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哮喘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15:19:46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哮喘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治療呼吸病的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旨在治療哮喘的中藥領域,存在著幾個方面的不足一是效果不夠明顯,二 是見效比較遲緩。大批哮喘病患者因藥物不能有效治療和控制該病,以致哮喘反覆發作、纏 綿難愈,患者常常胸脹氣粗、喉中有聲、喘不得臥,非常痛苦。患者家屬對此很不滿意。針對以上提出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哮喘的中藥,它能解決以往此類中藥 治療中效果不夠明顯,見效比較遲緩的問題,效果好、見效快,具有效果顯著,藥效確切,見 效較快的優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1、一種治療哮喘的中藥,採用中藥原料製備,配方為(按重量比)射幹4-25份三七3-25份靈芝2-25份款冬花4-25份當歸5-30份生地5_30份車前草4-25份這種治療哮喘的中藥是由下列方法製成的(1)按上述重量比,將射幹、款冬花、當歸、生地、車前草經常規水提取工藝提取,制 成浸膏細粉;(2)按上述重量比,將三七、靈芝分別研成細粉,與上述浸膏細粉混合,攪拌均勻; 根據需要,可製成中藥衝劑、顆粒劑、散劑、膠囊劑、水丸劑、片劑等劑型。本發明是根據民間傳統配方,根據中醫扶正培本、活血化瘀的理論,精心研製而 成。方中靈芝、生地扶正培本、益氣養血;當歸、三七活血化瘀;射幹清熱解毒、利咽清肺;款 冬花潤肺下氣,止咳化痰;車前草清熱祛痰,利尿消腫。諸藥配伍,相得益彰,共奏扶正培本, 益氣養血,活血化瘀、利咽清肺,止咳化痰之功,效果好,見效快,具有效果顯著,藥效確切, 見效較快的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通過以下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具體說明1、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為單位):射幹60克三七50克靈芝40克款冬花60克當歸80克生地80克車前草60克按規定重量,用常規水提取工藝將射幹、款冬花、當歸、生地、車前草提取,製成浸 膏細粉85克,將三七、靈芝分別研成細粉,與上述浸膏細粉混合,攪拌均勻,製成細小顆粒,裝入0號膠囊,製成中藥膠囊625粒,每粒膠囊內含中藥細粉及提取物0. 28克。2、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為單位)射幹180克三七180克靈芝100克款冬花180克當歸220克生地220克車前草180克按上述同樣的方法,製成中藥膠囊1875粒,每粒膠囊內含中藥細粉及提取物0. 28克。3、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為單位)射幹250克三七250克靈芝150克款冬花250克當歸300克生地300克車前草250克按上述同樣的方法,製成中藥膠囊2634粒,每粒膠囊內含中藥細粉及提取物0. 28克。4、取以下配方(按重量比)射幹8份三七7份靈芝5份款冬花8份當歸10份生地10份車前草8份按上述同樣的方法,製成中藥膠囊,每粒膠囊內含中藥細粉及提取物0. 28克。5、取以下配方(按重量比)射幹22份三七20份靈芝12份款冬花18份當歸25份生地25份車前草18份按上述同樣的方法,製成中藥膠囊,每粒膠囊內含中藥細粉及提取物0. 28克。臨床資料本發明以中醫哮喘為例,經14例臨床觀察。選擇中醫診斷哮喘為標準患者肢 軟乏力,身上沒勁;常常胸悶、喘息、咳嗽、呼吸困難;哮喘呈季節性發作,或者冷哮,或者熱 哮;哮喘時胸脹氣粗,聲高息湧,喘不得臥。如上症狀,即可確診。在確診觀察的對象中,男 性7例,女性7例,無其它嚴重疾病,年齡為41歲-82歲,平均年齡62. 7歲。療效判定1、顯效體質增強,身上有勁;胸悶、咳嗽、呼吸困難明顯緩解;哮喘發作次數減 少,時間較短;提前2個月服用,冷哮或熱哮發作機率降低。2、有效體質增強,身上有勁;胸悶、喘息、咳嗽、呼吸困難有所緩解。3、無效病症無變化。臨床實驗時,停服其它藥物和保健營養品。服用本發明中藥膠囊,觀察3個月,為 一個療程。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4粒膠囊,每粒膠囊內含中藥細粉及提取物0.28克, 飯後溫開水送服,1個月後症狀即有緩解,服用3個月後,症狀明顯改善。臨床實驗的14人 中,顯效8人,有效5人,無效1人,總有效率93. 3 %。
權利要求
一種治療哮喘的中藥,採用中藥原料製備,配方為(按重量比)射幹4-25份三七3-25份 靈芝2-25份款冬花4-25份 當歸5-30份 生地5-30份車前草4-25份這種治療哮喘的中藥是由下列方法製成的(1)按上述重量比,將射幹、款冬花、當歸、生地、車前草經常規水提取工藝提取,製成浸膏細粉;(2)按上述重量比,將三七、靈芝分別研成細粉,與上述浸膏細粉混合,攪拌均勻;根據需要,可製成中藥衝劑、顆粒劑、散劑、膠囊劑、水丸劑、片劑等劑型。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哮喘的中藥,本發明屬治療呼吸病的中藥領域;其目的是效果好、見效快;本發明採用射幹、三七、靈芝、款冬花、當歸、生地、車前草等原料製成;它具有扶正培本,益氣養血,活血化瘀、利咽清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具有效果顯著,藥效確切,見效較快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K36/88GK101884704SQ20091008420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4日
發明者劉新壯 申請人:北京綠源求證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