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保健鞋底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10:59:56 3
專利名稱:多功能保健鞋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活用品的保健鞋底,尤其是能對「足部反射區」起按摩作用,且具有彈性,除臭、除汗等多功能的保健鞋底。
目前公知的保健鞋底只是在鞋底上對應「足部反射區」設有粗細不同的顆粒,用以壓迫反射區以期達到保健作用,但由於整個鞋底顆粒是緊貼於足底,缺乏彈性,不能起按摩作用,且整個鞋底是密閉型,不通氣,易出腳汗,無法除臭,所以保健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功能保健鞋底,它不僅能對「足部反射區」進行按摩,而且還具有一定彈性,使按摩效果更佳,同時也還具有疏通足底溼氣,起到除臭、除汗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鞋底是由上下兩層構成,上層是對應「足部反射區」的分布,設有粗細不同的硬顆粒,這裡所指的反射區是在靠近足趾的部位「足部反射區1」及足心內側「足部反射區2」。又在顆粒與顆粒的區間設有小氣孔,與下層相通,下層為軟顆粒,平均分布於鞋底,鞋底的周邊設有鞋邊,鞋邊的內側設有氣體過濾材料,鞋邊上還設有換氣孔。本鞋底上下層及鞋邊所用的材料可以是橡膠、塑料、海棉、泡沫塑料。
當人們行走時,鞋底上層設有軟顆粒,使這種按摩富有彈性,更好地刺激「雙足反射區」,調節人體相對應的組織的生理功能,同時還可以使足底得到充分的血液循環,有利於身體健康,至於足底所產生的溼氣,可通過顆粒與顆粒的區間的小氣孔進入下層,當人體足部往下壓時,下層體積壓縮,使溼氣由鞋邊換氣孔排出外界,當足部往上抬時,足底壓力減少。由於鞋底下層裝有軟顆粒彈性作用,使鞋底空間增大,壓力減小,外界新鮮空氣進入鞋底,為此進行氣體交換,再加上鞋邊裝有過濾材料,為消毒無紡布、消毒紗布或過濾布等,就能起到滅菌、除臭、除汗等作用。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鞋底的中部剖面構造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鞋底的俯視示意圖。
圖中1、上層鞋底 2、細硬顆粒 3、粗硬顆粒4、小氣孔5、鞋邊 6、過濾材料7、換氣孔8、軟顆粒9、下層鞋底10、足部的反射區111、足部反射區2
圖1是取自左鞋底的中部剖面構造圖,上層鞋底(1)對應「足部反射區2」,在足心的內側設置有粗硬顆粒(3),其直徑為5-8mm,高度為5-15mm,在其他部位則設置細硬顆粒(2),其直徑為3-4mm,高度為3-10mm,顆粒與顆粒的區間還設有小氣孔(4)與下層相通。下層鞋底(9)為軟顆粒(8)平均分布於鞋底,軟顆粒為圓錐體(也可製成小柱體),其直徑為2-3mm,高度為5-6mm,顆粒的材料與鞋底一樣,可以是橡膠、海棉、塑料、泡沫塑料。在鞋底的周邊設有鞋邊(5),鞋邊內側設有無紡布過濾材料(6),鞋邊上還設有換氣孔(7)。
圖2,用虛線圍起來的是對應「足部反應區1」為(10),用虛線圍起來的對應「足部反應區2」為(11)。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保健鞋底,其特徵是由上下兩層所構成,其上層是對應「足部反射區」設有粗細不同的硬顆粒,且顆粒與顆粒之區間設有小氣孔與下層相通,下層為軟顆粒平均分布於鞋底,鞋底的周邊設有鞋邊,鞋邊內側設有氣體過濾材料,鞋邊上還設有換氣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保健鞋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鞋底上層對應於「足部反射區」,在靠近足趾的部位(10)及足心的內側(11),在其上設置有粗硬顆粒,其直徑為5-8mm,高度為5-15mm,在其他部位則設置細硬顆粒,其直徑為3-4mm,高度為3-1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保健鞋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鞋底下層為軟顆粒平均分布於鞋底,軟顆粒的形狀為小錐體或小柱體,其直徑為2-3mm,高度為5-6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保健鞋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鞋底的鞋邊,其內側所設有的氣體過濾材料,是無紡布、消毒紗布或過濾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保健鞋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鞋底所用的材料是橡膠、海棉、塑料、泡沫塑料。
專利摘要一種多功能保健鞋底,由上下兩層所構成,其上層是對應「足部反射區」,設有粗細不同的硬顆粒,且顆粒與顆粒的區間設有小氣孔與下層相通,下層為軟顆粒平均布於鞋底,鞋底周邊有濾材及氣孔,能起到按摩、除臭、除汗作用。
文檔編號A43B13/14GK2223907SQ9521355
公開日1996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1995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1995年6月22日
發明者皮保良 申請人:皮保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