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夥做生意合伙人玩套路怎麼辦(合作模式決定賺多賺少)
2023-06-20 22:20:50 3
「城市合伙人」的商業形式跟傳統的分銷商、經銷商形式區別並不大,但它們之間還有關鍵的細節分別,與利潤分成息息相關。
作者|虹 月
圖片|網 絡
最近,在汽車行業有一些關於招募合作的新聞:「突破者城市合伙人計劃在廣西站舉辦」「標緻全民合伙人火熱招募中,只等你來」……「合伙人」這個詞兒自從《中國合伙人》這部電影上映就被社會面帶熱了,隨著新零售時代的到來,延伸而來的「城市合伙人」概念也被各行各業使用在商業合作上,其中不乏汽車後市場領域。很多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品牌商在開拓市場時,喜歡對外宣傳「招募城市合伙人」。業內不少人說:「『城市合伙人』是換個馬甲的說法,實際是傳統分銷商、經銷商的意思。」也有人說:「『城市合伙人』是傳統分銷商、經銷商模式的升級版,商業模式更優越。」到底「城市合伙人」是個什麼樣的概念?和傳統分銷商、經銷商有啥區別?當一個合作機會擺在你面前,選擇哪種合作模式才更好?
城市合伙人與其他商業模式PK
先來看看城市合伙人的模式與條件,一般來說,企業或品牌商選擇城市合伙人需要對方符合以下情況:
1、價值觀一致。即認同品牌、企業文化以及發展策略,這是首要條件。「道不同不相為謀」,合伙人的品牌理念、經營策略、發展目標等,要大致相合,才能共同遠謀。
2、能力和資源匹配。此處涉及到三種合夥形式,需要有相應不同的能力和資源。
第一種模式是,如果合伙人是運營良好的公司或門店,有現成的模式、系統、資源和經驗,那麼可以作股權架構上的合夥,目前汽車後市場採取這種合夥模式的比較多;第二種模式是,合作者交納保證金成為合伙人,這種模式和傳統加盟模式一樣,只不過保證金會相對低很多,這也是汽車後市場「城市合伙人」比較常用的一種模式;第三種模式是,個人零成本投入合夥模式,即個人以自身工作能力整合企業或品牌方的「貨品資源、品牌資源、渠道資源、物流資源」等資源來為自己創業,這種模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里巴巴的城市合伙人。這種模式在汽車後市場往往表現為:公司提拔內部得力員工,成為合伙人,共同打拼事業,但目前這種合夥模式相對少見。
從以上可見,「城市合伙人」的商業形式跟傳統的分銷商、經銷商形式區別並不大,但它們之間還有關鍵的細節分別。首先從概念上看,「城市合伙人」的地位高於傳統分銷商、經銷商,企業或品牌方是以「平等地位」來與合伙人開展合作。就產品品牌來講,品牌不僅僅屬於企業或品牌方,而是共同擁有,需要雙方共同打造,那麼市場策略等各方面,都需要合作雙方以平等的方式共同去商討與執行,可以說合作雙方是榮辱與共、進退同行。其次,利潤分成方面,城市合伙人的回報更多元,可以根據合夥形式以股權分紅或者銷售利潤分成,或兩者兼之的方式進行利潤分配。再者,城市合伙人的前途更具有想像力,可以直升品牌股東,雙方最終形成相互持股。可以說,城市合伙人就是用自己的資源和企業或品牌方進行合作,彼此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彼此是利益共同體,共享項目,共同創業,達到利益的最大化。
那麼,由此可見,傳統分銷商、經銷商與城市合伙人比起來,就「輸」在了合作方式的從屬地位、獨立經營、盈虧自負這三個方面,綜合以上,城市合伙人作為創新的商業模式,確實比較先進、科學,更具有優勢。
「城市合伙人」也有坑
目前,隨著國內疫情「防疫常態化」,汽車後市場日益活躍,人人都在尋找新項目、新機會。當「招募城市合伙人」的機遇來到面前時,「應聘者」確實可以好好考察一番。為了避免踩坑,筆者給出一些考察上的建議:
首先,明確合作模式的目的。「城市合伙人」的最終目的應該是:以比較高的效率,將企業或品牌的發展理念、企業/品牌文化、商業模式、服務價值傳遞給終端消費者。其次,對方的品牌或項目是否符合當地市場需求,對方是否做好當地市場調查,是否有數據支撐?再次,對方的城市合伙人模式,比如推廣模式、盈利模式是否利於長遠的擴大和發展?激勵機制和退出機制是否清晰和完善?合作內容越詳細完善越好。最後,要了解清楚對方的短板,自己是否能夠補充這些短板,同時也要足夠了解自己的短板,面對自己的短板,對方能夠給予多少支持?筆者認為,從汽配、汽修行業來說,最關鍵的是了解清楚物流配送、備貨、培訓等方面的服務與支持。
在市場競爭激烈,中小型經銷商發展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面對新機遇和能夠自由選擇的合夥模式,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都需要做足功課,做到知己知彼、明確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跟風,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而當選擇「城市人合夥」模式時,記住合作雙方為平等關係,擺對心態,形成良好的、充分的溝通是合作的基礎。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