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MC4接頭固定件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01:26:2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伏領域,尤其涉及一種MC4接頭固定件。
背景技術:
太陽能光伏系統中,各光伏板組件間的直流電纜以串聯的形式連接,再通過並聯引到逆變器,電纜之間的連接通過MC4連接頭來實現。由於支架結構的限制,MC4接頭無法暗藏在支架中,只能暴露在外,不僅不美觀,還容易因長期暴露而引起MC4外殼的風化,造成接觸不良,而導致故障甚至是火災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MC4接頭固定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MC4接頭固定件,安裝在光伏支架上以用於MC4接頭的固定及防護,包括:
殼體,其設有用於容置所述MC4接頭的容置腔體及設於容置腔體背側的若干個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由從容置腔體背側延伸出的豎直板及由豎直板兩端延伸出來的上水平板及下水平板組成,上水平板及下水平板之間的距離等於光伏支架的橫截面高度,上水平板的端部下端延伸有用於扣在光伏支架卡槽邊沿的第一卡勾,容置腔體的兩端均加工有長槽,長槽的根部呈半圓過渡,MC4接頭所連接的電纜由前往後推入所述長槽中,容置腔體的底部設有若干扣孔;
蓋板,其端面上延伸有與所述容置腔體的內輪廓吻合的定位條,位於蓋板下端的定位條上延伸有若干第二卡勾,蓋板的兩側均延伸有條狀凸起,條狀凸起的端部切有半圓形缺口,將蓋板由前往後推入所述容置腔體,所述第二卡勾扣在所述扣孔上,所述條狀凸起插接在所述長槽中,且其端部與長槽的根部拼接成圓孔以固定所述電纜。
進一步地,所述卡接件的數量為兩個,分布在殼體的兩端。
進一步地,還包括沿蓋板邊緣布置的第一密封條,用以實現蓋板與殼體的連接面間的密封。
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二密封條,第二密封條卷繞在所述電纜上,以實現電纜與安裝其的圓孔之間的密封。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及蓋板由鋁合金製成。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可實現MC4接頭在光伏支架上的固定,使光伏系統美觀整潔;
2、安裝方式簡易,可實現MC4接頭的防護,避免MC4長期暴露在外,提升了MC4接頭的壽命與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爆炸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總成圖;
圖3為圖2A-A處橫截視圖;
圖4為蓋板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
如圖1、圖2、圖3及圖4所示,一種MC4接頭固定件,安裝在光伏支架上以用於MC4接頭的固定及防護,包括殼體1、蓋板2、第一密封條3以及第二密封條4。
其中,殼體1設有用於容置所述MC4接頭的容置腔體11及設於容置腔體11背側的若干個卡接件12。本實施例中,卡接件12為兩個,分布在殼體1的兩端。卡接件12由從容置腔體11背側延伸出的豎直板及由豎直板兩端延伸出來的上水平板及下水平板組成,所述上水平板及下水平板之間的距離等於光伏支架的橫截面高度,上水平板的端部下端延伸有用於扣在光伏支架5的卡槽51邊沿的第一卡勾121,如此,即可將殼體1卡接在光伏支架5上。容置腔體11的兩端均加工有長槽111,長槽111的根部呈半圓過渡,MC4接頭所連接的電纜6由前往後推入長槽111中,在容置腔體的底部還設有若干扣孔112。
蓋板2的端面上延伸有與容置腔體11的內輪廓吻合的定位條21,位於蓋板2下端的定位條21上延伸有若干第二卡勾211,蓋板2的兩側均延伸有條狀凸起22,條狀凸起22的端部切有半圓形缺口。將蓋板2由前往後推入容置腔體11,第二卡勾211扣在扣孔112上,在定位條21與第二卡勾211的作用下,蓋板2與殼體1實現連接。連接後,條狀凸起22插接在長槽111中,且其端部與長槽111的根部拼接成圓孔以固定電纜6。
由於MC4接頭本身具備一定的防水能力,故而,本實用新型只需防止雨水、露水直接打在MC4接頭上,即可滿足防水需求。條狀凸起22與長槽111採用過渡配合,第一密封條3膠粘在蓋板邊緣用以實現蓋板2與殼體1的連接面間的密封,第二密封條4卷繞在電纜6上,蓋板2蓋入殼體1後即實現電纜6與安裝其的圓孔之間的密封,並且,第二密封條4還可對電纜6進行保護,防止電纜6在其固定處有所損傷。本實施例中,殼體1及蓋板2由鋁合金製成,經久耐用,並可循環使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