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06 22:49:31 1
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屬於中醫藥【技術領域】。其由以下重量份中藥材組成:當歸10-20份、甘草10-20份、乾薑5-20份、山藥20-30份、白芍12-18份、香附6-12份、益母草8-20份、雞血藤8-14份、何首烏10-20份、肉桂5-10份、無花果10-15份、木香10-15份、川芎15-20份、決明子10-15份、山楂10-30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中藥製劑具有見效快、標本兼治、兼顧調理、不易復發的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於中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 法。
【背景技術】
[0002] 腹痛(abdominal pain)是臨床常見的症狀,也是促使患者就診的原因。腹痛多由 腹內組織或器官受到某種強烈刺激或損傷所致,也可由胸部疾病及全身性疾病所致。此外, 腹痛又是一種主觀感覺,腹痛的性質和強度,不僅受病變情況和刺激程度影響,而且受神經 和心理等因素的影響。即患者對疼痛刺激的敏感性存在差異,相同病變的刺激在不同的患 者或同一患者的不同時期引起的腹痛在性質、強度及持續時間上有所不同。由於腹痛病因 極為複雜,包括炎症、腫瘤、出血、梗阻、穿孔、創傷及功能障礙等急性腹痛又稱急腹症,具有 變化多、發展快的特點,一旦延誤診斷,會造成嚴重後果,甚至引起死亡。西醫治療一般只能 針對某一症狀進行治療,這種療法雖然見效明顯,但也只能解決暫時問題。
[0003] 中醫認為,凡外邪人侵,飲食所傷,情志失調,跌僕損傷,以及氣血不足,陽氣虛弱 等原因,引起腹部臟腑氣機不利,經脈氣血阻滯,臟腑經絡失養,均可發生腹痛。故治宜溫中 散寒、理氣止痛、舒肝解鬱、活血化瘀。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基於以上辨證認知,搭配組方,經過臨床驗證,提供了一種對腹痛具有顯著 的治療效果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該藥物療效顯著、製劑穩定、製造工藝簡便、普適 性強。
[0005]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 -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中藥材組成:當歸10-20份、甘草 10-20份、乾薑5-20份、山藥20-30份、白芍12-18份、香附6-12份、益母草8-20份、雞血藤 8-14份、何首烏10-20份、肉桂5-10份、無花果10-15份、木香10-15份、川芎15-20份、決 明子10-15份、山楂10-30份。
[0007] 優選地,上述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中藥材組成:當歸10-18份、 甘草10-18份、乾薑5-18份、山藥20-29份、白芍12-16份、香附6-10份、益母草8-18份、 雞血藤8-12份、何首烏10-18份、肉桂5-9份、無花果10-13份、木香10-14份、川彎15-19 份、決明子10-14份、山楂10-26份。
[0008] 進一步優選地,上述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中藥材組成:當歸 14-18份、甘草14-18份、乾薑10-18份、山藥25-29份、白芍14-16份、香附8-10份、益母草 10-18份、雞血藤10-12份、何首烏14-18份、肉桂7-9份、無花果11-13份、木香11-14份、 川芎16-19份、決明子12-14份、山楂18-26份。
[0009] 最優選地,上述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中藥材組成:當歸16份、甘 草16份、乾薑15份、山藥28份、白芍15份、香附9份、益母草16份、雞血藤11份、何首烏 17份、肉桂8份、無花果12份、木香12份、川芎17份、決明子13份、山楂22份。
[0010] 本發明中藥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 按本發明中藥組方準確稱取當歸、甘草、乾薑、山藥、白芍、香附、益母草、雞血藤、何 首烏、肉桂、無花果、木香、川;、決明子、山楂所有藥材,分別粉碎,備用; (2) 將藥材混合加5-9倍藥材重量的純化水,回流煎煮1. 5-2. 5小時,過濾,獲得濾液 a ;將濾渣加入3-7倍藥材初始重量的純化水,回流煎煮1-2小時,過濾,獲得濾液b ; (3) 將濾液a、b混合,減壓蒸餾,使總體積縮減為原來的1/5,即為提取液; (4) 將提取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1-1. 30 (75-85°C測),即為中藥浸膏; (5 )將中藥浸膏添加輔料製成成品。
[0011]本發明中藥可以通過現代製劑工藝製成片劑、分散片劑、膠囊劑、顆粒劑、丸劑、散 齊U、口服液體製劑等劑型。
