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氣固兩相流的防洩漏風速測量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30 14:31:51 4
專利名稱:用於氣固兩相流的防洩漏風速測量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固兩相流測量領域,且特別涉及一種用於氣固兩相流的防洩漏
風速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氣固兩相流普遍存在於自然現象中,並涉及到國民生產的很多領域,與工農業生 產有密切聯繫。因為固體物料的管道化輸送具有運輸效率高、避免環境影響、增加安全性等 優點,所以它成為氣固兩相流與工農業生產相關最為密切的一個應用,並且廣泛應用於火 力發電中煤粉的管道輸送,食品工業中麵粉的管道輸送,醫藥製造中藥品的管道輸送,冶金 工業中礦石的管道輸送和化工中化工原料的管道輸送等。正因如此,有關氣固兩相流的研 究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管道氣固兩相流在工程中是一種常見的物理現象,例如電廠一次 風送粉管道就是氣固兩相流。 然而,正壓輸送的氣固兩相流裝置在進行風速測量時,一般通過壓縮空氣及其配 套的密封裝置連接到管路上的悶頭來確保測量過程中固相顆粒不向環境中洩露。這需要在 現場測試中連接壓縮空氣裝置,而悶頭在打開的瞬間也無法防止其內積的固相顆粒噴出, 操作人員工作量大,現場環境也較為惡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於氣固兩相流的防洩漏風速測量裝置,其能夠簡單無洩漏 的實現氣固兩相流裝置中的風量測量。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於氣固兩相流的防洩漏風速測量裝 置,包括 球閥,設置於氣固兩相流管道上; 環形密封裝置和遮板式測速管,其中,所述環形密封裝置和遮板式測速管緊密連 接在一起,並通過螺紋連接到球閥上。 進一步的,所述球閥具有調節裝置,用於開啟或關閉球閥開口。 進一步的,所述遮板式測速管具有滑動裝置,用於控制所述遮板式測速管通過環 形密封裝置進出球閥。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用於氣固兩相流的防洩漏風速測量裝置,採用球閥、環形密封 裝置和遮板式測速管的配合,能夠簡單無洩漏的實現氣固兩相流裝置中的風量測量。該裝 置無需使用壓縮空氣,操作簡單,且對環境的汙染也非常小。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用於氣固兩相流的防洩漏風速測量裝置結
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特舉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說明如下。[0013]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於氣固兩相流的防洩漏風速測量裝置,其能夠簡單無洩漏的實現氣固兩相流裝置中的風量測量。 請參考圖1,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用於氣固兩相流的防洩漏風速測量裝置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於氣固兩相流的防洩漏風速測量裝置,包括球閥20,設置於氣固兩相流管道10上;環形密封裝置30和遮板式測速管40,其中,所述環形密封裝置30和遮板式測速管40緊密連接在一起,並通過螺紋連接到球閥20上。[0015] 根據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所述球閥20具有調節裝置21,用於開啟或關閉球閥20開口 。所述遮板式測速管40具有滑動裝置41,用於控制所述遮板式測速管40通過環形密封裝置30進出球閥20。 本實用新型由安裝在氣固兩相流管道10上的一個球閥20及配套的一個環形密封
裝置30和一個遮板式測速管40組成,環形密封裝置30和遮板式測速管40緊密的組合連
在一起,並通過螺紋連接到球閥20上。使用時通過調節裝置21打開球閥20,並通過滑動裝
置41推入遮板式測速管40,環形密封裝置30保證固體顆粒不向外洩漏。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用於氣固兩相流的防洩漏風速測量裝置,採用球閥、環形密封
裝置和遮板式測速管的配合,能夠簡單無洩漏的實現氣固兩相流裝置中的風量測量。該裝
置無需使用壓縮空氣,操作簡單,且對環境的汙染也非常小。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當視權利要求書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一種用於氣固兩相流的防洩漏風速測量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球閥,設置於氣固兩相流管道上;環形密封裝置和遮板式測速管,其中,所述環形密封裝置和遮板式測速管緊密連接在一起,並通過螺紋連接到球閥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氣固兩相流的防洩漏風速測量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球閥具有調節裝置。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氣固兩相流的防洩漏風速測量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遮板式測速管具有滑動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於氣固兩相流的防洩漏風速測量裝置,包括球閥,設置於氣固兩相流管道上;環形密封裝置和遮板式測速管,其中,所述環形密封裝置和遮板式測速管緊密連接在一起,並通過螺紋連接到球閥上。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用於氣固兩相流的防洩漏風速測量裝置,其能夠簡單無洩漏的實現氣固兩相流裝置中的風量測量。
文檔編號G01P5/00GK201532395SQ200920207928
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14日
發明者尉敏雄, 王健, 陳海峰 申請人: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明華電力技術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