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式加料管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02:37:31 3
專利名稱:分流式加料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料管,尤其是一種海綿鈦生產過程中把原料精四氯化鈦通過管道 由貯槽加入到反應器內與鎂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海綿鈦而使用的專用管道。
背景技術:
目前,海綿鈦還原反應器所使用的加料管是由閥門、固定法蘭及不鏽鋼管組成,加料管 通過固定法蘭與反應器連接,用閥門手動或自動控制加料速度。加料管埠處,液態的四氯 化鈦以一股水流狀自然流出,與反應器內的液態鎂液面接觸發生還原反應,即 Ticl4+2Mg=Ti+2Mgcl4,生成海綿鈦。由於該反應是放熱反應,隨著加料速度的增大,反應 愈趨劇烈,反應區域中心溫度可超過100(TC,這樣易生成緻密的海綿鈦,即在反應區域中心 處形成"硬心","硬心"給海綿鈦產品的後續處理帶來很大麻煩,也影響產品質量。在接 下來的蒸餾過程中,硬心內的殘留氯化鎂不易蒸出,造成產品中雜質氯離子含量增加;在產 品破碎過程中,因"硬心"不易破碎,易造成產品在破碎過程中發生過熱氧化和變色,使廢 品或雜質中氧含量增加。所以,在加料還原生產的過程中,要根據工藝條件合理的控制加料 速度等因素,以儘量減少"硬心"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加料管不利於控制"硬心"產生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是提供一種有利於控制"硬心"產生的分流式加料管。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分流式加料管,包括加料管埠,加 料管埠設置有分流裝置,加料管埠和/或分流裝置上設置有分流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對加料管埠加以改進,設置分流孔,使液體四氯化鈦由原 來的一股液體流分散為多股液體流進入反應器,在液體鎂表面形成多個反應中心區,使反應 生成熱分散,由於生成熱的及時散開,可以適當的加大加料速度,縮短還原生產周期,並能 生成結構更合理的海綿鈦產品,減少硬心產品,從而提高產品質量,特別是在加料後期能有 效地避免產生過多上帽部質量不好的產品,提高產品合格率和優級率,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 、效果明顯。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分流片式分流裝置的示意圖。 圖3是圖2的俯視圖。 圖4是錐形堵頭式分流裝置的示意圖。 圖5是圖4的俯視圖。
圖6是帶分流管的分流片式分流裝置的示意圖。 圖7是圖6的俯視圖。 圖8是分流堵頭式分流裝置的示意圖。 圖9是圖8的俯視圖。
圖中標記為,l-加料管,2-法蘭,3-加料管端頭,4-分流裝置,5-閥門,6-分流片,7-分流孔,8-分流管,9-錐形堵頭,10-分流堵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 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分流式加料管,包括加料管埠3,加料管埠3設置有 分流裝置4,在加料管埠3和/或分流裝置4上設置有分流孔7。分流裝置4及分流孔7使其液 體四氯化鈦由原來的一股液體流分散為多股液體流進入反應器,在液體鎂表面形成多個反應 中心區,使反應生成熱分散,由於生成熱的及時散開,可以適當的加大加料速度,縮短還原 生產過程周期,並能生成結構更合理的海綿鈦產品,減少硬心產品,從而提高產品質量。
如圖2和圖3所示,為加工方便,所述分流裝置4可簡單採用設置有至少兩個分流孔7的分 流片6,所述分流片6固定在加料管埠3上。
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分流孔7的軸心線與加料管埠3的軸心線之間有夾角,以使加料 點進一步分散開,利於生成熱及時散開。
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分流裝置也可採用與加料管埠3內徑相適配的錐形堵頭9,在加 料管埠3的管壁上與所述錐形堵頭9相應的位置開設有至少兩個分流孔7。此時,分流孔7的 軸心線更接近於在加料管埠3的徑向方向,其分流效果也相當好。
如圖8和圖9所示,所述分流裝置也可用與加料管埠3螺接的分流堵頭10,所述分流堵 頭10為盆形,分流堵頭10的側壁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分流孔7。分流孔7的軸心線仍接近於在加 料管埠3的徑向方向,但由於分流孔7是設置在分流堵頭10上,其便於加工和更換。
如圖6和圖7所示,為進一步增強分流效果,所述各分流孔7上連接有分流管8,各分流管 8均與加料管埠3連通。各分流管8可以用直管,也可以用具有折彎的彎管。
如圖3、圖7和圖9所示,所述各分流孔7宜相對於加料管埠3軸心線呈中心對稱布置,使其各反應中心基本上是以反應器中心為對稱中心發散布置,更有利於生成熱的均勻散熱, 有利於提高產品質量。
權利要求1.分流式加料管,包括加料管埠(3),其特徵是加料管埠(3)設置有分流裝置(4),加料管埠(3)和/或分流裝置(4)上設置有分流孔(7)。
2.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分流式加料管,其特徵是所述分流裝置(4 )為設置有至少兩個分流孔(7)的分流片(6),所述分流片(6)固定在加料管埠 (3)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式加料管,其特徵是所述分流孔(7) 的軸心線與加料管埠 (3)的軸心線之間有夾角。
4.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分流式加料管,其特徵是所述分流裝置為與 加料管埠 (3)內徑相適配的錐形堵頭(9),在加料管埠 (3)的管壁上與所述錐形堵 頭(9)相應的位置開設有至少兩個分流孔(7)。
5.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分流式加料管,其特徵是所述分流裝置為與 加料管埠 (3)螺接的分流堵頭(10),所述分流堵頭(10)為盆形,分流堵頭(10)的 側壁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分流孔(7)。
6.如權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分流式加料管,其特 徵是所述分流孔(7)上連接有分流管(8)。
7.如權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分流式加料管,其特 徵是所述各分流孔(7)相對於加料管埠 (3)軸心線呈中心對稱布置。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能夠提高海綿鈦質量,縮短生產周期的分流式加料管,該分流式加料管埠設置有分流裝置,分流裝置上設置有分流孔。因加料管埠設置了分流裝置、分流孔、分流管,使液體四氯化鈦由原來的一股液體流分散為多股液體流進入反應器,在液體鎂表面形成多個反應中心區,使反應生成熱分散,由於生成熱的及時散開,可以適當的放大加料速度,縮短還原生產過程周期,並能生成結構更合理的海綿鈦產品,減少硬心產品,從而提高產品質量,特別是在加料後期能有效地避免產生過多的上帽部質量不好的產品,提高產品合格率和優級率,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效果明顯,適合在海綿鈦還原生產中使用。
文檔編號F17D1/00GK201344368SQ20092030070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19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19日
發明者巴升林, 董震宇, 玉 魏 申請人:四川恆為制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