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治療高脂血症、腦動脈硬化及缺血性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20 19:18:56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治療高脂血症、腦動脈硬化及缺血性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具體地說是一種用於治療高脂血症、腦動脈硬化及缺血性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本申請是第200910039381. 3號申請的分案申請。
背景技術:
高脂血症、腦動脈硬化症及缺血性中風是心腦血管的系列疾病,目前市場上有很多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西成藥,但多不理想,雖然大多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有的毒副作用較大,有的治療成本過高,停止用藥後病情出現反覆,安全、有效、質優、使用方便的中藥製劑仍為臨床所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有效治療高脂血症、腦動脈硬化及缺血性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本發明的治療高脂血症、腦動脈硬化及缺血性中風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組分製成人參150-600重量份,制何首烏2300-9200重量份,紅花6504600重量份,山楂 1350-5400重量份,淫羊藿1350-5400重量份,人參葉1000-4000重量份,石菖蒲6504600 重量份,三七330-1320重量份,川芎750-3000重量份,丹參2000-8000重量份,桑寄生 1350-5400重量份,葛根1800-7200重量份,水牛角4000-16000重量份,冰片10-40重量份。本發明的治療高脂血症、腦動脈硬化及缺血性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可以製成任何一種藥劑學上的劑型,包括膠囊劑、散劑、顆粒劑、丸劑或片劑。下面分別說明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各種常用劑型的製備方法1、膠囊劑的製備人參、三七、冰片分別研成細粉;水牛角銼成細絲,加水煎煮1-3 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人參葉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清膏,加乙醇,攪拌,靜置M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其餘制何首烏、紅花、山楂、淫羊藿、石菖蒲、川芎、丹參、桑寄生、葛根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以上幹浸膏研成細粉,加入人參、三七細粉,混勻,制粒,乾燥, 再加入冰片細粉和適量輔料,混勻,裝入膠囊,即得膠囊劑。2、散劑的製備人參、三七、冰片分別研成細粉;水牛角銼成細絲,加水煎煮1-3 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人參葉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清膏,加乙醇,攪拌,靜置M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其餘制何首烏、紅花、山楂、淫羊藿、石菖蒲、川彎、丹參、桑寄生、葛根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以上幹浸膏研成細粉,加入人參、三七細粉,混勻,乾燥,再加入冰片細粉,混勻,即得散劑。3、丸劑的製備人參、三七、冰片分別研成細粉;水牛角銼成細絲,加水煎煮1-3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人參葉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清膏,加乙醇,攪拌,靜置M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其餘制何首烏、紅花、山楂、淫羊藿、石菖蒲、川彎、丹參、桑寄生、葛根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以上幹浸膏研成細粉,加入人參、三七、冰片細粉,用乙醇泛丸,甘草炭包衣,即得丸劑。4、片劑的製備人參、三七、冰片分別研成細粉;水牛角銼成細絲,加水煎煮1-3 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人參葉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清膏,加乙醇,攪拌,靜置M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其餘制何首烏、紅花、山楂、淫羊藿、石菖蒲、川彎、丹參、桑寄生、葛根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以上幹浸膏研成細粉,加入人參、三七細粉,混勻,制粒,乾燥, 再加入冰片細粉和適量輔料,混勻,壓成片劑。