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混凝土攪拌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10:03:0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混凝土生產及加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混凝土攪拌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大體積混凝土,一般需要對其澆築溫度進行控制,即在混凝土攪拌的過程中,對混凝土進行預冷。現有技術一般採用水冷骨料、風冷骨料、製冷水拌合、片冰拌合或液氮冷卻等方式控制混凝土的溫度。現有混凝土在攪拌中不具有溫度監控功能,如果混凝土預冷系統出現問題,那麼對混凝土預冷會不徹底,嚴重影響著混凝土的生產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混凝土攪拌系統,它能解決混凝土預冷系統出問題時,因混凝土預冷不徹底導致混凝土生產質量低的問題。
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混凝土攪拌系統,它包括混凝土攪拌機,混凝土攪拌機的入料口與第一物料傳送機構連接,在物料傳送機構上方設有物料倉,在物料傳送機構另一端設有第二物料傳送機構,第二物料傳送機構與稱重投料機連接,稱重投料機與碎冰機連接,碎冰機與儲冰倉連接,混凝土攪拌機的出料口通過第三物料傳送機構與水泥倉連接,第一物料傳送機構包括斜置的第一傳送帶以及水平置的第二傳送帶,物料倉設於第二傳送帶上方,第一傳送帶與混凝土攪拌機之間設有過渡傳送機構,在過渡傳送機構中設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與報警裝置連接。
上述過渡傳送機構包括橫截面為圓形的筒體,在過渡傳送機構內設有傳送輥或傳送帶,溫度傳感器設於過渡傳送機構內壁上,在過渡傳送機構的外壁設有報警裝置。
上述報警裝置包括單片機晶片,單片機晶片的輸入口與溫度傳感器連接,單片機晶片的輸出口與報警裝置連接。
在報警裝置的外殼上包覆有耐高溫層。(耐高溫層可以保護單片機晶片溫度傳感器等元件)
上述耐高溫層的耐溫幅度在-80—1800℃,導熱係數為0.03W/m.K。
本實用新型能帶來以下技術效果:
採用上述結構,物料倉向傳送帶投放砂石,碎冰機將冰塊碎成冰渣後,通過第二物料傳送機構傳送到物料倉下方與砂石混合,經混合後的冰渣和砂石一起被第一物料傳送機構輸送至過渡傳送機構中進行溫度檢測,在過渡傳送機構中,位於內壁上的溫度傳感器能對混合物料的溫度進行檢測,在溫度過高的情況下,報警裝置會被激活,從而提醒工作人員及時停機檢查,以防止混凝土生產質量降低;
採用報警裝置包括單片機,報警裝置外殼上包覆有耐高溫層的結構,這樣能很好的保護核心元件不被高溫損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在A-A處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混凝土攪拌系統,它包括混凝土攪拌機1,混凝土攪拌機1的入料口與第一物料傳送機構連接,在物料傳送機構上方設有物料倉3,在物料傳送機構另一端設有第二物料傳送機構4,第二物料傳送機構4與稱重投料機5連接,稱重投料機5與碎冰機6連接,碎冰機6與儲冰倉7連接,混凝土攪拌機1的出料口通過第三物料傳送機構8與水泥倉9連接,第一物料傳送機構包括斜置的第一傳送帶2以及水平置的第二傳送帶10,物料倉3設於第二傳送帶10上方,第一傳送帶2與混凝土攪拌機1之間設有過渡傳送機構11,在過渡傳送機構11中設有溫度傳感器12,溫度傳感器12與報警裝置13連接。
如圖2所示,過渡傳送機構11包括橫截面為圓形的筒體,在過渡傳送機構11內設有傳送輥或傳送帶,溫度傳感器12設於過渡傳送機構11內壁上,在過渡傳送機構11的外壁設有報警裝置13。
所述報警裝置13包括單片機晶片,單片機晶片的輸入口與溫度傳感器12連接,單片機晶片的輸出口與報警裝置13連接;在報警裝置13的外殼上包覆有耐高溫層14。
所述耐高溫層14的耐溫幅度在-80—1800℃,導熱係數為0.03W/m.K。
很多型號的單片機都能適用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以本實用新型沒有特別指定單片機(MCU)的型號,由於單片機(MCU)、報警裝置、溫度傳感器屬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技術,因此本說明書不再贅述。
可選的,授權公告號為CN203443686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基於單片機控制的溫度報警器,其單片機、溫度傳感器,其結構可以直接用於本申請中。
為了延長本申請中溫度傳感器的使用壽命,可以選用礦用溫度傳感器,授權公告號為CN202853780U的中國專利就公開了這種傳感器。
採用上述結構,使用時,物料倉向傳送帶投放砂石,碎冰機將冰塊碎成冰渣後,通過第二物料傳送機構傳送到物料倉下方與砂石混合,經混合後的冰渣和砂石一起被第一物料傳送機構輸送至過渡傳送機構中進行溫度檢測,在過渡傳送機構中,位於內壁上的溫度傳感器能對混合物料的溫度進行檢測,在溫度過高的情況下,報警裝置會被激活,從而提醒工作人員及時停機檢查,以防止混凝土生產質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