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手扶式電動獨輪車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20:26:41 1
摺疊手扶式電動獨輪車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摺疊手扶式電動獨輪車,屬於電動車【技術領域】,包括車輪、外殼、晶片盒和腳踏,腳踏通過螺栓與螺栓固定在車輪的二側,其特徵在於,外殼的二邊固定設有前叉,前叉通過板塊與彎曲裝置相連接,彎曲裝置包括若干連接塊,每個連接塊之間通過固定銷相連接在一起,彎曲裝置的上部通過螺栓與彎頭相連接,彎頭的上部對稱設有把手,腳踏分別設有伸縮輔助輪,伸縮輔助輪包括上螺帽、伸縮杆,外套杆和輔助輪,輔助輪通過軸固定在固定支架內,固定支架與外套杆焊接在一起,伸縮杆設於外套杆內,伸縮杆上部通過螺帽將伸縮輔助輪固定於腳踏上。主要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專利說明】摺疊手扶式電動獨輪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車【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摺疊手扶式電動獨輪車。
【背景技術】
[0002]自平衡獨輪車適於每日通勤使用或者周末時作為一項休閒運動,使用者把腳分別放在獨輪車兩側的摺疊式踏板上以後,輕輕向前傾斜身體是前進,向後傾斜是減速,向左和向右傾斜身體是轉彎。身體向前傾斜的越厲害,速度就越快,車內的一系列迴旋裝置確保它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自平衡獨輪車是新一代的節能、環保、便攜的代步工具,短途代步,可以代替公交和地鐵。獨輪車攜帶方便可以直接放進汽車的後備箱,提到家裡或是辦公室。國產自平衡獨輪車領域還是空白,國外已經非常成熟,淘寶市場也有很多產品在銷售,但是騎車練習難度較大,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掌握自平衡獨輪車的運行技術。而且練習過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給人們的練習帶來了困難,也讓人們在學習中提高了兇險性,不利於全面推廣和應用,現有的產品有的加了輔助輪,但是輔助輪僅僅單獨地起到了輔助不跌倒的作用,當人們長時間使用產品時,會造成人身體勞累,小腿肌肉緊張,甚至抽筋等,會給人們的帶來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至少克服上述一種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摺疊手扶式電動獨輪車,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4]摺疊手扶式電動獨輪車,包括車輪、外殼、晶片盒和腳踏,腳踏通過螺栓與螺栓固定在車輪的二側,其特徵在於,外殼的二邊固定設有前叉,前叉通過板塊與彎曲裝置相連接,彎曲裝置包括若干連接塊,每個連接塊之間通過固定銷相連接在一起,彎曲裝置的上部通過螺栓與彎頭相連接,彎頭的上部對稱設有把手,腳踏分別設有伸縮輔助輪,伸縮輔助輪包括上螺帽、伸縮杆,外套杆和輔助輪,輔助輪通過軸固定在固定支架內,固定支架與外套杆焊接在一起,伸縮杆設於外套杆內,伸縮杆上部通過上螺帽將伸縮輔助輪固定於腳踏上,外套杆和伸縮杆上分別設有一排通孔,用於插銷進行調節伸縮輔助輪的高度,彎頭的中間設有圓柱銷,彎頭的形狀為圓弧形,與車輪的形狀相對應,可以在摺疊的時候更有利於貼合在車輪上,擺放起來更美觀大方,方便擺放,當使用產品的時候,由於有了伸縮輔助輪和把手的共同作用下,大大地降低了產品的安全隱患,當人們熟練掌握平衡時,可以卸掉伸縮掉輔助輪,拆裝方便,當不要伸縮輔助輪時,此時由於有了把手的作用人們的腿不再因為長時間使用產品而抽筋等,給人們提供了方便,當進行短距離使用時,可以拆卸掉彎曲裝置,使用方便快捷,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進行調整。
[0005]優選地:把手之間設有拉動扶手,用於拉動獨輪車前進,當車輛沒有電時,需要人們進行手提,如果是短距離還能承受得了,如果進行長距離的提行時,肯定會給們帶來不便與麻煩,此時可以通過調節伸縮輔助輪的高度,使二邊的伸縮輔助輪與地面接觸,人們可以通過拉動扶手將產品進行拉行,從而使伸縮輔助輪的作用不再單一,能夠多方面為產品提供幫助。
[0006]本實用新型有如下優點:
[0007]1,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使用安全方便,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捷。
[0008]2,設計新穎獨特,符合人們生活所需,大大地降低了危險性。
[0009]3,騎行時,手扶在扶手上,腳踩在腳踏,可以把著力點設置在扶手上,通過手的作用力控制人的平衡,避免了用腳著力,減少了使小腿肌肉產生一定的疼痛感的現象的產生。
[0010]4,使用方便快捷,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隨地進行相應的調整。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摺疊手扶式電動獨輪車騎行狀態下的主視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摺疊手扶式電動獨輪車騎行狀態下的左視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摺疊手扶式電動獨輪車摺疊起來時的狀態圖(未裝伸縮輔助輪和拉動扶手)。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摺疊手扶式電動獨輪車的拉動狀態下的主視圖。
