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築物外牆的施工方法
2023-05-29 19:51:46 2
專利名稱:一種建築物外牆的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築施工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建築物外牆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代建築,如公寓或高度在30m以上的建築物進行施工時,要建造建築物的外壁, 現有的施工方法是按照建築物外壁的形態,使用相應的膠合板來製作外牆的外側和內側的模具。將水泥倒入膠合板內部凝固並分離,重複上述步驟來增加樓層高度。另一方面,現有技術的建築物的外牆上的圖案一般是採用石膏、玻璃鋼等材料製成,其耐候性、耐久性較差,而採用水泥材料製作,則具有很長的壽命。但是由於水泥的可塑性很差,目前一般都是現場雕塑,費時費力。現有技術中的施工方法勞動成本所佔的比率高,施工時間長,而且在水泥凝固的過程中容易產生龜裂。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縮短施工時間,減少勞動成本的施工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種建築物外牆的施工方法,包括製作內側模具和外側模具;通過螺釘固定所述內側模具和外側模具;將混合的水泥倒入所述內外側模具中間;待所述水泥凝固之後拆解所述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側模具由鋼製成。所述內側模具由合成樹脂材料或膠合板製成。至少部分所述外側模具帶有凹槽。採用本發明的施工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採用模製施工方法,可以批量生產, 加快了施工速度保證了施工質量;由於外側模具由鋼製成,可以多次重複利用,減少施工成本,縮短施工時間;另外由於外側模具帶有凹槽,形成的建築物牆面的凹凸部分的凹面和凸面之間的凝聚力,使得龜裂現象明顯減少;同時,外牆凹凸部分有助於防風防寒和抗震。
圖1示出了本發明的建築物外牆模具的示意圖。圖2示出了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的外側模具的平面圖。圖3示出了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選實施例的外側模具的平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根據本發明的施工方法包括(1)製作模具採用外側模具1由鋼製成,內側模具2有由膠合板製成。(2)通過螺釘固定所述內側模具和外側模具。
(3)將混合的水泥3倒入內外側模具中間。(4)待所述水泥凝固之後拆解所述模具。其中,外側模具的平面圖如圖2所示,具有凹槽4和5,所述凹槽可根據牆面的外觀要求相應的設置,例如所述凹槽相互平行或交叉。水泥凝固之後形成的牆面的外側模具相對的牆面上具有凸出的條紋。外觀堅固而美觀。同時,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後續的雕刻圖案的過程。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選實施例,建築物外牆模具的外側模具由鋼製成,內側模具有由合成樹脂製成。其中,外側模具的平面如圖3所示,具有凹槽10、20、30和40。水泥凝固之後形成的牆面的外側模具相對的牆面上具有相應的凸出的條紋,所述條紋呈十字形圖案。由於外側模具採用鋼製成,拆解下來後的模具可以多次重複利用;同時,內側模具採用合成樹脂製成,拆解下來的模具也可以多次重複利用。因此,通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大大地降低了勞動成本,減少了施工時間。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 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 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建築物外牆的施工方法,製作內側模具和外側模具;通過螺釘固定所述內側模具和外側模具;將混合的水泥倒入所述內外側模具中間;待所述水泥凝固之後拆解所述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側模具由鋼製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築物外牆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側模具由合成樹脂材料製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築物外牆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側模具由膠合板製成。
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建築物外牆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至少部分所述外側模具帶有凸出的條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建築物外牆的施工方法,包括製作內側模具和外側模具;通過螺釘固定所述內側模具和外側模具;將混合的水泥倒入所述內外側模具中間;待所述水泥凝固之後拆解所述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側模具由鋼製成。採用本發明的施工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採用模製施工方法,可以批量生產,加快了施工速度保證了施工質量;由於外側模具由鋼製成,可以多次重複利用,減少施工成本,縮短施工時間;由於外側模具帶有凹槽,形成的建築物牆面的凹凸部分的凹面和凸面之間的凝聚力,使得龜裂現象明顯減少;同時,外牆凹凸部分有助於防風防寒和抗震。
文檔編號E04G21/02GK102477796SQ20101055757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4日
發明者李明周, 金美基 申請人:李明周, 金美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