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桌書架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18:24:26 1
專利名稱:電腦桌書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腦桌書架,具體涉及一種學生公寓整體櫃電腦桌上用的書架。
背景技術:
學生公寓宿舍整體櫃電腦桌,桌面空間高度約為58cm,電腦、書本等一系列宿舍生 活和學習用品所能佔用的只是下層空間,往往東西過多導致擁擠而顯得雜亂,給學生宿舍 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不便。現有改進,所採用的是玻璃結構,需要上門安裝,對學生整體櫃有一定的損壞。加 上玻璃易碎,對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一定威脅。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對電腦桌合理的配置空間,滿足學生物品放置的基本需要。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腦桌書架,該書架由五塊隔板組成, 其中隔板3豎向放置,與橫向放置的隔板2、豎向放置的隔板1共同將其一側的空間間隔成 上下兩層,隔板3另一側空間由橫向放置的隔板4、豎向放置的隔板5間隔成上下兩層;所 述隔板2左右兩側分別與隔板1、隔板3相連;所述隔板4左右兩側分別與隔板3、隔板5相 連;所述隔板1、隔板3和隔板5的下端處於同一水平桌面上。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隔板2水平設置,並與隔板3的中部相連;隔板4 水平設置,並與隔板5的上端相連;所用各隔板為木工板或三合板,且隔板厚度為1. 5cm,寬 度為20cm ;隔板1長度為30cm,隔板2長度為50cm,隔板3長度為45cm,隔板4長度為53cm, 隔板5長度為40cm。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書架充分利用了電腦桌上層空間,更加符 合學生的物品放置需要;書架的寬度設為20cm,符合書本寬度的放置需要;原材料採用三 合板,安全性較高,成本低,且無需上門安裝,使用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腦桌書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書架放置於整體櫃電腦桌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電腦桌書架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書架用於空間高度約為58cm、長度約為108cm的整體櫃電腦桌上。結 合圖1和圖2,本電腦桌書架採用5塊三合板作為隔板,各隔板通過螺絲釘或槍釘或通過 L型五金件配合螺絲釘組裝而成,每塊三合板厚1. 5cm,寬20cm,長度分別為30cm、50cm、45cm、53cm、40cmo隔板1、隔板2和隔板3相連接,呈「H」型,將一側空間分成上下兩層,下層可放置 生活用品,上層放置書本。為了給書本預留足夠的空間,上層高度約為33cm,下層高度約為 25cm,即隔板2大致位於隔板3的中部。隔板3、隔板4和隔板5相連,呈「h」型,將另一側 空間分成上下兩層,隔板4與隔板5的上端相連,以便下層預留足夠的空間放置電腦;同時 隔板3上端高出隔板4,能夠有效地防止物品從隔板4上掉落。隔板1、隔板3、隔板5的下 端位於同一水平桌面7上。同時書架整體的長度約為108cm,當書架放置於電腦桌上時,能 夠使得書架兩端緊靠在整體櫃電腦桌6的側壁上,在節約材料的同時,能夠使書架上層的 物品不易從兩端掉落。該書架使用木工板或三合板木質材料,可隨意剪裁,還可採用其它不同長度和數 量的隔板組合方式,可隨意調節各層空間,滿足對高度、長度等的不同空間需求。
權利要求1.一種電腦桌書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書架由五塊隔板組成,其中隔板(3)豎向放置, 與橫向放置的隔板(2)、豎向放置的隔板(1)共同將其一側的空間間隔成上下兩層,隔板 (3)另一側空間由橫向放置的隔板(4)、豎向放置的隔板(5)間隔成上下兩層;所述隔板(2) 左右兩側分別與隔板(1)、隔板(3)相連;所述隔板(4)左右兩側分別與隔板(3)、隔板(5) 相連;所述隔板(1)、隔板(3)和隔板(5)的下端處於同一水平桌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桌書架,其特徵在於所述隔板(2)水平設置,並與隔板 (3)的中部相連;所述隔板(4)水平設置,並與隔板(5)的上端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腦桌書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各隔板為木工板或三合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腦桌書架,其特徵在於所述隔板厚度為1.5cm,寬度 為20cm ;所述隔板(1)長度為30cm,隔板(2)長度為50cm,隔板(3)長度為45cm,隔板(4) 長度為53cm,隔板(5)長度為40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腦桌書架,該書架由五塊隔板組成,其中隔板(3)豎向放置,與橫向放置的隔板(2)、豎向放置的隔板(1)共同將其一側的空間間隔成上下兩層,隔板(3)另一側空間由橫向放置的隔板(4)、豎向放置的隔板(5)間隔成上下兩層;其中隔板(2)左右兩側分別與隔板(1)、隔板(3)相連,隔板(4)左右兩側分別與隔板(3)、隔板(5)相連,隔板(1)、隔板(3)和隔板(5)的下端處於同一水平桌面上。該書架成本低,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47B23/04GK201905465SQ201120000718
公開日2011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4日
發明者張海斌, 李純成, 蔡慧華 申請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