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河水源頭變清的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29 23:36:41 2
使河水源頭變清的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使河水源頭變清的裝置。河谷處壘築石頭壩,石頭壩下方為河道,上方為河谷坡地,在河谷坡地上挖設數眼集水井,圍繞每一眼集水井埋設數根密布滲水孔的導流管,導流管上面鋪設一層沙石,數根密布滲水孔的導流管與集水井連通,順著河谷坡地從上至下相鄰集水井之間經埋設的大口徑輸水管連通,臨近石頭壩壩體的集水井也經數根埋設的大口徑輸水管與河道相連。優點:一是石頭壩攔截住了下流的水及泥沙;雨水及融化的雪水先經沙石過濾掉泥土後,通過滲水孔進入導流管,再經導流管匯入集水井,再通過大口徑輸水管流入河道,河水就變清了。二是水源地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旅遊資源得以利用。三是施工簡單,一次投入多年受益。
【專利說明】使河水源頭變清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使河水源頭變清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河水源頭大都處於山脈中。如今,隨著大規模的礦產開發、森林採伐及超載放牧,水源地的生態環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草場沙化,水土大量流失,河水渾濁不堪,不僅破壞了水源地的自然風景,破壞了山青水秀的旅遊資源,而且使得山體垮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進一步加劇了水源地生態環境的惡化。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保護水源地生態環境、使河水源頭變清的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這種使河水源頭變清的裝置,在河水源頭的河谷低洼處壘築石頭壩,石頭壩下方為河道,上方為河谷坡地,在河谷坡地上挖設數眼集水井,圍繞每一眼集水井埋設數根密布滲水孔的導流管,導流管上面鋪設一層沙石,數根密布滲水孔的導流管與集水井連通,順著河谷坡地從上至下相鄰集水井之間經埋設的大口徑輸水管連通,臨近石頭壩壩體的集水井也經數根埋設的大口徑輸水管與河道相連。
[0005]由於採取了上述技術方案,故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一是一方面河谷壘築了石頭壩,攔截住了下流的水及泥沙;另一方面河谷坡地地下鋪設了大量密布滲水孔的導流管、導流管上面又鋪設一層沙石後,雨水及融化的雪水就會先經沙石過濾掉泥土後,通過滲水孔進入導流管,再經導流管匯入集水井,集水井水位達到一定高度後,再通過大口徑輸水管流入河道,河水就變清了。二是水土不再流失,不僅河水變清,而且水源地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山青水秀,自然環境美了,旅遊資源得以利用。三是施工簡單,一次投入多年受益,綜合效益高,年均成本低。
[000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平面示意圖;
[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實施例1,如圖1和圖2所示,這種使河水源頭變清的裝置,在河水源頭的河谷低掛處壘築石頭壩1,石頭壩I下方為河道3,上方為河谷坡地4,在河谷坡地4上挖設數眼集水井5,圍繞每一眼集水井5埋設數根密布滲水孔的導流管2,導流管2上面鋪設一層沙石6,數根密布滲水孔的導流管2與集水井5連通,順著河谷坡地從上至下相鄰集水井5之間經埋設的大口徑輸水管7連通,臨近石頭壩I壩體的集水井5也經埋設的大口徑輸水管7與河道3相連。
【權利要求】
1.一種使河水源頭變清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河水源頭的河谷低洼處壘築石頭壩(1),石頭壩(I)下方為河道(3),上方為河谷坡地(4),在河谷坡地(4)上挖設數眼集水井(5),圍繞每一眼集水井(5)埋設數根密布滲水孔的導流管(2),導流管(2)上面鋪設一層沙石(6),數根密布滲水孔的導流管(2)與集水井(5)連通,順著河谷坡地從上至下相鄰集水井(5)之間經埋設的大口徑輸水管(7)連通,臨近石頭壩(I)壩體的集水井(5)也經埋設的大口徑輸水管(X)與河道(3)相連。
【文檔編號】E02B3/00GK203947446SQ201420325736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0日
【發明者】餘勇軍 申請人:餘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