5、顆粒劑的製備人參、三七、冰片分別研成細粉;水牛角銼成細絲,加水煎煮1-3 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人參葉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清膏,加乙醇,攪拌,靜置M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其餘制何首烏、紅花、山楂、淫羊藿、石菖蒲、川芎、丹參、桑寄生、葛根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以上幹浸膏研成細粉,加入人參、三七、冰片細粉和適量輔料, 混勻,制粒,低溫乾燥,即得顆粒劑。上述輔料為硬脂酸鎂。我們根據清代著名醫藥學家王清任對中風發病機制提出的「氣虛歸併"論,結合近現代藥理、藥學對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環、治療缺血性中風等方面研究的有效方藥,進行綜合、分析、比較後確定了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本發明組方中人參大補元氣, 補氣力尤勝;三七活血通脈,祛瘀生新;制何首烏補肝腎,益精髓,充養於腦,均為君藥。輔以川芎、紅花、丹參、山楂行氣活血,祛瘀化積,通絡散結;桑寄生、淫羊藿補肝腎、益精血通痺阻為臣藥。佐以葛根解肌透熱,昇陽通絡;水牛角清熱涼血,解毒化斑,共清瘀滯久鬱所化之熱;人參葉養陰潤燥,安神益智,均為佐藥;冰片散鬱火,通諸竅;石菖蒲芳香開竅,益智健腦為使,諸藥合用共奏益氣活血,化瘀通絡,醒腦開竅,滋養肝腎,安神益智之功效。以下通過動物實驗,說明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藥效作用為了探討本發明藥物對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效果,經中華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進行藥效學研究,觀察了對血脂、血液粘度微循環、大鼠腦缺血組織過氧化脂質含量的影響及大鼠缺血性病模腦組織超微結構的保護作用等。(一)、對血脂的影響本發明藥物給高脂模型大鼠2. lg/kg及4. 2g/kg兩組及對照組比較,總膽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均有顯著差異(P 0. 05)。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本發明藥物組與高脂對照組比較有非常顯著的提高(P
<0. 01),而安妥明組並未見此作用。解剖所見,長期給高脂飼料,各組均見脂肪肝形成,高脂對照組佔92.8%,安妥明組佔77.8%,本發明藥物兩組為61.5%、61. 1 %,經X2處理,對照組與給藥組有顯著差異(P
<0. 05)。
(二)、對血循環的影響1、本發明藥物(N = 8)10mg/100g劑量靜脈注射可使大鼠腦血流量增加,20分鐘時增加57. 1 士 18. 17%,可維持40-50分鐘,與給藥前比較,有非常顯著差異(P < 0. 01),與 0. 5mL/100g亞硝酸鈉比較作用稍緩。2、本發明藥物(N = 8)2. 5mg/100g作心臟灌流,能使離體心臟的冠脈流量增加 38.9%,與給藥前比較,有非常顯著差異(P <0.01)。亞硝酸鈉灌流,冠脈流量增加 25%,不及本發明藥物,兩者比較差異顯著(P <0.05)。3、給大鼠小腸注射0. %il/100g體重本發明藥物,五分鐘後細動脈管、細靜脈管均顯著擴大,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非常顯著(P < 0.01),毛細管開放數每平方毫米增加 41. 9士 14. 1%,毛細管口徑增大,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 <0.05)。藥效維持時間30 40分鐘,血流速度一般比給藥前提高一級。(三)、對大腦缺血性病模的影響1、本發明藥物0. 2mg/100g及0. 4g/100g兩組,硝苯吡啶陽性對照組2. 5mg/100g 及正常對照組,給藥三天後,結紮兩側頸總動脈,15小時後斷頭取腦,測定LPO含量,各給藥組LPO明顯低於對照組,高劑量組LPO含量最低,與低劑量組及硝苯吡啶組比較均有明顯差異(P < 0. 05)。2、上述模型取腦組織,以戊二醛固定,按常規脫水切片,用JEM120EX電鏡觀察神經元細胞、少突神經膠質細胞和毛細管超微結構的變化。從觀察結果分析,本發明藥物對大鼠缺血性病模的神經元細胞、少突神經膠質細胞和毛細管超微結構均有保護作用,其作用稍強於硝苯吡啶。(四)、對血液粘度的影響健康SD大鼠4. 5g/kg/d灌胃給藥,測定全血粘度和血漿粘度,並與正常對照組、新抗凝對照組比較,在低切條件下(37. 5S—1)本發明藥物組明顯低於對照組(P0.05)。(五)、對小鼠遊泳耐力的影響本發明藥物組與對照組比較,有非常顯著差異(P <0.05),表明本發明藥物有提高小鼠耐力的作用。藥效學實驗表明,本發明藥物具有增加腦血流量、冠脈流量及改善微循環的作用; 明顯抑制腦缺血組織的自由基形成,對腦缺血組織有保護作用,可減輕由腦組織缺血而引起的腦組織神經細胞壞死。