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種擴大培養的簡易容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7:37:36 3
專利名稱:微生物菌種擴大培養的簡易容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方法屬於微生物學領域。
固體發酵法是一種古老的生物工藝,與液體發酵法相比,固體發酵法的原料粗放,操作簡易,設備投資少,水、電、汽消耗不多,無廢水廢渣產生,不造成環境的二次汙染。因此,固體發酵法目前在生產有機酸、發酵食品、酶製劑、飼料蛋白以及動植物廢棄物、垃圾的處理和利用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
固體發酵法的菌種製備一般分為一、二、三級菌種,逐級放大培養,以便製備足夠數量的菌種供發酵生產使用。本發明的簡易容器可替代以往製作三級菌種的玻璃瓶和淺盤培養。其特點在於1.成本低廉。每個聚丙烯塑膠袋0.05元左右,可高溫高壓消毒,多次使用,而1個500ml圓錐瓶需8~10元,易破損;2.高壓滅菌時所需容積小,而玻璃瓶的相對體積大,滅菌鍋的利用度降低,因而可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能耗。3.操作簡便,菌體生長發育良好,防雜菌汙染效果好,有利於提高菌種質量。
製作方法材料1.聚丙烯塑料(筒狀),2.鋁筒規格內直徑10cm、高5cm(或竹筒),3.棉繩及6~8層紗布15×15cm紗布塊。先將聚丙烯筒狀塑料薄膜裁剪成所要求的長度,然後用電熱塑料封口機把袋的一端封好備用。使用時先將配製好的固態培養基裝入袋內,每個袋口用一個鋁筒並用棉繩紮緊,固定袋口,再覆以紗布一塊封口、紮緊,即可常規高壓滅菌使用。
以下是實施例實施例1酸性蛋白酶菌種製備菌種為黑麴黴。培養基為麩皮。先將麩皮等物料與水混勻,料水為1∶0.8;每個22×30cm的塑膠袋子裝經潤水的麩皮90克,按前述方法包紮好袋口,121℃滅菌30分鐘,冷卻,無菌操作接入黑麴黴孢子懸液,每袋15ml。29-30℃恆溫培養,24小時倒袋一次,即將結塊抖捏成小塊,繼續培養;48小時、60小時各翻袋一次。一般培養72~75小時,大量黑孢子成熟,即收穫使用或冷藏備用。
實施例2紅曲色素菌種製備菌種為紅麴黴,培養基為大米。大米經浸泡1~1.5個小時(以用手指一搓就碎為度),撈起、瀝乾;每個22×30cm塑膠袋裝溼大米100克,121℃滅菌30分鐘,冷卻,無菌操作接入紅麴黴孢子懸液25ml,35~36℃恆溫培養,24小時大米結塊時將其抖散,攤平繼續培養,每天翻袋一次,48小時加水一次(每袋15ml),一般培養7~8天。生長非常良好,孢子多而健壯,可直接供發酵生產用或冷藏備用。
實施例3益生素菌種製備菌種為枯草芽孢桿菌,培養基為黃粉25%、豆粕30%、麩皮25%、玉米粉20%、蔗糖1%,以乾料水為1∶0.8,拌勻,每個22×30塑料裝溼料90克,按前述方法包紮好袋口,滅菌、冷卻,每袋接入孢子懸液25ml,32~35℃度培養48小時,即可使用或冷藏備用。
權利要求
1.本發明的微生物菌種擴大培養的簡易容器,其特徵是聚丙烯薄膜製作的袋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袋子,其特徵是袋子一般長30cm,寬15~24cm(根據容量大小的需要而定);當配製好的固態培養基裝入袋後,袋口用直徑5cm,高10cm的鋁筒(或竹筒)並以棉繩紮緊、固定袋口,最後外袋口用6~8層紗布包紮,即可高壓滅菌備用。
全文摘要
「微生物菌種擴大培養的簡易容器」發明屬於微生物學領域,為微生物固態發酵製備菌種時替代玻璃瓶或淺盤培養菌種的聚丙烯塑料薄膜容器,具有製作容易、成本低,效果好特點。
文檔編號C12M1/16GK1367242SQ02104869
公開日2002年9月4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26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26日
發明者黃文彩, 戚秀芳 申請人:東莞市豪發生物工程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