[0012] 本發明中藥組方所用原料藥的性味歸經及主治: 當歸:性溫,昧甘、辛。歸肝、心、脾經。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 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溼痺痛、跌扑損傷、癰疽瘡瘍。
[0013] 甘草:是一種補益中草藥。性平,味甘。功能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 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 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在中醫上,甘草補脾益氣,止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百 藥。
[0014] 乾薑:味辛,性熱。歸脾、胃、心、肺經。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溼消痰溫肺化飲。 主治脘腹冷痛;嘔吐;洩瀉,亡陽厥逆;寒飲喘咳;寒溼痺痛。
[0015] 山藥:性味與歸經: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功能主治;健脾補肺、益胃補腎、 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主治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慾 不振、久洩久痢、肺氣虛燥、痰喘咳嗽、腎氣虧耗、腰膝酸軟、下肢痿弱、消渴尿頻、遺精早洩、 帶下白濁、皮膚赤腫、肥胖等病症。
[0016] 白芍:性味與歸經:苦酸,涼。入肝、脾經。功能與主治: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 收汗。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0017]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歸肝、脾、三焦經。理氣解鬱,止痛調經。治肝胃不和,氣 鬱不舒,胸腹脅肋脹痛,痰飲痞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0018] 益母草,苦、辛,微寒。歸肝、心包經。活血調經,利尿消腫。用於月經不調,痛經, 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急性腎炎水腫。
[0019] 雞血藤,苦、甘,溫。歸肝、腎經。補血,活血,通絡。用於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麻木 癱瘓,風溼痺痛。《飲片新參》: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經脈。治暑痧,風血痺症。
[0020] 何首烏,苦、甘、潘,溫。歸肝、心、腎經。解毒,消癰,潤腸通便。用於瘰病瘡癰,風疹 瘙癢,腸燥便秘;高血脂。補肝,益腎,養血,祛風。治肝腎陰虧,發須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 弱,筋骨酸痛,遺精,崩帶,久瘧,久痢,慢性肝炎,癰腫,瘰癧,腸風,痔疾。制首烏補肝腎,益 精血,烏鬚髮,壯筋骨;用於眩暈耳鳴、鬚髮早白、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神經衰弱、高血脂症。
[0021] 肉桂,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 用於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陽虛眩暈,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奔 豚,經閉,痛經。
[0022] 無花果,果:甘、平。根、葉:淡、潘,平。潤肺止咳,清熱潤腸。用於咳喘,咽喉腫痛, 便秘,痔瘡。根、葉:腸炎,腹瀉;外用治癰腫。
[0023] 木香,辛、苦,溫。歸脾、胃、大腸、三焦、膽經。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用於胸脘脹痛, 瀉痢後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煨木香實腸止瀉。用於洩瀉腹痛。
[0024] 川芎,甘、辛,溫。歸肝、心、脾經。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 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溼痺痛,跌扑損傷,癰疽瘡瘍。酒當 歸活血通經。用於經閉痛經,風溼痺痛,跌扑損傷。
[0025] 決明子,甘、苦、鹹,微寒。歸肝、大腸經。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用於目赤澀痛,羞 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
[0026] 山楂,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用於肉食積滯,胃脘脹 滿,瀉痢腹痛,瘀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導滯作用增 強。用於肉食積滯,瀉痢不爽。