對循環障礙性疾病,由於抑制血小板聚集性、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脂、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故有一定預防作用。因此,對防治冠狀動脈、腦血管硬化和栓塞有積極意義。以下通過藥物臨床研究試驗,說明本發明藥物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本發明藥物在上海中醫學院附屬曙光醫院、龍華醫院、嶽陽醫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進行臨床試驗。治療腦動脈硬化症、缺血性中風及中風後遺症、高脂血症共 377例(男215例,女162例,年齡63士 10歲,最小40歲,最大80歲)。劑量為每次2-4粒, 每日三次,一個月為一個療程。治療1-4個療程,總顯效率為50. 13%,總有效率為89. 92%, 其中治療腦動脈硬化症130例,顯效率50. 00%,有效率88. 46% ;治療缺血性中風及中風後遺症169例,顯效率40. M%,有效率93. 49%,缺血性中風患者治療前CT頭顱平掃描檢查111例,其中45例治療後經CT頭顱掃描複查,CT顯效率15.6%,CT有效率57. 8% ;治療高脂血症78例,顯效率71. 79%,有效率74. 61%。並與硝酸通絡片50例作對照,治療腦動脈硬化症兩者療效相仿;治療缺血性中風及中風後遺症,本發明藥物組療效優於對照組, 經X2分析,P < 0. 01。對患者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總有效率為90. 93%,其中主症眩暈的療效優於對照組,經Ridit分析,P <0.05,其他症狀有效率大多高於對照組。對中風病人的各種功能障礙恢復顯效率56. 87%,有效率87. 12%。本發明藥物具有較好降低血清膽固醇、血清甘油三酯、動脈硬化指數,升高脂質載體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作用,治療前後共檢測296例,經自身對照t檢驗,?值< 0. 001,有非常顯著的意義。本發明藥物對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均有顯著的改善作用,檢測288項,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漿粘度、纖維蛋白原等項目,自身對照t檢查,P值均< 0. 001,治療前後差異有非常顯著意義;降低血小板聚集指數,P <0.05,有顯著意義。本發明藥物對血象、肝功能、腎功能無不良影響。本發明藥物治療腦動脈硬化、缺血性中風及中風後遺症、高脂血症等疾病有顯著的效果。本發明藥物用於中風腦梗塞見有氣虛血瘀患者,能明顯改善症狀和運動、語言障礙,對血液流變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總有效率為90. 91 %,顯效率為40 %,與對照組消栓通絡片組比較,經統計學分析,兩組間有非常顯著差異(P < 0.001),表明本發明藥物組優於消栓通絡片組;CT總有效率58. 18%,與對照組消栓通絡片組比較,二組有顯著差異(P < 0.05),表明本發明藥物組優於消栓通絡片組;對半身不遂、言語蹇澀、頭痛、疲乏、肢體麻木等症狀復常率與對照組消栓通絡片組比較,經X2分析,P < 0. 05,表明本發明藥物組優於消栓通絡片組。其他症狀復常率與消栓通絡片組比較,療效相仿。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但它們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實施例1 膠囊劑的製備按下述用量稱取原料人參300重量份,制何首烏4600重量份,紅花1300重量份, 山楂2700重量份,淫羊藿2700重量份,人參葉2000重量份,石菖蒲1300重量份,三七660 重量份,川芎1500重量份,丹參3000重量份,桑寄生2700重量份,葛根3600重量份,水牛角8000重量份,冰片20重量份。人參、三七、冰片分別研成細粉;水牛角銼成細絲,加水煎煮23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人參葉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清膏,加乙醇,攪拌,靜置M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其餘制何首烏、紅花、山楂、 淫羊藿、石菖蒲、川芎、丹參、桑寄生、葛根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以上幹浸膏研成細粉,加入人參、三七細粉,混勻,制粒,乾燥,再加入冰片細粉和硬脂酸鎂,混勻,裝入膠囊,即得膠囊劑。實施例2 散劑的製備按下述用量稱取原料人參200重量份,制何首烏4000重量份,紅花1300重量份, 山楂1500重量份,淫羊藿2500重量份,人參葉2000重量份,石菖蒲1300重量份,三七650 重量份,川芎1200重量份,丹參3500重量份,桑寄生沈00重量份,葛根3750重量份,水牛角7500重量份,冰片25重量份。人參、三七、冰片分別研成細粉;水牛角銼成細絲,加水煎煮3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人參葉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清膏,加乙醇,攪拌, 靜置M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其餘制何首烏、紅花、山楂、淫羊藿、石菖蒲、川芎、丹參、桑寄生、葛根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 真空乾燥。