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頭部手術術後睡眠傷口防壓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02 08:01:56 2
一種用於頭部手術術後睡眠傷口防壓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頭部手術術後睡眠傷口防壓裝置,包括支撐座,支撐座上設有前支撐板和後支撐板,前支撐板上設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弧形滑軌,後支撐板上設有向下凹陷的第二弧形滑軌,前支撐板和後支撐板之間形成滾動槽,第一弧形滑軌和第二弧形滑軌上配合設有可與人體頭部固定連接的框架體,框架體包括矩形框架,框架體上設有可拆卸的若干個承載件,承載件兩端與框架體連接處設有卡扣,卡扣上設有防滑膠墊。本實用新型具有單獨與頭部固定的框架體,能夠隨頭部轉動,能與枕頭形成隔離空間,可有效防止頭部直接與枕頭接觸,防護效果好,大大降低了因睡覺不注意導致的傷口感染率,減少了病人的痛苦,因避免頭部受擠壓,傷口癒合速度提升10%。
【專利說明】一種用於頭部手術術後睡眠傷口防壓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頭部手術術後睡眠傷口防壓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一般情況下,人的睡姿多數為平躺著,有部分人側臥,較為少數的人是趴著,腦部開顱手術的人,在睡覺過程中如果跟正常人一樣,直接躺在枕頭上,就很難避免刀口在睡覺過程中免於壓迫,被壓迫的刀口雖然經過縫合線的縫合,但是被壓迫後會影響刀口的癒合,即便是包有面紗,起到緩衝作用,但是依然不能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很多情況下,還會將病床上的病菌傳染到傷口,造成傷口感染等症狀。
[0003]目前雖有一些帶有凹槽的枕頭,對刀口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實際使用中發現,一般這些帶凹槽的枕頭是一些海綿材質或者框架結構包裹柔性材料,但是都是固定的,如果一個人睡覺能夠保證姿勢不變,頭部不亂動,確保傷口不會被壓迫,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護效果,但是實際中,人體睡眠之後,反正身體,擺動頭部是常有的事情,這些都不是受人體控制的,所以,當人體進入睡眠狀態後,上述帶有凹槽的枕頭就很難起到絕對的防止傷口被壓迫,防護效果不好。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用於頭部手術術後睡眠傷口防壓裝置,該裝置設有的單獨與頭部固定的框架體,能夠隨頭部轉動,能與枕頭形成隔離空間,可有效防止頭部直接與枕頭接觸,防護效果好,大大降低了因睡覺不注意導致的傷口感染率,減少了病人的痛苦,因避免頭部受擠壓,提高血液流動率,傷口癒合速度整體提升10%。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種用於頭部手術術後睡眠傷口防壓裝置,包括支撐座,所述支撐座為頂部開、四周和口底部封閉的殼體結構,所述支撐座上設有前支撐板和後支撐板,所述前支撐板上設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弧形滑軌,所述後支撐板上設有向下凹陷的第二弧形滑軌,第一弧形滑軌和第二弧形滑軌弧度相同,且第一弧形滑軌的高度高出第二弧形滑軌的高度5mm,前支撐板和後支撐板之間形成滾動槽,所述第一弧形滑軌和第二弧形滑軌上配合設有可與人體頭部固定連接的框架體,所述框架體包括矩形框架,且與前支撐板和後支撐板平行設置的框架上表面向下凹陷,所述框架體上設有可拆卸的若干個承載件,所述承載件兩端與框架體連接處設有卡扣,所述卡扣上設有防滑膠墊。
[0006]採用以上技術方案,首先是將框架體根據病人頭部傷口的位置調整安裝承載件,有意避開刀口對應位置,然後將框架體固定在頭部,使其與頭部固定位一體,框架體可以沿著第一弧形滑軌和第二弧形滑軌左右滑動,滑動過程中避免了頭部上的刀口接觸到任何物體,使其懸空,可提高刀口的癒合率,也可以防止病菌感染刀口,使得刀口剛好處於滾動槽上方,設置的後支撐板高與前支撐板符合人體的生理需求,使用效果好,設置弧形滑軌,可適應人體睡眠中的頭部擺動和翻身,使用效果好。
[0007]作為優選,所述承載件為寬體鬆緊帶或寬體柔性帶,所述承載件的上表面設有按摩凸起。採用本技術方案,起到對腦袋的承載作用,並且可以根據刀口的位置,避開設有刀口的部位設置承載件,可放置壓迫刀口。
[0008]作為優選,所述框架體底部設有可沿著滾動槽左右滾動的滾動體,所述滾動體包括與框架體相連接的三角形連接板,所述三角形連接板底部設有滾輪,所述滾輪與三角形連接板之間設有轉動軸。採用本技術方案,為框架體的滑動提供導向作用,避免人體帶著框架體睡眠中由於動作大導致的框架體脫離支撐座,實現了只要人體不脫離支撐座,刀口就不會接觸到物體,就不會對刀口造成壓迫,更不會有病菌的感染。
[0009]作為優選,垂直於前支撐板和後支撐板的框架上設有柔性束緊帶,所述柔性束緊帶為固定繩。採用本技術方案,為了能夠使人體頭部與框架體固定為一體,防止人體睡眠過程中頭部晃動,刀口接觸到承載體,造成刀口的壓迫和刀口的感染。
[0010]作為優選,所述滾動槽內設有中藥包。採用本技術方案,一方面可以再中藥包中放入有助於睡眠的薰衣草等藥物,另一方面可以放一些具有殺菌作用的藥物,實用性好,使用效果好。
[0011]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裝置設有的單獨與頭部固定的框架體,能夠隨頭部轉動,能與枕頭形成隔離空間,可有效防止頭部直接與枕頭接觸,防護效果好,大大降低了因睡覺不注意導致的傷口感染率,減少了病人的痛苦,因避免頭部受擠壓,提高血液流動率,傷口癒合速度整體提升10%。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支撐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框架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圖2的左視圖。