[0027] 通過臨床應用研究發現,由上述中藥材製備而成的藥物組合物在治療腹痛患者方 面獲得了滿意的療效。因此,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醫藥新用途,即上述中藥組 合物在製備治療腹痛藥物中的應用。
[0028] 本發明內服中藥裡:當歸、益母草、雞血藤、肉桂具有活血通經作用;乾薑、山藥具 有發表和裡、昇陽解鬱作用;白芍具有養血柔肝作用;香附具有行氣解鬱、止痛作用;何首 烏、無花果、川芎、決明子具有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作用;木香、山楂具有健脾消食的作用; 甘草具有和中緩急、調和諸藥作用。上述中草藥經有機組合、辯證配伍和相互輔佐,增強了 該藥物行氣散結、活血止痛、滑腸通便的功效,從而達到治癒腹痛的目的。
[0029]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中藥製劑具有見效快、標本兼治、兼顧調理、不易復發的 效果,治癒後不復發,患者的消化功能變強。
【具體實施方式】
[0030]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不僅僅限於以下實施例。在 本發明的範圍內或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實質內容和範圍內,對本發明所述的中藥組合物進 行適當改進、替換,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它們都被視為包括在本發明的 範圍之內。
[0031] 實施例一、本發明中藥口服液的製備 為了給急慢性毒性試驗和臨床試驗提供藥品,同時驗證本發明製備工藝,按本發明中 藥配方實踐生產中藥口服液,所得口服液分別編號為八4、(:、0,其中^為最優選配比,8為 組方最小範圍配比,C為組方最大範圍配比,D為組方範圍內任意配比。各配比的中藥材數 量如表1所示。
[0032] 表1各配比中藥材數量表(單位:kg)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中藥材組成:當歸10-20份、 甘草10-20份、乾薑5-20份、山藥20-30份、白芍12-18份、香附6-12份、益母草8-20份、 雞血藤8-14份、何首烏10-20份、肉桂5-10份、無花果10-15份、木香10-15份、川彎15-20 份、決明子10-15份、山楂10-30份。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中藥材組 成:當歸10-18份、甘草10-18份、乾薑5-18份、山藥20-29份、白芍12-16份、香附6-10份、 益母草8-18份、雞血藤8-12份、何首烏10-18份、肉桂5-9份、無花果10-13份、木香10-14 份、川彎15-19份、決明子10-14份、山楂10-26份。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中藥材組 成:當歸14-18份、甘草14-18份、乾薑10-18份、山藥25-29份、白芍14-16份、香附8-10 份、益母草10-18份、雞血藤10-12份、何首烏14-18份、肉桂7-9份、無花果11-13份、木香 11-14份、川芎16-19份、決明子12-14份、山楂18-26份。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中藥材組 成:當歸16份、甘草16份、乾薑15份、山藥28份、白芍15份、香附9份、益母草16份、雞血 藤11份、何首烏17份、肉桂8份、無花果12份、木香12份、川彎17份、決明子13份、山楂 22份。
5. 如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 下工藝步驟: (1) 按本發明中藥組方準確稱取當歸、甘草、乾薑、山藥、白芍、香附、益母草、雞血藤、何 首烏、肉桂、無花果、木香、川;、決明子、山楂所有藥材,分別粉碎,備用; (2) 將藥材混合加5-9倍藥材重量的純化水,回流煎煮1. 5-2. 5小時,過濾,獲得濾液 a ;將濾渣加入3-7倍藥材初始重量的純化水,回流煎煮1-2小時,過濾,獲得濾液b ; (3) 將濾液a、b混合,減壓蒸餾,使總體積縮減為原來的1/5,即為提取液; (4) 將提取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1-1. 30 (75-85°C測),即為中藥浸膏; (5 )將中藥浸膏添加輔料製成成品。
6. 如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中藥組合 物可以通過現代製劑工藝製成片劑、分散片劑、膠囊劑、顆粒劑、丸劑、散劑、口服液體製劑。
7. 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在製備治療腹痛藥物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K36/9068GK104288743SQ201410595577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30日
【發明者】崔銀方 申請人:崔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