰減片和分光片上不吸收光就不會產生熱量,提高了衰減片和分光片的壽命,提高了雷射器的穩定性。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倍頻分光多餘光吸收系統,包括倍頻底座I、倍頻晶體2、衰減片3、分光片4、吸光筒5和框架6,倍頻底座I中間固裝有倍頻晶體2,倍頻晶體2兩側分別設有衰減片3和吸光筒5、分光片4和吸光筒5,兩側吸光筒5對稱分布,吸光筒5固定於框架6上,分光片4和衰減片3固定於倍頻底座I上。衰減片3和吸光筒5平行放置並同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分光片4和吸光筒5平行放置,並同水平面成一定角度。使用時衰減片3和分光片4上不吸收光就不會產生熱量,提高了衰減片3和分光片4的壽命,提高了雷射器的穩定性。
權利要求1.倍頻分光多餘光吸收系統,包括倍頻底座、倍頻晶體、衰減片、分光片、吸光筒和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倍頻底座中間固裝有倍頻晶體,倍頻晶體兩側分別設有衰減片和吸光筒、分光片和吸光筒,兩側吸光筒對稱分布,吸光筒固定於框架上,分光片和衰減片固定於倍頻底座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倍頻分光多餘光吸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衰減片和吸光筒平行放置。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倍頻分光多餘光吸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分光片和吸光筒平行放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倍頻分光多餘光吸收系統,包括倍頻底座、倍頻晶體、衰減片、分光片、吸光筒和框架,倍頻底座中間固裝有倍頻晶體,倍頻晶體兩側分別設有衰減片和吸光筒、分光片和吸光筒,兩側吸光筒對稱分布,吸光筒固定於框架上,分光片和衰減片固定於倍頻底座上。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布局合理,通過將多餘光反射至吸光筒,這樣衰減片和分光片上不吸收光就不會產生熱量,提高了雷射器的穩定性。
文檔編號H01S3/02GK202797594SQ20122036591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3日
發明者王暉, 陳菁蓉, 汝軍, 桑振, 李啟明 申請人:合肥廣安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