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印度旅遊必買的10件東西(紙幣上的旅行印度篇)
2023-06-29 03:09:07 3
2880盧比遊印度
紙幣上的旅行 印度篇 (2880盧比遊印度)
在電子支付大行其道的今天,紙幣仍有不可代替的地位。除去紙幣本身的價值,其本身的藝術價值更是不容忽視。紙幣不僅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也是一件藝術品。其中蘊含著設計師的藝術思想。紙幣不只是交易的必需品,也代表一個國家的歷史和社會的縮影。除了經常在正面出現的各國領導和名人等,其背面更是這個國家的文化延伸,從紙幣背面上我們可以了解這個國家的經濟,政治,歷史,文化等各個方面。現在出門遊玩,不管是吃穿住行,都少不了貨幣,在紙幣的背面可隱藏著這個國家的「旅遊寶藏圖」。
下面把這些紙幣背面的景點分享給大家:
地圖:
第一站:斯裡赫裡戈達島
背面:印度火星探測器「曼加裡安」
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是印度於2013年11月5日下午在該國東海岸的斯裡赫裡戈達島(Shriharikota)航天發射場,發射的首顆火星探測器。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負責人表示,火星探測器發射第一階段已經獲得成功。
第二站:德裡紅堡
背面:德裡紅堡
德裡紅堡位於印度德裡,是莫臥兒帝國時期的皇宮。自沙賈汗皇帝時代開始,莫臥兒首都自阿格拉遷址於此。紅堡屬於典型的莫臥兒風格的伊斯蘭建築,位於德裡東部老城區,緊鄰亞穆納河,因整個建築主體呈紅褐色而得名紅堡。
第三站:桑奇佛塔,博帕爾
背面 桑奇佛塔,博帕爾
世界古文明的璀璨明珠桑奇佛塔,位於印度中部,距今約2300年前,遺址內總共有51個大大小小的塔寺遺蹟,包括佛塔、塔門、寺院、僧院、石柱等等,有5大主題非看不可!.看佛塔:桑奇為人類保存了最古老、最完整、最壯麗的佛塔,其中的大塔、二塔與三塔,年代久遠,各具歷史意義,這裡是朝聖者膜拜的聖地。
第四站:王后階梯井
背面:王后階梯井,古吉拉特邦
王后階梯井(Rani Ki Vav)位於古吉拉特邦帕坦市,依於薩拉斯瓦蒂河的河岸。 它可不是一座簡單的蓄水井,而是被建成了一座從地表到地下的「倒置神廟」,以體現水源的聖潔。
水井共有七層臺階,每層均刻有大量精美的浮雕,還有數不盡的通道和樓閣,無處不彰顯著它曾經的輝煌,宛如一座地下宮殿。2014年,該階梯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第五站:維達拉寺廟
背面:維達拉寺廟的石戰車,卡納塔克邦
16世紀的維達拉寺廟是亨比遺蹟中無可爭議的亮點,寺廟工程可能從克利須那德瓦拉亞統治時期開始了,從未完工或祝聖,可寺廟中不可思議的雕塑作品依然是毗奢耶那伽羅藝術的巔峰。華麗的石戰車表現了吡溼奴的交通工具,其中還有迦樓羅的形象。
第六站:埃洛拉石窟
背面:埃洛拉石窟(馬哈拉施特拉邦)
埃洛拉石窟位於印度中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重鎮奧蘭加巴德西北約25至30公裡處,境內有34座的石窟,佛教石窟共12座,印度教石窟有17座,耆那教石窟有5座,全長約2公裡,是公元7世紀至11世紀時期,也就是早期遮婁其王朝、羅溼陀羅拘陀王朝時期的宗教建築,埃洛拉以雕刻著稱,形式上呈現大乘佛教末期的特徵。其中第16窟凱拉薩神廟,呈現出天人合一的完美景致,堪稱建築藝術史上的絕色,令人嘆為觀止。
第七站:
背面:印度時間之輪
簡介
印度共和國是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部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裡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裡。大體屬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為涼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徵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淪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大英國協成員國。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印度是當今金磚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重要出口國。但同時也是個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紙幣上的旅行 中國篇 (186人民幣遊中國) 紙幣上的旅行 中國篇 (168人民幣遊中國)穿越篇 紙幣上的旅行 日本篇 (18000日元遊日本) 紙幣上的旅行 新加坡篇(1167新加坡元遊新加坡) 紙幣上的旅行 馬來西亞篇 (186令吉遊馬來西亞) 紙幣上的旅行 柬埔寨篇 (186600瑞爾遊柬埔寨) 紙幣上的旅行 印度尼西亞篇 (188000印尼盾遊印度尼西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