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除塵散熱功能的電力櫃的製作方法
2024-02-13 18:52: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氣設備,具體是一種具有除塵散熱功能的電力櫃。
背景技術:
在電力基礎設施領域,電力櫃是常見設備,對於目前的電力櫃主要由一個大致呈長方體的金屬外殼構成;由於內部裝載有大型的電力設備,如變壓器,因此安裝通常會用到起吊裝置,而現有的電力櫃均為前端開口,因此安裝變壓器時就會帶來安裝不便;同時電力設備具有大電流,因此電力櫃內部發熱量較大,需要在外殼的表面開設散熱區,而目前的散熱區均是由對稱開設在電力櫃外殼兩側的條狀百葉窗構成的,由於其對稱性,在電力櫃內外交換熱量時,只能以空氣自然對流的方式進行,因此散熱緩慢,不利於電力櫃的高功率作業;電力櫃的內有眾多的電器設備,電磁波汙染嚴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除塵散熱功能的電力櫃,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除塵散熱功能的電力櫃,包括下殼及上蓋,所述下殼為上端開口,所述上蓋左右兩側設置有多個帶螺栓的凸起,所述下殼上端設置有與凸起相嵌合的凹槽,所述凹槽處設有與螺栓適配的螺紋孔;所述上蓋上端設置有多個吊環;所述下殼內側壁上設置有一層電磁屏蔽薄膜,所述下殼內底部上設置有放置電力設備的安裝架;所述下殼左右兩側均設置有進風口,所述進風口外設置有百葉窗;所述下殼內底部設置有多個集風漏鬥,所述集風漏鬥通過下殼的內腔及進風口與外界連通,所述集風漏鬥均與其下方的集風管相連,所述集風管內依次設置有抽風機、氣固分離器及關風器,所述集風管通過關風器與其下方的集塵室相連通,所述集塵室內設置有集塵抽屜。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殼外側壁設置有防水層。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氣固分離器為螺旋式氣固分離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百葉窗的條狀簷向下傾斜。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吊環有四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下殼為上端開口,因此方便使用起吊裝置將電力設備吊起並放到下殼內,再通過吊環吊起上蓋並將其放置於下殼上,通過凸起與凹槽的配合能方便裝配好上蓋,最後通過螺栓與螺紋孔固定好上蓋即可,使得電力設備的裝配變的快捷方便;設置抽風機,在抽風機的作用下,外界空氣通過進風口進入下殼內,並在換熱後通過集風漏鬥進入集風管內,使下殼形成流動的空氣,進而提高散熱效果;設置安裝架,使電力設備與下殼底部存在間隙,便於散熱,進一步提高散熱效果;進入集風管內的空氣在抽風機的作用下進入氣固分離器內,進行氣固分離後,空氣中的灰塵經過關風器關風后落入到集塵室的集塵抽屜內,一段時間將集塵抽屜取出,將積塵倒掉即可;設置百葉窗,所述百葉窗的條狀簷向下傾斜,能很好的防止雨水進入下殼內;設置防水層,起防水作用,避免雨水腐蝕下殼,延長使用壽命;設置電磁屏蔽薄膜,屏蔽電力設備產生的電磁波,避免電磁波汙染。
綜上所述,本新型結構設計合理,使得電力設備的裝配變的快捷方便;具有較好的防雨、防腐蝕、散熱及除塵性能,同時能屏蔽電力設備產生的電磁波,避免電磁波汙染。
附圖說明
圖1為具有除塵散熱功能的電力櫃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具有除塵散熱功能的電力櫃的俯視圖。
圖中:1-下殼,2-百葉窗,3-進風口,4-防水層,5-電磁屏蔽薄膜,6-凸起,7-吊環,8-上蓋,9-螺栓,10-螺紋孔,11-電力設備,12-安裝架,13-集風漏鬥,14-集風管,15-集塵室,16-集塵抽屜,17-抽風機,18-關風器,19-氣固分離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一種具有除塵散熱功能的電力櫃,包括下殼1及上蓋8,所述下殼1為上端開口,所述上蓋8左右兩側設置有多個帶螺栓9的凸起6,所述下殼1上端設置有與凸起6相嵌合的凹槽,所述凹槽處設有與螺栓9適配的螺紋孔10;所述上蓋8上端設置有多個吊環7;所述下殼1內側壁上設置有一層電磁屏蔽薄膜5,所述下殼1內底部上設置有放置電力設備的安裝架2;所述下殼1左右兩側均設置有進風口3,所述進風口3外設置有百葉窗2;所述下殼1內底部設置有多個集風漏鬥13,所述集風漏鬥13通過下殼1的內腔及進風口3與外界連通,所述集風漏鬥13均與其下方的集風管14相連,所述集風管14內依次設置有抽風機17、氣固分離器19及關風器18,所述集風管14通過關風器18與其下方的集塵室15相連通,所述集塵室15內設置有集塵抽屜16。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下殼1為上端開口,因此方便使用起吊裝置將電力設備吊起並放到下殼1內,再通過吊環7吊起上蓋8並將其放置於下殼1上,通過凸起6與凹槽的配合能方便裝配好上蓋8,最後通過螺栓9與螺紋孔10固定好上蓋8即可,使得電力設備11的裝配變的快捷方便;設置抽風機17,在抽風機17的作用下,外界空氣通過進風口3進入下殼1內,並在換熱後通過集風漏鬥13進入集風管14內,使下殼1形成流動的空氣,進而提高散熱效果;設置安裝架12,使電力設備11與下殼1底部存在間隙,便於散熱,進一步提高散熱效果;進入集風管14內的空氣在抽風機17的作用下進入氣固分離器19內,進行氣固分離後,空氣中的灰塵經過關風器18關風后落入到集塵室15的集塵抽屜16內,一段時間將集塵抽屜16取出,將積塵倒掉即可;設置百葉窗2,所述百葉窗2的條狀簷向下傾斜,能很好的防止雨水進入下殼1內;設置防水層4,起防水作用,避免雨水腐蝕下殼1,延長使用壽命;設置電磁屏蔽薄膜5,屏蔽電力設備11產生的電磁波,避免電磁波汙染。
需要提及的是,本申請中抽風機、氣固分離器的控制電路結構為本領域中的現有技術,因此不再贅述。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