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的運輸直升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7:57:11 2
專利名稱:改進的運輸直升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運輸機的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改進的運輸直升機。
背景技術:
經常看到運輸直升機裁毀時的鏡頭,原因除駕駛員操作失誤外,複雜的氣流環境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在雙旋翼的運輸直升機中,旋翼不但要通過翼槳為運輸直升機提供升力,而且還要控制運輸直升機的起降,旋翼還要在飛行過程中要改變角度,來達到運輸直升機在一定高度快速飛行的目的,在運輸直升機從上升到水平飛行的過程中,由於旋翼端在改變角度帶動翼槳改變角度,當旋翼從處於垂直角度向水平位置轉換時,翼槳與機身有一定角度,這個角度過小或者轉換過快時,會使運輸直升機會瞬間失去上升動力,造成運輸直升機的墜落。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進的運輸直升機,穩定地為運輸直升機提供動力,有效避免了旋翼運輸直升機的墜落。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改進的運輸直升機,其包括機身,所述機身上設置有左翼槳總成、右翼槳總成和尾翼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機身上設置有機頂翼,所述機頂翼上設置有機頂槳。其進一步特徵在於:所述尾翼總成為活動尾翼結構,其包括左尾翼柱和右尾翼柱,左尾翼設置在所述左尾翼柱上,右尾翼設置在所述右尾翼柱上,所述左尾翼和所述右尾翼分別連接左螺套和右螺套,T型絲杆兩端分別連接所述左螺套和所述右螺套,所述T型絲杆兩端的螺紋旋向相同,所述T型絲杆中部設置有蝸輪,所述蝸輪連接蝸杆,所述蝸杆連接電動機;所述左翼槳總成和所述右翼槳總成上設置有左右翼同步轉動機構,其包括蝸輪、蝸杆,所述蝸杆連接動力傳動裝置,所述蝸輪分別連接兩端的傳動軸,所述傳動軸分別連接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分別連接被動齒輪,所述被動齒輪分別連接翼槳總成。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結構中,由於機身上設置有機頂翼,機頂翼上設置有機頂槳,機頂槳穩定地為運輸直升機提供動力,有效避免了運輸直升機的墜落。
圖1為本實用新型改進的運輸直升機的主視圖;圖2為圖1的左視圖;圖3為圖1的俯視圖;圖4為活動尾翼結構示意圖;圖5為左右翼同步轉動機構主視圖;圖6為圖5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圖2、圖3所不,一種改進的運輸直升機,其包括機身1,機身I上設置有左翼槳總成2、右翼槳總成3和尾翼4總成,機身I上設置有機頂翼5,機頂翼5上設置有機頂槳6。見圖4所示,尾翼總成為活動尾翼結構,其包括左尾翼柱7-1和右尾翼柱7-2,左尾翼8-1設置在左尾翼柱7-1上,右尾翼8-2設置在右尾翼柱7-2上,左尾翼8_1和右尾翼8-2分別連接左螺套9-1和右螺套9-2,T型絲杆10兩端分別連接左螺套9_1和右螺套9-2,T型絲杆10兩端的螺紋旋向相同,T型絲杆10中部設置有蝸輪11,蝸輪11連接蝸杆12,蝸杆12連接電動機13。見圖5、圖6,左翼槳總成和右翼槳總成上設置有左右翼同步轉動機構,其包括蝸輪14、蝸杆15,蝸杆15連接動力傳動裝置16,蝸輪14分別連接兩端的傳動軸17_1、17_2,傳動軸17-1、17-2分別連接主動齒輪18-1、18-2,主動齒輪18_1、18_2分別連接被動齒輪19-1、19-2,被動齒輪19-1、19-2分別連接翼槳總成20_1、20_2。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運輸直升機,其包括機身,所述機身上設置有左翼槳總成、右翼槳總成和尾翼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機身上設置有機頂翼,所述機頂翼上設置有機頂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的運輸直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尾翼總成為活動尾翼結構,其包括左尾翼柱和右尾翼柱,左尾翼設置在所述左尾翼柱上,右尾翼設置在所述右尾翼柱上,所述左尾翼和所述右尾翼分別連接左螺套和右螺套,T型絲杆兩端分別連接所述左螺套和所述右螺套,所述T型絲杆兩端的螺紋旋向相同,所述T型絲杆中部設置有蝸輪,所述蝸輪連接蝸杆,所述蝸杆連接電動機。
3.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種改進的運輸直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左翼槳總成和所述右翼槳總成上設置有左右翼同步轉動機構,其包括蝸輪、蝸杆,所述蝸杆連接動力傳動裝置,所述蝸輪分別連接兩端的傳動軸,所述傳動軸分別連接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分別連接被動齒輪,所述被動齒輪分別連接翼槳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進的運輸直升機,穩定地為運輸直升機提供動力,有效避免了旋翼運輸直升機的墜落,其包括機身,所述機身上設置有左翼槳總成、右翼槳總成和尾翼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機身上設置有機頂翼,所述機頂翼上設置有機頂槳。
文檔編號B64C27/28GK203032935SQ201220623949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0日
發明者錢曉峰, 陸海天, 錢佑民 申請人:無錫市萬凌鋼鐵有限公司