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穿插連一共多少人(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
2023-06-29 07:07:23 3
最近熱映的電影有句臺詞讓人熱淚盈眶。
「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和平年代的我們再一次感受到那段歲月的壯懷激烈。
水門橋有多重要?
志願軍在嚴寒下,三炸水門橋,戰至最後只剩一人。那麼水門橋為何成為爭奪焦點?
水門橋舊址
1950年12月初,新興裡的美軍被殲,東線美第10軍全線動搖。美第10軍軍長阿爾蒙德命令所有部隊向鹹興、興南地區實行總退卻。
為免於全軍覆沒,美陸戰第1師師長史密斯不斷呼叫航空兵進行空中支援,連停泊在附近海面上的航空母艦艦載機也全部出動,掩護美陸戰第1師撤退。
位於古土裡以南6公裡處的水門橋,是美陸戰第1師南撤的必經之路。
一場圍繞水門橋的「炸橋」與「修橋」就此展開了……
志願軍戰士用生命多次炸橋,然而美軍依靠強大的國力,空運來架橋組件,最後修好了水門橋。史密斯意識到:美軍通過水門橋,肯定還會遭到志願軍伏擊。為慎重起見,他決定先派小分隊前去偵察。
1950年深冬的一天,長津湖的氣溫驟降至零下38攝氏度,志願軍第20軍第58師第172團部隊擔負在水門橋邊的高地上阻擊美軍的任務。
當美陸戰第1師先頭部隊偵察至此時,眼前的一幕令他們驚呆了。志願軍許多戰士呈戰鬥隊形散開,臥倒在雪地裡,人人都是手執武器的姿態,怒目注視前方,沒有一個人向後,凍僵在雪地上。
志願軍整整100多人的連隊,在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下,與陣地永恆地堅守在一起。
美陸戰第1師突圍南撤一路丟盔棄甲,損失過半。美第10軍一路跌跌撞撞,乘船從海上撤離。
冰與火的兩重考驗
漫天紛飛的大雪,志願軍戰士被凍傷的雙手,捂熱的土豆……
美軍的轟炸機飛過,燃燒彈點燃了整座山丘。志願軍戰士躺在燃燒彈燒過的地方取暖,把電臺埋在暖土裡化凍……
不僅是燃燒彈,真實歷史上,美軍還用上了二戰中殺傷力極大的火焰噴射器,烈焰可以瞬間吞噬戰士的身體……
青山處處埋忠骨
何須馬革裹屍還
在兩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其中,9867名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被安葬在距離長津湖戰場遺址不遠處的烈士陵園中。
1958年2月14日,周恩來率中國政府代表團抵達朝鮮平壤。2月2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發表聲明,表示: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體官兵完全贊同我國政府的建議,決定於1958年底以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鮮。
此時,距離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朝鮮已經過去了7年零4個多月。
戰場上,志願軍戰士們前赴後繼、衝鋒陷陣,他們背負著祖國的重託,就算戰至僅剩一人,仍抱著勝利的希望。他們,為的是保衛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為的是我們後輩不再飽受戰爭之苦。
今日,致敬最可愛的人!
來源:CCTV國家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