[0015]圖4為圖2的俯視圖(圖中設有4根徑向布置的承載體)。
[0016]圖5為圖2的俯視圖(圖中設有3根徑向布置的承載體)。
[0017]圖6為圖2的俯視圖(圖中設有3根瑋向布置的承載體)。
[0018]圖7為本實用新型承載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8為本實用新型支撐座與框架體配合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所示:1、支撐座,2、前支撐板,3、後支撐板,4、第一弧形滑軌,5、第二弧形滑軌,6、滾動槽,7、框架體,8、承載件,9、卡扣,10、防滑膠墊,11、按摩凸起,12、三角形連接板,13、滾輪,14、轉動軸,15、柔性束緊帶,16、中藥包。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便於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的用於頭部手術術後睡眠傷口防壓裝置做詳細說明。
[0022]如圖1至圖8中所示,一種用於頭部手術術後睡眠傷口防壓裝置,包括支撐座I,所述支撐座I為頂部開、四周和口底部封閉的殼體結構,所述支撐座I上設有前支撐板2和後支撐板3,所述前支撐板2上設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弧形滑軌4,所述後支撐板3上設有向下凹陷的第二弧形滑軌5,第一弧形滑軌4和第二弧形滑軌5弧度相同,且第一弧形滑軌4的高度高出第二弧形滑軌5的高度5mm,前支撐板2和後支撐板3之間形成滾動槽6,所述第一弧形滑軌4和第二弧形滑軌5上配合設有可與人體頭部固定連接的框架體7,所述框架體7包括矩形框架,且與前支撐板2和後支撐板3平行設置的框架上表面向下凹陷,所述框架體7上設有可拆卸的若干個承載件8,所述承載件8兩端與框架體7連接處設有卡扣9,所述卡扣9上設有防滑膠墊10。
[0023]所述承載件8為寬體鬆緊帶或寬體柔性帶,所述承載件8的上表面設有按摩凸起11 ;所述框架體7底部設有可沿著滾動槽6左右滾動的滾動體,所述滾動體包括與框架體7相連接的三角形連接板12,所述三角形連接板12底部設有滾輪13,所述滾輪13與三角形連接板12之間設有轉動軸14 ;垂直於前支撐板2和後支撐板3的框架體7上設有柔性束緊帶15,所述柔性束緊帶15為固定繩;所述滾動槽6內設有中藥包16。
[0024]在上述實施例中,對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方式做了描述,很顯然,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下,仍可做出很多變化。在此,應該說明,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變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頭部手術術後睡眠傷口防壓裝置,其特徵是:包括支撐座(1),所述支撐座(1)為頂部開、四周和口底部封閉的殼體結構,所述支撐座(1)上設有前支撐板(2)和後支撐板(3),所述前支撐板(2)上設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弧形滑軌(4),所述後支撐板(3)上設有向下凹陷的第二弧形滑軌(5),第一弧形滑軌(4)和第二弧形滑軌(5)弧度相同,且第一弧形滑軌(4)的高度高出第二弧形滑軌(5)的高度5_,前支撐板(2)和後支撐板(3)之間形成滾動槽出),所述第一弧形滑軌(4)和第二弧形滑軌(5)上配合設有可與人體頭部固定連接的框架體(7),所述框架體(7)包括矩形框架,且與前支撐板(2)和後支撐板(3)平行設置的框架上表面向下凹陷,所述框架體(7)上設有可拆卸的若干個承載件(8),所述承載件(8)兩端與框架體(7)連接處設有卡扣(9),所述卡扣(9)上設有防滑膠墊(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頭部手術術後睡眠傷口防壓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承載件(8)為寬體鬆緊帶或寬體柔性帶,所述承載件(8)的上表面設有按摩凸起(1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頭部手術術後睡眠傷口防壓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框架體(7)底部設有可沿著滾動槽(6)左右滾動的滾動體,所述滾動體包括與框架體(7)相連接的三角形連接板(12),所述三角形連接板(12)底部設有滾輪(13),所述滾輪(13)與三角形連接板(12)之間設有轉動軸(1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頭部手術術後睡眠傷口防壓裝置,其特徵是:垂直於前支撐板⑵和後支撐板⑶的框架體(7)上設有柔性束緊帶(15),所述柔性束緊帶(15)為固定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頭部手術術後睡眠傷口防壓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滾動槽(6)內設有中藥包(16)。
【文檔編號】A61M37/00GK204246392SQ201420743444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8日
【發明者】邱少博, 周濤 申請人:邱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