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碳罐控制閥降噪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23:19:01 2
專利名稱:一種汽車碳罐控制閥降噪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降噪結構,尤其涉及一種汽車碳罐控制閥降噪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在中國的廣泛使用和發展,消費者對於汽車產品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譬如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安全性以及舒適性。而噪音標準又是舒適性要求中非常重要的一點ο在目前汽車電噴系統中,碳罐控制閥的噪音已經成為整個電噴系統中噪音產生的重要來源,碳罐控制閥的作用以及工作原理是將汽車油箱內產生的,並經過碳罐吸附雜質後的燃油蒸汽,在發動機運行需求以及發動機ECU的控制下,通過閥體內電磁閥閥門的開合,重新回輸到發動機進氣歧管中,並和新鮮空氣一起進入發動機缸內進行燃燒。現有的碳罐控制閥一般都由上殼體、下殼體以及上、下殼體內的碳罐電磁閥組成, 安裝時都是將碳罐控制閥安裝在車體的碳罐控制閥支架上,其噪音的產生機理是由於閥片的高速開合,造成整個閥體不同方向的振動,並與車體上的碳罐控制閥支架間產生碰撞, 從而發出和閥體振動同頻的噪聲。尤其是在佔空比較高(閥體工作負荷大)時,產生的噪音將會明顯影響整車的舒適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提供一種汽車碳罐控制閥降噪結構,能有效降低碳罐控制閥與碳罐控制閥支架間因碰撞產生的噪音,提高汽車在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汽車碳罐控制閥降噪結構,包括閥體和用於安裝閥體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與車體固定,在閥體和支架之間設有減震墊。進一步地,所述閥體包括上殼體、下殼體以及設置在上、下殼體內的碳罐電磁閥, 在上殼體上設有發動機進氣歧管和碳罐控制閥接線柱,下殼體端部設有碳罐進氣管道,所述減震墊呈環形並套設在下殼體上,且該減震墊上邊緣向外翻折,該翻折部分的上表面與上殼體的下表面貼合,支架的下端與車體固定,其上端位於減震墊的翻折部分下方;這樣能夠使碳罐控制閥閥體與支架之間所產生的任意方向的碰撞得到緩衝,從而降低噪音。進一步地,所述減震墊為橡膠墊,製作方便且成本更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通過在閥體與支架之間設置減震墊,這樣能夠使因碳罐電磁閥閥片高速開合時所產生的振動導致的閥體與支架間的碰撞得到緩衝,從而有效降低噪音,提高汽車在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視圖;圖2為減震墊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碳罐控制閥降噪結構,包括閥體和用於安裝閥體的支架7,所述支架7的下端與車體固定,在閥體和支架7之間設有減震墊6。所述閥體包括上殼體1、下殼體2以及設置在上、下殼體內的碳罐電磁閥,在上殼體1上設有發動機進氣歧管3和碳罐控制閥接線柱4,下殼體2端部設有碳罐進氣管道5, 所述減震墊6呈環形並套設在下殼體2上,且該減震墊6上邊緣向外翻折,該翻折部分的上表面與上殼體1的下表面貼合,支架7的下端與車體固定,其上端位於減震墊6的翻折部分下方,這樣能夠使碳罐控制閥閥體與支架7之間所產生的任意方向的碰撞得到緩衝,從而降低噪音,所述減震墊6為橡膠墊,使成本更低、加工更方便。通過在閥體與支架之間設置減震墊6,這樣能夠使因碳罐電磁閥閥片8高速開合時所產生的振動導致的閥體與支架7間的碰撞得到緩衝,從而有效降低噪音,提高汽車在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碳罐控制閥降噪結構,包括閥體和用於安裝閥體的支架(7),所述支架(7) 的下端與車體固定,其特徵在於在閥體和支架(7)之間設有減震墊(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碳罐控制閥降噪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閥體包括上殼體(1)、下殼體(2)以及設置在上、下殼體內的碳罐電磁閥,在上殼體(1)上設有發動機進氣歧管(3 )和碳罐控制閥接線柱(4),下殼體(2 )端部設有碳罐進氣管道(5 ),所述減震墊 (6)呈環形並套設在下殼體(2)上,且該減震墊(6)上邊緣向外翻折,該翻折部分的上表面與上殼體(1)的下表面貼合,支架(7)的下端與車體固定,其上端位於減震墊(6)的翻折部分下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碳罐控制閥降噪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減震墊(6) 為橡膠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碳罐控制閥降噪結構,包括閥體和用於安裝閥體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與車體固定,在閥體和支架之間設有減震墊。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降低噪音,提高汽車在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
文檔編號F02M25/08GK202001146SQ20112008933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30日
發明者李喆, 胡洪祥 申請人:重慶長安偉世通發動機控制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