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空氣引射的燃燒器的製造方法
2023-06-30 20:11:51 2
一種改進空氣引射的燃燒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改進空氣引射的燃燒器,包括爐頭、分火器座、內環火蓋、外環火蓋、點火針和熱電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內、外引射管的進氣端的座架、進氣接口、噴嘴和增壓混合件;所述座架包括座體、設置在座體一端的支座和設置在座體另一端的接口;所述支座上有大內螺紋孔和小內螺紋孔,小內螺紋孔與接口相對;大內螺紋孔的直徑大於小內螺紋孔的直徑;所述進氣接口與大內螺紋孔螺合,噴嘴與小內螺紋孔螺合;增壓混合件設置在接口內,一端位於接口和支座之間的空間內、另一端位於內引射管和外引射管內;接口與內引射管和外引射管插接。由於採用這樣的結構,燃氣進入噴嘴後增壓,然後高速噴出,燃氣空氣混合充分。從達到節能,減少廢氣排放的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改進空氣引射的燃燒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家用燃氣燃燒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技術,一種家用燃氣燃燒器,包括爐頭、分火器座、內環火蓋、外環火蓋、點火針和熱電偶,爐頭包括本體、內引射管和外引射管,本體上有內出氣管和外環出氣槽;所述分火器座上有內環火蓋、外環火蓋和徑向二次空氣孔;內、外環火蓋分別與內座和外環座配合。存在問題是:燃氣和空氣混合不均,燃燒不充分。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空氣引射的燃燒器,它具有燃氣和空氣混合均勻,空氣充足的特點,並且空氣和燃氣混合氣速度快。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改進空氣引射的燃燒器,包括爐頭、分火器座、內環火蓋、外環火蓋、點火針和熱電偶,爐頭包括本體、內引射管和外引射管,本體上有內出氣管和外環出氣槽;所述分火器座上有內環火蓋、外環火蓋和徑向二次空氣孔;內、外環火蓋分別與內座和外環座配合;其特殊之處在於: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內、外引射管的進氣端的座架、進氣接口、噴嘴和增壓混合件;
[0005]所述座架包括座體、設置在座體一端的支座和設置在座體另一端的接口 ;所述支座上有大內螺紋孔和小內螺紋孔,小內螺紋孔與接口相對;大內螺紋孔的直徑大於小內螺紋孔的直徑;
[0006]所述進氣接口與大內螺紋孔螺合,噴嘴與小內螺紋孔螺合;增壓混合件設置在接口內,一端位於接口和支座之間的空間內、另一端位於內弓I射管和外弓I射管內;接口與內引射管和外引射管插接。
[0007]所述的一種改進空氣引射的燃燒器,其特殊之處在於:所述噴嘴由進氣端到出氣端依次分布有圓錐臺形收縮段、筒形壓縮段和筒形擴散段;
[0008]所述增壓混合件包括圓錐臺形收縮混合段和圓錐臺形擴散段;
[0009]噴嘴的筒形擴散段與增壓混合部件的圓錐臺形收縮混合段相對。
[0010]所述的一種改進空氣引射的燃燒器,其特殊之處在於:所述接口的基部有環形卡槽;
[0011]所述內、外引射管的端部嵌入環形卡槽內。
[0012]所述的一種改進空氣引射的燃燒器,其特殊之處在於:所述分火器座的內座和外環座之間有環形凹腔,徑向二次空氣孔穿過相鄰二個軸嚮導氣孔之間的分火器座與環形凹腔相通;所述點火針穿過爐頭的本體和環形凹腔的底板伸入環形凹腔內。
[0013]所述的一種改進空氣引射的燃燒器,其特殊之處在於:所述內分火器的周向壁上的燃燒孔的軸線與內環火蓋的軸線交點位於燃燒孔出氣端所在平面的下方;所述內環火蓋的頂部有徑向的導火板,導火板位於點火針的上方;
[0014]所述外環火蓋的外環壁上的外燃燒孔的軸線與外分火器的軸線的交點位於外燃燒孔出氣端所在平面的下方;
[0015]所述外環火蓋的頂板上有引火槽,所述引火槽與一個外燃燒孔相交;引火槽和導火板在一條直線上。
[0016]本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空氣引射的燃燒器,由於採用這樣的結構,燃氣進入噴嘴後增壓,然後高速噴出,高速噴出的燃氣和同空氣一同進入增壓混合部件內,在增壓混合部件內,進行收縮增壓混合,然後釋放促進燃氣和空氣進一步混合,然後快速進入內座、外環座內,供內分火器和外分火器燃燒。從達到節能,減少廢氣排放的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0019]圖3是圖2的A— A視圖。
[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局立體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2]如圖1所示,一種改進空氣引射的燃燒器,包括爐頭1、分火器座2、內環火蓋3、外環火蓋4、點火針5和熱電偶10,爐頭I包括本體11、內引射管12和外引射管13,本體11上有內出氣管111和外環出氣槽112 ;所述分火器座2上有內座21、外環座22、徑向二次空氣孔23和軸嚮導氣孔24,徑向二次空氣孔23位於相鄰二個軸嚮導氣孔24之間的分火器座2上;內、外分火器3、4分別與內座21和外環座22配合。
