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簡易可周轉使用的馬凳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13:09:06 1
專利名稱:一種簡易可周轉使用的馬凳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馬凳,尤其涉及一種簡易可周轉使用的馬凳。
背景技術:
當前在建築施工過程中,為了滿足規範及設計要求,控制混凝土現澆板上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通常採用在上層鋼筋下方架設鋼筋馬凳的措施,鋼筋馬凳在混凝土澆筑後埋在現澆板內,不能周轉使用。即使存在一些可周轉使用的馬凳,也由於其結構複雜,操作繁瑣,不便於現場加工製作而不能廣泛的應用到工程實際中。為此,有待需要一種更好的、簡易的、現場易於加工操作的可周轉馬凳來滿足實際建築工程施工的需要。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周轉使用、操作簡易,現場易於加工製作的一種簡易可周轉使用的馬凳。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簡易可周轉使用的馬凳,它包括兩個彼此之間間隔且平行設置的U型腳撐,兩個間隔設置的橋杆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的兩個U型腳撐的頂面中部,在所述的兩個U型腳撐的頂面一側焊接有一根與橋杆平行設置的拉杆,在所述的兩個橋杆上居中焊接有一個固定螺帽,一個Z型活動掛鈎穿過所述的固定螺帽設置,所述的活動掛鈎的上部彎鉤末端為角勾形狀,在所述的活動掛鈎上部焊接有限位螺帽,所述的活動掛鈎能夠在固定螺帽內360°旋轉,所述的限位螺帽能夠壓在所述的固定螺帽上,所述的固定螺帽的螺帽孔直徑比活動掛鈎直徑大3 — 4mm。本實用新型的馬凳,構造簡單,使用方便,施工現場易於加工製作,可操作性強,可周轉使用,節省了鋼材。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簡易可周轉使用的馬凳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所示的馬凳中活動掛鈎及限位螺帽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所示的馬凳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I所示的馬凳處於工作狀態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以詳細描述。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簡易可周轉使用的馬凳,它包括兩個彼此之間間隔且平行設置的U型腳撐1,兩個間隔設置的橋杆2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的兩個U型腳撐I的頂面中部,在所述的兩個U型腳撐I的頂面一側焊接有一根與橋杆2平行設置的拉杆4,在所述的兩個橋杆上居中焊接有一個固定螺帽5,一個Z型活動掛鈎3穿過所述的固定螺帽設置,所述的活動掛鈎3的上部彎鉤末端為角勾形狀,在所述的活動掛鈎3上部焊接有限位螺帽6,所述的活動掛鈎3能夠在固定螺帽內360°旋轉,所述的限位螺帽6能夠壓在所述的固定螺帽上,所述的固定螺帽的螺帽孔直徑較活動掛鈎3直徑大34mm以保證活動掛鈎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所述的腳撐高度和寬度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只要保證其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即可。本馬凳中根據現澆板厚度計算出活動掛鈎3在橋杆2下的高度後於活動掛鈎3上焊制限位螺帽6。本馬凳組裝將活動掛鈎插入固定螺帽和下部支撐體組合在一起後馬凳便可以使用,而且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更換活動掛鈎。本馬凳的使用方法如下使用時,將馬凳置於樓板底模上,利用腳撐I支撐起活動掛鈎3,使活動掛鈎3的底部彎鉤保持與拉杆4垂直並勾住樓板上層鋼筋的底筋7,然後用鋼筋綁線將活動掛鈎3與拉杆4固定牢固,保證底部彎鉤直段部分的水平夾角大於0°從而防止鋼筋從彎鉤上滑落如圖4。根據實際情況控制馬凳的分布密度,以保證施工質量。在混凝土澆築完成後,未達到終凝前將馬凳取出,取馬凳時,先將固定活動掛鈎3和拉杆4的鋼筋綁線切斷,使掛鈎3下部的彎鉤恢復水平狀態,然後旋轉活動掛鈎3,使下部彎鉤平行於拉杆4脫離鋼筋後再垂直上提,取出馬凳以達到周轉使用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簡易可周轉使用的馬凳,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兩個彼此之間間隔且平行設置的U型腳撐,兩個間隔設置的橋杆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的兩個U型腳撐的頂面中部,在所述的兩個U型腳撐的頂面一側焊接有一根與橋杆平行設置的拉杆,在所述的兩個橋杆上居中焊接有一個固定螺帽,一個Z型活動掛鈎穿過所述的固定螺帽設置,所述的活動掛鈎的上部彎鉤末端為角勾形狀,在所述的活動掛鈎上部焊接有限位螺帽,所述的活動掛鈎能夠在固定螺帽內360°旋轉,所述的限位螺帽能夠壓在所述的固定螺帽上,所述的固定螺帽的螺帽孔直徑比活動掛鈎直徑大3 — 4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簡易可周轉使用的馬凳,它包括兩個彼此之間間隔且平行設置的U型腳撐,兩個間隔設置的橋杆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的兩個U型腳撐的頂面中部,在所述的兩個U型腳撐的頂面一側焊接有一根與橋杆平行設置的拉杆,在所述的兩個橋杆上居中焊接有一個固定螺帽,一個Z型活動掛鈎穿過所述的固定螺帽設置,所述的活動掛鈎的上部彎鉤末端為角勾形狀,在所述的活動掛鈎上部焊接有限位螺帽,活動掛鈎能夠在固定螺帽內360°旋轉,限位螺帽能夠壓在所述的固定螺帽上。本實用新型的馬凳,構造簡單,使用方便,施工現場易於加工製作,可操作性強,可周轉使用,節省了鋼材。
文檔編號E04G21/12GK202745392SQ20122039615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6日
發明者吉攀峰, 蘇力, 何旭, 王煦 申請人:中國建築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