以上幹浸膏研成細粉,加入人參、三七細粉,混勻,乾燥,再加入冰片細粉,混勻, 即得散劑。實施例3 丸劑的製備按下述用量稱取原料人參300重量份,制何首烏4000重量份,紅花1200重量份, 山楂MOO重量份,淫羊藿MOO重量份,人參葉2500重量份,石菖蒲1200重量份,三七800 重量份,川芎2000重量份,丹參3000重量份,桑寄生2500重量份,葛根4000重量份,水牛角7500重量份,冰片20重量份。人參、三七、冰片分別研成細粉;水牛角銼成細絲,加水煎煮3次,濾過,合併濾液, 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人參葉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清膏,加乙醇,攪拌, 靜置M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其餘制何首烏、紅花、山楂、淫羊藿、石菖蒲、川芎、丹參、桑寄生、葛根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 真空乾燥。以上幹浸膏研成細粉,加入人參、三七、冰片細粉,用乙醇泛丸,甘草炭包衣,即得丸劑。實施例4:片劑的製備按下述用量稱取原料人參400重量份,制何首烏4200重量份,紅花1300重量份, 山楂2500重量份,淫羊藿2500重量份,人參葉2000重量份,石菖蒲2000重量份,三七750 重量份,川芎1500重量份,丹參3000重量份,桑寄生3200重量份,葛根3500重量份,水牛角7000重量份,冰片25重量份。人參、三七、冰片分別研成細粉;水牛角銼成細絲,加水煎煮1次,濾過,合併濾液, 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人參葉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清膏,加乙醇,攪拌, 靜置M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其餘制何首烏、紅花、山楂、淫羊藿、石菖蒲、川芎、丹參、桑寄生、葛根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 真空乾燥。以上幹浸膏研成細粉,加入人參、三七細粉,混勻,制粒,乾燥,再加入冰片細粉和硬脂酸鎂,混勻,壓成片劑。實施例5 顆粒劑的製備按下述用量稱取原料人參400重量份,制何首烏4000重量份,紅花1500重量份, 山楂MOO重量份,淫羊藿觀00重量份,人參葉3200重量份,石菖蒲1400重量份,三七650 重量份,川芎2500重量份,丹參3500重量份,桑寄生觀00重量份,葛根觀00重量份,水牛角8000重量份,冰片25重量份。人參、三七、冰片分別研成細粉;水牛角銼成細絲,加水煎煮3次,濾過,合併濾液, 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人參葉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清膏,加乙醇,攪拌, 靜置M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其餘制何首烏、紅花、山楂、淫羊藿、石菖蒲、川芎、丹參、桑寄生、葛根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 真空乾燥。以上幹浸膏研成細粉,加入人參、三七、冰片細粉和硬脂酸鎂,混勻,制粒,低溫乾燥,即得顆粒劑。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治療高脂血症、腦動脈硬化及缺血性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組分製成人參150-600重量份,制何首烏2300-9200重量份,紅花6504600重量份,山楂13504400重量份,淫羊藿13504400重量份,人參葉1000-4000重量份,石菖蒲 650-2600重量份,三七330-1320重量份,川芎750-3000重量份,丹參2000-8000重量份,桑寄生13504400重量份,葛根1800-7200重量份,水牛角4000-16000重量份,冰片10-40重量份。
2.權利要求1所述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它是膠囊劑、散劑、丸劑、片劑或顆粒劑。
3.權利要求2所述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生產步驟人參、 三七、冰片分別研成細粉;水牛角銼成細絲,加水煎煮1-3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 真空乾燥;人參葉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清膏,加乙醇,攪拌,靜置M小時, 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其餘制何首烏、紅花、山楂、淫羊藿、石菖蒲、川芎、丹參、桑寄生、葛根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以上幹浸膏研成細粉,加入人參、三七細粉,混勻,制粒,乾燥,再加入冰片細粉和適量輔料,混勻,裝入膠囊,即得膠囊劑。