[0015]圖5為本實用新型摺疊手扶式電動獨輪車的拉動狀態下的左視圖。
[0016]圖6為本實用新型摺疊手扶式電動獨輪車的伸縮輔助輪的側視圖。
[0017]圖7為本實用新型伸縮輔助輪的伸縮杆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8為本實用新型摺疊手扶式電動獨輪車的伸縮輔助輪的主視圖。
[0019]圖9為本實用新型伸縮輔助輪的上螺帽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1
[0021]如圖1、2、3、4、5、6、7、8、9 所示:
[0022]摺疊手扶式電動獨輪車,包括車輪1、外殼11、晶片盒10和腳踏13,腳踏13通過螺栓2與螺栓3固定在車輪I的二側,外殼11的二邊固定設有前叉12,前叉12通過板塊14與彎曲裝置15相連接,彎曲裝置15包括若干連接塊4,每個連接塊4之間通過固定銷9相連接在一起,彎曲裝置15的上部通過螺栓5與彎頭7相連接,彎頭7的上部對稱設有把手8,腳踏13分別設有伸縮輔助輪,伸縮輔助輪包括上螺帽17、伸縮杆18,外套杆19和輔助輪20,輔助輪20通過軸固定在固定支架23內,固定支架23與外套杆19焊接在一起,伸縮杆18設於外套杆19內,伸縮杆18上部通過上螺帽17將伸縮輔助輪固定於腳踏13上,外套杆19和伸縮杆18上分別設有一排通孔,用於插銷進行調節伸縮輔助輪的高度,彎頭7的中間設有圓柱銷,彎頭7的形狀為圓弧形,與車輪I的形狀相對應,可以在摺疊的時候更有利於貼合在車輪I上,擺放起來更美觀大方,方便擺放,當使用產品的時候,由於有了伸縮輔助輪和把手8的共同作用下,大大地降低了產品的安全隱患,當人們熟練掌握平衡時,可以卸掉伸縮掉輔助輪,拆裝方便,當不要伸縮輔助輪時,此時由於有了把手8的作用人們的腿不再因為長時間使用產品而抽筋等,給人們提供了方便,當進行短距離使用時,可以拆卸掉彎曲裝置,使用方便快捷,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進行調整。
[0023]實施例2
[0024]如圖1、2、3、4、5、6、7、8、9 所示:
[0025]摺疊手扶式電動獨輪車,包括車輪1、外殼11、晶片盒10和腳踏13,腳踏13通過螺栓2與螺栓3固定在車輪I的二側,外殼11的二邊固定設有前叉12,前叉12通過板塊14與彎曲裝置15相連接,彎曲裝置15包括若干連接塊4,每個連接塊4之間通過固定銷9相連接在一起,彎曲裝置15的上部通過螺栓5與彎頭7相連接,彎頭7的上部對稱設有把手8,腳踏13分別設有伸縮輔助輪,伸縮輔助輪包括上螺帽17、伸縮杆18,外套杆19和輔助輪20,輔助輪20通過軸固定在固定支架23內,固定支架23與外套杆19焊接在一起,伸縮杆18設於外套杆19內,伸縮杆18上部通過上螺帽17將伸縮輔助輪固定於腳踏13上,外套杆19和伸縮杆18上分別設有一排通孔,用於插銷進行調節伸縮輔助輪的高度,彎頭7的中間設有圓柱銷,彎頭7的形狀為圓弧形,與車輪I的形狀相對應,可以在摺疊的時候更有利於貼合在車輪I上,擺放起來更美觀大方,方便擺放,當使用產品的時候,由於有了伸縮輔助輪和把手8的共同作用下,大大地降低了產品的安全隱患,當人們熟練掌握平衡時,可以卸掉伸縮掉輔助輪,拆裝方便,當不要伸縮輔助輪時,此時由於有了把手8的作用人們的腿不再因為長時間使用產品而抽筋等,給人們提供了方便,當進行短距離使用時,可以拆卸掉彎曲裝置,使用方便快捷,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進行調整,把手8之間設有拉動扶手16,用於拉動獨輪車前進,當車輛沒有電時,需要人們進行手提,如果是短距離還能承受得了,如果進行長距離的提行時,肯定會給們帶來不便與麻煩,此時可以通過調節伸縮輔助輪的高度,使二邊的伸縮輔助輪與地面接觸,人們可以通過拉動扶手16將產品進行拉行,從而使伸縮輔助輪的作用不再單一,能夠多方面為產品提供幫助。
[002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都應涵蓋在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摺疊手扶式電動獨輪車,包括車輪(I)、外殼(11)、晶片盒(10)和腳踏(13),腳踏(13)通過螺栓(2)與螺栓(3)固定在車輪(I)的二側,其特徵在於:外殼(11)的二邊固定設有前叉(12),前叉(12)通過板塊(14)與彎曲裝置(15)相連接,彎曲裝置(15)包括若干連接塊(4),每個連接塊(4)之間通過固定銷(9)相連接在一起,彎曲裝置(15)的上部通過螺栓(5)與彎頭(7)相連接,彎頭(7)的上部對稱設有把手⑶,腳踏(13)分別設有伸縮輔助輪,伸縮輔助輪包括上螺帽(17)、伸縮杆(18),外套杆(19)和輔助輪(20),輔助輪(20)通過軸固定在固定支架(23)內,固定支架(23)與外套杆(19)焊接在一起,伸縮杆(18)設於外套杆(19)內,伸縮杆(18)上部通過螺帽(17)將伸縮輔助輪固定於腳踏(13)上,夕卜套杆(19)和伸縮杆(18)上分別設有一排通孔,用於插銷進行調節伸縮輔助輪的高度,彎頭(7)的中間設有圓柱銷(6),彎頭(7)的形狀為圓弧形,與車輪(I)的形狀相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摺疊手扶式電動獨輪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把手(8)之間設有拉動扶手(16),用於拉動獨輪車前進。
【文檔編號】B62K15/00GK204056114SQ201420396596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1日
【發明者】高忠青 申請人:高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