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粉末收集和潤滑功能的地板切割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1:19:21 4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粉末收集和潤滑功能的地板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地板切割裝置,在長時間使用以後,負責切割地板的切割齒輪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損傷,影響切割效率,需要對切割齒輪潤滑處理,然而現有地板切割裝置中,無法直接給切割齒輪潤華處理,需要人工進行潤滑處理之後,才能繼續使用切割裝置。上述過程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是,需要人工對切割齒輪潤滑,工作效率低,若不及時潤滑,會對切割齒輪造成損傷,降低切割裝置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粉末收集和潤滑功能的地板切割裝置,該地板切割裝置能夠自行潤滑切割齒輪,裝置整體的使用壽命高,並能夠對切割過程所產生的粉末起到收集作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具有粉末收集和潤滑功能的地板切割裝置,它包括工作檯,所述工作檯上設有地板切割機構;所述地板切割機構包括水平設置的切割電機、連接在切割電機的輸出軸上的切割齒輪以及與切割電機的機身連接用於罩設切割齒輪的罩殼;所述切割電機上設有用於潤滑切割齒輪的潤滑機構;所述潤滑機構包括設有浸油刷毛的刷體;所述刷體固定於罩殼內,所述浸油刷毛向著切割齒輪的一表面的邊沿延伸直至浸油刷毛與切割齒輪的表面相接觸;所述工作檯上設有用於驅動切割電機上下移動致使切割齒輪切割地板的驅動機構;所述工作檯的檯面上設有用於切割齒輪向下移動供切割齒輪伸入的切割槽;所述切割槽的下方設有與切割槽連通的粉末導流機構;所述粉末導流機構的正下方設有粉末收集機構;所述切割齒輪與切割槽之間設有供地板通過的間隙。
進一步地,所述設有浸油刷毛的刷體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置於罩殼內切割齒輪的兩側。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機構為氣缸,所述切割電機的底部固定有基板,所述基板與工作檯之間設有間隔分布的支承塊,所述氣缸的活塞杆穿過相鄰所述支承塊之間的間隙與基板連接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粉末導流機構為上大下小的圓錐形狀的錐形體;所述粉末收集機構也為上大下小的圓錐形狀的錐形體;所述粉末收集機構的上端設有供粉末導流機構下端伸入的通孔;所述粉末收集機構的下端設有底板;所述粉末導流機構與工作檯之間設有用於支承粉末導流機構的支承件。
進一步地,所述支承件的數量為兩個,分別置於粉末導流機構的兩側,所述支承件傾斜設置且支承件的一端與工作檯的腿部連接固定,另一端與粉末導流機構連接固定。
採用以上結構後,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其結構工作檯,工作檯上設置了地板切割機構;地板切割機構包括水平設置的切割電機、連接在切割電機的輸出軸上的切割齒輪以及與切割電機的機身連接用於罩設切割齒輪的罩殼;切割電機上設置了用於潤滑切割齒輪的潤滑機構;潤滑機構包括設置了浸油刷毛的刷體;刷體固定於罩殼內,浸油刷毛向著切割齒輪的一表面的邊沿延伸直至浸油刷毛與切割齒輪的表面相接觸;工作檯上設置了用於驅動切割電機上下移動致使切割齒輪切割地板的驅動機構;工作檯的檯面上設置了用於切割齒輪向下移動供切割齒輪伸入的切割槽;切割槽的下方設置了與切割槽連通的粉末導流機構;粉末導流機構的正下方設置了粉末收集機構;切割齒輪與切割槽之間設置了供地板通過的間隙。正是基於上述的結構設計,在工作檯上設置了地板切割機構;工作檯的檯面上還設置了用於切割齒輪向下移動供切割齒輪伸入的切割槽;切割齒輪與切割槽之間設有供地板通過的間隙,保證切割過程順利實施,在切割電機上設安裝了用於潤滑切割齒輪的潤滑機構;負責潤滑切割齒輪,避免長時間使用後,對切割齒輪造成損失,有利於裝置整體長期有效地工作,其次,通過設置與切割槽連通的粉末導流機構以及在粉末導流機構的正下方設置的粉末收集機構,實現了對切割過程所產生的粉末起到了收集,避免粉末堆積造成無法切割或者粉末飛揚危害到人體的健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形式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1、工作檯;101、切割槽;102、第二進風通孔;2、地板切割機構;201、切割電機;202、切割齒輪;203、罩殼;3、驅動機構;4、潤滑機構;401、浸油刷毛;402、刷體;5、間隙;6、基板;7、支承塊;8、粉末導流機構;9、粉末收集機構;901、通孔;902、底板;10、支承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粉末收集和潤滑功能的地板切割裝置,它包括工作檯1,所述工作檯1上設有地板切割機構2;所述地板切割機構2包括水平設置的切割電機201、連接在切割電機201的輸出軸上的切割齒輪202以及與切割電機201的機身連接用於罩設切割齒輪202的罩殼203;所述切割電機201上設有用於潤滑切割齒輪202的潤滑機構4;所述潤滑機構4包括設有浸油刷毛401的刷體402;所述刷體402固定於罩殼203內,所述浸油刷毛401向著切割齒輪202的一表面的邊沿延伸直至浸油刷毛401與切割齒輪202的表面相接觸;所述工作檯1上設有用於驅動切割電機201上下移動致使切割齒輪202切割地板的驅動機構3;所述工作檯1的檯面上設有用於切割齒輪202向下移動供切割齒輪202伸入的切割槽101;所述切割槽101的下方設有與切割槽101連通的粉末導流機構8;所述粉末導流機構8的正下方設有粉末收集機構9;所述切割齒輪202與切割槽101之間設有供地板通過的間隙5。
所述設有浸油刷毛401的刷體402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置於罩殼203內切割齒輪202的兩側。
所述驅動機構3為氣缸,所述切割電機201的底部固定有基板6,所述基板6與工作檯1之間設有間隔分布的支承塊7,所述氣缸的活塞杆穿過相鄰所述支承塊7之間的間隙與基板6連接固定。
所述粉末導流機構8為上大下小的圓錐形狀的錐形體;所述粉末收集機構9也為上大下小的圓錐形狀的錐形體;所述粉末收集機構9的上端設有供粉末導流機構8下端伸入的通孔901;所述粉末收集機構9的下端設有底板902;所述粉末導流機構8與工作檯1之間設有用於支承粉末導流機構8的支承件10。
所述支承件10的數量為兩個,分別置於粉末導流機構8的兩側,所述支承件10傾斜設置且支承件10的一端與工作檯1的腿部連接固定,另一端與粉末導流機構8連接固定。
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限於以上實施例,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