4.權利要求2所述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生產步驟人參、 三七、冰片分別研成細粉;水牛角銼成細絲,加水煎煮1-3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 真空乾燥;人參葉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清膏,加乙醇,攪拌,靜置M小時, 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其餘制何首烏、紅花、山楂、淫羊藿、石菖蒲、川芎、丹參、桑寄生、葛根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以上幹浸膏研成細粉,加入人參、三七細粉,混勻,乾燥,再加入冰片細粉,混勻,即得散劑。
5.權利要求2所述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生產步驟人參、 三七、冰片分別研成細粉;水牛角銼成細絲,加水煎煮1-3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 真空乾燥;人參葉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清膏,加乙醇,攪拌,靜置M小時, 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其餘制何首烏、紅花、山楂、淫羊藿、石菖蒲、川芎、丹參、桑寄生、葛根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以上幹浸膏研成細粉,加入人參、三七、冰片細粉,用乙醇泛丸,甘草炭包衣,即得丸劑。
6.權利要求2所述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生產步驟人參、 三七、冰片分別研成細粉;水牛角銼成細絲,加水煎煮1-3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 真空乾燥;人參葉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清膏,加乙醇,攪拌,靜置M小時, 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其餘制何首烏、紅花、山楂、淫羊藿、石菖蒲、川芎、丹參、桑寄生、葛根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以上幹浸膏研成細粉,加入人參、三七細粉,混勻,制粒,乾燥,再加入冰片細粉和適量輔料,混勻,壓成片劑。
7.權利要求2所述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生產步驟人參、 三七、冰片分別研成細粉;水牛角銼成細絲,加水煎煮1-3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 真空乾燥;人參葉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清膏,加乙醇,攪拌,靜置M小時, 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其餘制何首烏、紅花、山楂、淫羊藿、石菖蒲、川芎、丹參、桑寄生、葛根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濾過,合併濾液,濃縮成稠膏,真空乾燥。以上幹浸膏研成細粉,加入人參、三七、冰片細粉和適量輔料,混勻,制粒,低溫乾燥,即得顆粒劑。
8.權利要求3 7任意一項所述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輔料為硬脂酸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於治療高脂血症、腦動脈硬化及缺血性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該中藥組合物,由以下組分製成人參150-600重量份,制何首烏2300-9200重量份,紅花650-2600重量份,山楂1350-5400重量份,淫羊藿1350-5400重量份,人參葉1000-4000重量份,石菖蒲650-2600重量份,三七330-1320重量份,川芎750-3000重量份,丹參2000-8000重量份,桑寄生1350-5400重量份,葛根1800-7200重量份,水牛角4000-16000重量份,冰片10-40重量份。本發明的組方,重在益氣活血,化瘀通絡,醒腦開竅,安神益智,輔以滋養肝腎,調理脾胃;全方補而不燥,行而不散,柔潤中兼有疏利,無寒涼溫燥之偏弊,而達到虛實標本兼治的目的。
文檔編號A61K9/20GK102225132SQ201110171570
公開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0日
發明者張惜強, 李志勇, 蘇和明, 賴懷恩, 鄭少鑫 申請人:廣東宏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宏興製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