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醫用液體連通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21 00:52:16
專利名稱:一次性醫用液體連通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能夠避免在輸液操作時產生汙染的一次性醫用液體連通器。
目前,醫療部門普遍用於輸液的方式,大都是將液體容器倒放在吊藍內,並在液體容器口處插入輸液器及進氣管,然後進行對患者的輸液。此種方式輸液,在需增加輸液量以及增添藥物時,則要逐次將輸液器及進氣管在液體容器口處拔出、插入,這樣頻繁操作不僅容易造成對液體的汙染,而且費時費力。由此,長期以來此種輸液方式給醫護人員帶來了諸多不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不足部分,提供一種能夠避免在輸液操作時產生汙染的一次性醫用液體連通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次性醫用液體連通器,它有吊藍、輸液倉、換液倉、連通管、輸液管及進氣管,帶有吊環的吊藍上分別有輸液倉及換液倉,輸液倉內的底部有輸液管及連通管,換液倉內的底部有進氣管及連通管,輸液倉及換液倉內的連通管彼此相通,進氣管上埠內有過濾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一、設計科學合理,能夠避免在輸液操作時產生的汙染,它通過連通管的作用,使得在需增加輸液量及增添藥物時,無需逐次將輸液器及進氣管在輸液倉內的容器口處拔出、插入,只需更換換液倉內的容器即可;二、操作省時省力,大大減輕了醫護人員的繁瑣勞動;三、結構簡單、容易製作、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的廣泛應用能夠產生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說明書附圖
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下面參照說明書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的一次性醫用液體連通器,它有吊藍2、輸液倉3、換液倉7、連通管4、輸液管5及進氣管6,帶有吊環1的吊藍2上分別有輸液倉3及換液倉7,輸液倉3內的底部有輸液管5及連通管4,換液倉7內的底部有進氣管6及連通管4,輸液倉3及換液倉7內的連通管4彼此相通,進氣管6上埠內有過濾器8。
製作時,按上述要求加工後,密封、消毒即可使用。使用時,將輸液器與本實用新型上的輸液管5下端相接,然後將所需輸液及換液容器分別倒置在本實用新型的輸液倉3及換液倉7內,並分別使其內的輸液管5、連通管4及進氣管6、連通管4穿入所需輸液及換液容器口內,此時通過吊環1將本實用新型掛在輸液架上,穿刺後即可輸液。需要增加輸注量以及增添藥物時,只需將換液倉7內的容器取出後更換,或者在其內增添藥物後,再將其倒置在換液倉7內,並使進氣管6、連通管4再次穿入其容器口內即可。與本實用新型相配套使用的輸液器為現有技術,這裡就不一一贅述。
權利要求1.一次醫用液體連通器,它有吊藍(2)、輸液倉(3)、換液倉(7)、連通管(4)、輸液管(5)及進氣管(6),其特徵在於帶有吊環(1)的吊藍(2)上分別有輸液倉(3)及換液倉(7),輸液倉(3)內的底部有輸液管(5)及連通管(4),換液倉(7)內的底部有進氣管(6)及連通管(4),輸液倉(3)及換液倉(7)內的連通管(4)彼此相通,進氣管(6)上埠內有過濾器(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一次性醫用液體連通器,它有吊籃、輸液倉、換液倉、連通管、輸液管及進氣管,帶有吊環的吊籃上分別有輸液倉及換液倉,輸液倉內的底部有輸液管及連通管,換液倉內的底部有進氣管及連通管,輸液倉及換液倉內的連通管彼此相通,進氣管上埠內有過濾器。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輸液方式容易產生汙染的問題,是一項值得推廣的技術。
文檔編號A61M5/14GK2274074SQ96248558
公開日1998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1996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1996年12月9日
發明者徐希雲, 田啟中, 周莉 申請人:山東省千佛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