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水油漬的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2:50:16 1
專利名稱:防止水油漬的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特別是涉及一種防止水油漬效果好的模具。
背景技術:
傳統的模具在使用過程中,其拐角配合(鑲件模仁配合)處出現飛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對模具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改變了塑膠成型條件,通過模具製造產品成型的過程中,模具需要急冷急熱,模具漏氣、模具困氣、塑膠冷料集中都有可能在冷熱交集的情況下產生水汽附在模具鏡面上,因而產品端平面有白點,初始狀態可以用化妝棉擦掉,生產壙10 小時必須下模將2101拆出專業人員拋光修正;技術人員針對白點的問題,結合產品結構、 進膠口所在的位置以及參考模流分析,塑膠是最終才能衝到這兩個拐角,認為因封膠而產生的模具困氣和塑膠冷料集中的可能性都很大;為了不影響產品結構外觀,將靠近拐角的考破鑲針採取磨削減鐵方式加排氣,但是結果並沒有明顯改善;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模具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模具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的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 此顯然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有鑑於上述現有的模具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人基於從事此類產品設計製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並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防止水油漬的模,能夠改進一般現有的模具,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 設計,並經反覆試作樣品及改進後,終於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實用新型。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的模具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防止水油漬的模具,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澆注的產品品質高,從而更加適於實用, 且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防止水油漬的模具,包括殼體以及設置在殼體內的相互配合的鑲件和模仁,在所述殼體上設置有冷料井。前述的防止水油漬的模具,其中,所述冷料井為兩個。前述的防止水油漬的模具,其中,所述冷料井為勾位形式的冷料井。藉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防止水油漬的模具至少具有下列優點通過設置冷料井,改善了製造產品的平直,有效地去除了產品上的白點。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特殊結構的防止水油漬的模具,澆注的產品品質高,無油漬。其具有上述諸多的優點及實用價值,並在同類產品中未見有類似的結構設計公開發表或使用而確屬創新,其不論在結構上或功能上皆有較大的改進,在技術上有較大的進步,並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且較現有的模具具有增進的多項功效,從而更加適於實用,而具有產業的廣泛利用價值,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並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後。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止水油漬的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防止水油漬的模具其具體實施方式
、 結構、特徵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後。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防止水油漬的模具,包括殼體以及設置在殼體1內的相互配合的鑲件和模仁,在模具殼體1上設置有兩個勾位形式的冷料井2。本實用新型的冷卻井2可設置在模具殼體1內的鑲件和模仁配合處,致使衝在最前已經逐漸冷卻的塑膠能夠優先排出,採用這種結構設計模具的產品上屢屢出現的白點終於得到有效地控制。上述如此結構構成的本實用新型防止水油漬的模具的技術創新,對於現今同行業的技術人員來說均具有許多可取之處,而確實具有技術進步性。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 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防止水油漬的模具,包括殼體以及設置在殼體內的相互配合的鑲件和模仁,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殼體上設置有冷料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水油漬的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冷料井為兩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水油漬的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冷料井為勾位形式的冷料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止水油漬的模具,包括殼體以及設置在殼體內的相互配合的鑲件和模仁,在所述殼體上設置有冷料井,通過設置冷料井,改善了製造產品的平直,有效地去除了產品上的白點。
文檔編號B29C33/00GK202053412SQ201120145999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0日
發明者裕華 申請人:泰德興精密電子(崑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