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板藍根袋泡茶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30 17:50:41 2
專利名稱:一種板藍根袋泡茶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板藍根袋泡茶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具有保健功能的茶很多,如綠茶、紅茶、有機茶等。具有保健、防病、治病功能的袋泡茶亦不少。有很多茶中添加了昂貴的人參等藥材,還有很多茶中添加十多種藥材用於治療某一疾病。但用於廣泛地健身、健腦、養生、安神,成本低、飲用價格不貴,平時當茶喝,流行性感冒、痢疾等暴發時能防病、治病的茶飲料很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平時注重防病,特別是注重提高抗病能力,增強免疫能力,在流感、痢疾等病暴發時又能防病、治病,且價格不貴,服用比較方便的一種板藍根袋泡茶及其製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板藍根袋泡茶,其袋泡茶的中草藥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板藍根30-40份 大青葉10-15份 甘草15-25份 金銀花10-20份野菊花10-15份 人中黃20-30份 茶葉30-40份一種製備上述板藍根袋泡茶的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驟A、將上述中草藥原料分別精選後烘乾並按上述重量份數配製。
B、將上述A的原料進行粉碎、篩分,選取50-100目範圍的細顆粒料。
C、將上述B的細顆粒料送入攪拌機充分混和。
D、將上述C的細顆粒混和料用紫外線照射消毒滅菌。
E、將上述D的細顆粒混和料按每袋4--6g重量裝入茶葉過濾紙袋中熱封。
本發明的優點是提供了一種平時注重防病,特別是注重提高抗病能力,增強免疫能力,在流感、痢疾等病暴發時又能防病、治病,且價格不貴,服用比較方便的一種板藍根袋泡茶及其製備方法。
具體實施方法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一種板藍根袋泡茶,其袋泡茶的中草藥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板藍根35份 大青葉12份 甘草20份 金銀花15份野菊花13份 人中黃25份 茶葉35份一種製備上述板藍根袋泡茶的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驟A、將上述中草藥原料分別精選後烘乾並按上述重量份數配製。
B、將上述A的原料進行粉碎、篩分,選取50-100目範圍的細顆粒料。
C、將上述B的細顆粒料送入攪拌機充分混和。
D、將上述C的細顆粒混和料用紫外線照射消毒滅菌。
E、將上述D的細顆粒混和料按每袋5g重量裝入茶葉過濾紙袋中熱封實施例2一種板藍根袋泡茶,其袋泡茶的中草藥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板藍根30份 大青葉15份 甘草15份 金銀花20份野菊花10份 人中黃30份 茶葉30份其製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但其每袋裝入量為4g。
實施例3一種板藍根袋泡茶,其袋泡茶的中草藥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板藍根40份大青葉10份甘草25份金銀花10份野菊花15份人中黃20份茶葉40份其製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但其每袋裝入量為6g。
權利要求
1.一種板藍根袋泡茶,其特徵在於其袋泡茶的中草藥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板藍根30-40份 大青葉10-15份 甘草15-25份 金銀花10-20份野菊花10-15份 人中黃20-30份 茶葉30-4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板藍根袋泡茶,其特徵在於其袋泡茶的中草藥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板藍根35份 大青葉12份 甘草20份 金銀花15份野菊花13份 人中黃25份 茶葉35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板藍根袋泡茶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含以下步驟A、將上述中草藥原料分別精選後烘乾並按上述重量份數配製,B、將上述A的原料進行粉碎、篩分,選取50-100目範圍的細顆粒料,C、將上述B的細顆粒料送入攪拌機充分混和,D、將上述C的細顆粒混和料用紫外線照射消毒滅菌,E、將上述D的細顆粒混和料按每袋4--6g重量裝入茶葉過濾紙袋中熱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板藍根袋泡茶,其袋泡茶的中草藥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板藍根30-40份、大青葉10-15份、甘草15-25份、金銀花10-20份、野菊花10-15份、人中黃20-30份、茶葉30-40份。製備上述板藍根袋泡茶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將上述中草藥原料分別精選後烘乾並按上述重量份數配製。B、將上述A的原料進行粉碎、篩分,選取50-100目範圍的細顆粒料。C、將上述B的細顆粒料送入攪拌機充分混和。D、將上述C的細顆粒混和料用紫外線照射消毒滅菌。E、將上述D的細顆粒混和料按每袋4-6g重量裝入茶葉過濾紙袋中熱封。本發明的優點是提供了一種平時注重防病,特別是注重提高抗病能力,增強免疫能力,在流感、痢疾等病暴發時又能防病、治病,且價格不貴,服用比較方便的一種板藍根袋泡茶及其製備方法。
文檔編號A23F3/16GK1930997SQ200610096278
公開日2007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06年9月28日
發明者蔣越, 蔣超 申請人:蔣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