[0023]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內、外引射管12、13的進氣端的座架6、進氣接口 7、噴嘴8和增壓混合件9 ;
[0024]所述座架6包括座體61、設置在座體61 —端的支座62和設置在座體另一端的接口 63 ;所述支座62上有大內螺紋孔621和小內螺紋孔622,小內螺紋孔622與接口 63相對;大內螺紋孔621的直徑大於小內螺紋孔622的直徑;
[0025]所述進氣接口 7與大內螺紋孔621螺合,噴嘴8與小內螺紋孔622螺合;增壓混合件9設置在接口 63內,一端位於接口 63和支座62之間的空間內、另一端位於內引射管12和外引射管13內;接口 63與內引射管12和外引射管13插接。噴嘴8和增壓混合部件9的軸線在一條直線上。
[0026]所述噴嘴8由進氣端到出氣端依次分布有圓錐臺形收縮段81、筒形壓縮段82和筒形擴散段83 ;
[0027]所述增壓混合件9包括圓錐臺形收縮混合段91和圓錐臺形擴散段92 ;
[0028]噴嘴8的筒形擴散段81與增壓混合部件9的圓錐臺形收縮混合段91相對。
[0029]所述接口 63的基部有環形卡槽631 ;
[0030]所述內、外引射管12、13的端部嵌入環形卡槽631內。
[0031]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分火器座2的內座21和外環座22之間有環形凹腔25,徑向二次空氣孔23穿過相鄰二個軸嚮導氣孔24之間的分火器座與環形凹腔25相通;所述點火針5穿過爐頭I的本體和環形凹腔25的底板伸入環形凹腔25內。所述熱電偶10穿過爐頭I的本體和環形凹腔25的底板伸入環形凹腔25內。
[0032]所述內分火器3的周向壁上的燃燒孔31的軸線與內分火器3的軸線交點位於燃燒孔31出氣端所在平面的下方;如圖1所示,所述內分火器3的頂部有徑向的導火板32,導火板32位於點火針5的上方;
[0033]所述外分火器4的外環壁上的外燃燒孔41的軸線與外分火器4的軸線的交點位於外燃燒孔41出氣端所在平面的下方;
[0034]所述外分火器4的頂板上有引火槽42,所述引火槽42與一個外燃燒孔41相交;引火槽42和導火板32在一條直線上。
[0035]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改進空氣引射的燃燒器,包括爐頭、分火器座、內環火蓋、夕卜環火蓋、點火針和熱電偶,爐頭包括本體、內引射管和外引射管,本體上有內出氣管和外環出氣槽;所述分火器座上有內座、外環座和徑向二次空氣孔;內、外環火蓋分別與內座和外環座配合;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內、外引射管的進氣端的座架、進氣接口、噴嘴和增壓混合件; 所述座架包括座體、設置在座體一端的支座和設置在座體另一端的接口 ;所述支座上有大內螺紋孔和小內螺紋孔,小內螺紋孔與接口相對;大內螺紋孔的直徑大於小內螺紋孔的直徑; 所述進氣接口與大內螺紋孔螺合,噴嘴與小內螺紋孔螺合;增壓混合件設置在接口內,一端位於接口和支座之間的空間內、另一端位於內引射管和外引射管內;接口與內引射管和外引射管插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空氣引射的燃燒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噴嘴由進氣端到出氣端依次分布有圓錐臺形收縮段、筒形壓縮段和筒形擴散段; 所述增壓混合件包括圓錐臺形收縮混合段和圓錐臺形擴散段; 噴嘴的筒形擴散段與增壓混合部件的圓錐臺形收縮混合段相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改進空氣引射的燃燒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接口的基部有環形卡槽; 所述內、外引射管的端部嵌入環形卡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改進空氣引射的燃燒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分火器座上的內環火蓋和外環火蓋之間有環形凹腔,徑向二次空氣孔穿過相鄰二個軸嚮導氣孔之間的分火器座與環形凹腔相通;所述點火針穿過爐頭的本體和環形凹腔的底板伸入環形凹腔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改進空氣引射的燃燒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環火蓋的周向壁上的燃燒孔的軸線與內環火蓋的軸線交點位於燃燒孔出氣端所在平面的下方;所述內環火蓋的頂部有徑向的導火板,導火板位於點火針的上方; 所述外環火蓋的外環壁上的外燃燒孔的軸線與外環火蓋的軸線的交點位於外燃燒孔出氣端所在平面的下方; 所述外環火蓋的頂板上有引火槽,所述引火槽與一個外燃燒孔相交; 弓I火槽和導火板在一條直線上。
【文檔編號】F23D14/48GK203980281SQ201420402213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1日
【發明者】陳順發 申請人:中山市星立方廚房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